太极殿内,烛火摇曳不定,昏黄的光晕映照出皇帝深邃而复杂的面容。他端坐在龙椅之上,手指把玩着一枚温润的玉扳指,目光若有若无地望向殿外夜色。
皇帝忽然开口,声音低沉沙哑,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皇帝“小李子”
一旁的小李子立刻趋步上前,躬身行礼,额头几乎贴到地面:
小李子“奴才在。”
皇帝微微侧头,视线落在小李子单薄的身影上,语气中透着一丝意味不明的试探:
皇帝“你可觉得朕强人所难,散人姻缘?”
此言一出,小李子心中骤然一紧,额角渗出了细密的汗珠。他忙不迭地低下头,声音战战兢兢:
小李子“奴才不敢妄加评论。”
皇帝闻言轻笑一声,那笑声里却藏着一丝冷冽与嘲讽:
皇帝“你说的是不敢,而非不是。”
小李子脸色瞬间苍白,慌乱间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声音颤抖着带着惶恐:
小李子“陛下赎罪!奴才愚钝,怎敢妄自揣测圣意!”
皇帝挥了挥手,语气淡漠如水:
皇帝“起来吧,朕不过随口一问罢了。”
小李子缓缓站起身,双腿仍有些发软,内心却波涛汹涌。他清楚得很,方才那句“随口一问”,绝非真的无关紧要,而是另有深意。
---
就在方才,皇帝召见谢长意时,不仅提及了弹劾他与北狄皇室往来密切一事,更是在言语间暗藏玄机地提到了他与沈锦知的关系。
皇帝“谢长意,朕知道你与锦知走得近。”
皇帝的声音冰冷低沉,犹如利刃般直刺人心,
皇帝“但你应当明白,你们谢氏一族,与皇室之间,不该有太多牵扯。”
跪伏于地的谢长意背脊挺得笔直,神色平静得仿佛毫无波澜:
谢长意“臣明白。”
皇帝冷笑一声,声音里透着警告的意味:
皇帝“明白就好。朕不希望再听到任何关于你与锦知的流言蜚语。你们谢氏一族的前程,就看你的选择了。”
谢长意垂下眼帘,恭敬应答,却掩饰不住声音中的隐忍:
谢长意“臣谨遵圣意。”
---
走出太极殿后,谢长意独自沿着宫中长廊缓步前行,脚步沉重得像拖着千斤巨石。他心里明白,皇帝的警告绝非空穴来风。谢氏一族虽为朝中重臣,但若贸然与皇室联姻,实乃大忌。
就在他即将踏出宫门之际,一名太监匆匆从旁经过,借着为他撑伞的动作,悄然将一张纸条塞入他的手中。谢长意眉头微蹙,却没有发出丝毫声响,只是不动声色地攥紧了那张纸条。
待到确认四周无人,他才迅速展开纸条。潦草却清晰的字迹映入眼帘——
“雪莲上另藏慢性毒药,假以时日必威胁性命。速查萧成,此人或与北狄有关——北狄三皇子”
谢长意瞳孔猛地收缩,胸口似被重锤击中。
“萧成?北狄为何会突然盯上师父?”
他喃喃自语,脑海中思绪翻涌。
萧成是谢长意的师父,也是他自幼敬重如父的存在。十年前的一场意外让他离世,这段过往始终如同一块巨石压在谢长意心头。如今,北狄三皇子竟提及萧成,并暗示其与北狄有所关联,这无疑让谢长意的心湖掀起了惊涛骇浪。
谢长意“师父……怎么会与北狄有关?”
谢长意低声呢喃,回忆如潮水般涌来,一幕幕与萧成相处的画面浮现在眼前。
闭目凝神间,一幅画面渐渐清晰。那是他十岁时,萧成第一次教他练剑的情景。
萧成“长意,剑术之道,在于心正。”
萧成的声音温和坚定,
萧成“心不正,剑必偏。”
年少的谢长意郑重点头,双手握紧剑柄:
谢长意“师父,我记住了。”
萧成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眼中满是慈爱与期许:
萧成“你是个聪明的孩子,将来必成大器…”
那时的萧成,眉宇间尽是坦荡与真诚,丝毫不见半分阴霾。谢长意实在难以相信,这样一个正直的人,竟会与北狄产生纠葛。
睁开双眼,雨幕朦胧笼罩天地,谢长意望着远方,心中五味杂陈。
“师父……若您真的与北狄有关,那您当年离世的真相,到底是什么?”
此刻,他心底升起一股决然之意。无论如何,他都必须查清真相。为了弄清萧成与北狄的关系,他无法坐以待毙。
然而,想到沈锦知,谢长意又轻轻垂下眼帘,语调平缓却透着坚定:
谢长意“我只愿她平安……”
这一句话虽轻,却仿佛承载了万钧之重,将世间纷扰尽数隔绝,唯独留下那份深埋心底的牵挂与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