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夜,皎洁的月光微照着竹林,微风拂过,竹影摇曳。
玉娘坐于溪边,静听流水潺潺,不时又有风过竹叶的沙沙声。
她闭上眼睛,沉溺其中,只觉要融入于这一方天地,于是便情不自禁的跳起了记忆深处的那支舞。
不知为何,她仿佛觉得这支舞像是跳了很多次,但又不知是何时跳过。
说来也怪,自从刘家出了事,玉娘来到杜家生活以后,过去在刘家的十几年记忆就渐渐在脑海中消散了。
如今,她对刘家的了解也全都来自于杜大娘和镇上其他人的口中。
更奇怪的是。
每当听闻刘家一夜之间几乎满门被灭这件事时,她不仅没有半分伤心的情绪,反而有时心中有个声音告诉她,一切都是刘家咎由自取,他们活该被杀!
宋元清刚进入林中,便看到这样一幅画面:一位青衣女子于这竹林中,月光下,溪畔边翩翩起舞。
只见她身姿轻盈,舞姿曼妙,又生着一双纯粹而又干净的美眸,像极了传说中的林间精魅。
不过,他知道她不是什么妖魅,因为他腰间的镇妖符并无任何反应。
宋元清紧紧盯着林中跳舞的姑娘,他知道这样很不礼貌,但不知为何就是移不开眼。
他的心扑通扑通跳着,并不寻常。
他想,莫非这便是小师弟所说的,话本中的常见桥段一见钟情?
宋元清心情复杂,一时间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难以走出。
而此时,一舞完毕的玉娘香汗淋漓地卧在溪边,轻声喘息,接着又捧起清凉的溪水净面。
她完全没有发现,此时林中除她以外,还有另一矗立已久的陌生男人存在。
“姑娘。”宋元清忍不住主动上前叫到。
听着突然出现的男人声音,玉娘被吓得颤了下,不免有些生气。
“你这人真是好生无礼,竟不知‘非礼勿视,非礼勿言’的道理吗?”
听到一见钟情的姑娘这般说他,宋元清急了。
于是连忙解释道,“真是抱歉,让姑娘受惊是我不对。但姑娘勿怪,且听我细细道来。”
“我名宋元清,来自云道山,是个降妖除魔的道士。此次下山便是为了历练除妖。途中听闻,近年来清溪镇发生过一件古怪的事,便觉着可能是妖物作祟,特意来到此地除妖。”
“谁知刚来第一日,便和寻妖犬走散了。再发现它时,竟被毒倒在路边。据在下猜测,寻妖犬应是发现了什么,所以才会遭此大难。之所以走到这里,也是因为受罗盘指引,想寻出凶手。”
“对了,姑娘可曾见过鬼祟之人进过这片林子?”
听着宋元清的解释,玉娘的气也消了些,便回了他的话。
“除你之外,我并未见过其他鬼祟之人。”
话音刚落,不知为何,玉娘心中竟有些不安的感觉。
路边的寻妖犬……
莫非是今日卖茶时遇见的那只大黄狗?
“那寻妖犬可是一只大的黄色的狗?”
问出这话时,玉娘顿感不妙,怎么她觉着那寻妖犬就是今日见到的阿黄呢。
“正是。姑娘如何得知?莫非也见过阿黄,可有什么凶手的线索?”
宋元清十分激动,心道这姑娘果真是他命中注定的有缘人,刚一见她便有了凶手的线索。
“那……你的寻妖犬可还好?”
玉娘着急地问着,面上满是担忧,。
“这……”
不知为何,当宋元清看见心上人的眼中满是对寻妖犬的担忧时,心中竟有些不快,便不再想提起它。
可玉娘却并不知晓他心中的想法,只以为大黄狗真的一命呜呼了,所以他才难以言语。
一想到傍晚时还好好活着的大黄狗,如今不过几个时辰过去便一命呜呼了,玉娘心中顿时一阵悲痛,眼里蓄满了泪珠。
世上好不容易有人……不,有狗欣赏她的杏仁茶,她甚至把它当做知己,给他取了一个阿黄的名字,如今它怎的就去了呢。
看到她这般模样,宋元清瞬间慌了,“姑娘莫哭,莫哭啊。将军没死,没死!只是受了重伤而已。”
他一边解释,一边在心里怪罪着自己。
宋元清啊宋元清,你怎能将一见钟情的姑娘给弄哭呢?
这下好了,她对你的印象肯定差极了。
“将军?”玉娘看向他,泛红的眼中有些疑惑,“是阿黄的名字吗?”
“对,寻妖犬,也便是姑娘口中的阿黄,它刚生下来便被取名叫做将军了。”
“不叫阿黄吗?”
玉娘心里有些小小地失落。
阿黄这么好听的名字不叫,怎就叫了将军这个怪名字呢,真是搞不懂。
“姑娘觉得阿黄这个名字好听?”
“嗯嗯。”
宋元清笑着,“在下也这么觉得。这般瞧着,咱们还真是心有灵犀。”
此时的他,全然不记得将军这个名字,是他小时候缠着师父非要给寻妖犬取的。
“那以后,我还可以叫它阿黄吗?”
“当然可以。从现在开始,它的名字就叫阿黄了。”
昏迷中的寻妖犬表示:好你个老六,竟为一个女人这般对我,这么多年的感情终究是错付了!
“对了,姑娘能否告诉在下你的名字?”宋元清一脸平静,实则内心满是不安。
方才,他通过阿黄与她拉近了些关系,这下询问她的名字,她便不会觉得那么唐突了吧。
因为阿黄的缘故,其实现在在玉娘心中宋元清几乎已被划入朋友的行列。
于是,她便告诉了宋元清。
“我叫刘玉娘,你唤我一声玉娘便好。”
“好的,玉娘。”
此时,宋元清高兴的快昏了头。
刘玉娘……
玉娘!
不愧是他喜欢上的人,连名字都这样好听!
“阿黄现在如何?”玉娘还是担心着阿黄,毕竟它现在是她在这世上的唯一一个知己。
“哦,它没什么大事了。”
说着,宋元清将阿黄从乾坤袋中放了出来。
却只见阿黄瞬间躺在地上,浑身抽搐,口吐白沫,一副要魂归西天的模样。
这幅画面令玉娘和宋元清皆愣在原地,不知所措,相顾无言。
过了一会儿,玉娘心中突然便有了一个主意。
她向宋元清摆摆手,示意他过来。
心上人的话,宋元清自是要听从的。
他来到玉娘身旁。
玉娘附在他的耳边,小声道,“我有一办法,或许能让阿黄好起来。你可愿让我试上一试?”
温热的气息撒在宋元清的耳边,她香甜的气味儿令他的心怦怦跳着。
他的双手紧紧攒着衣角,甚至紧张的不敢呼吸。
宋元清完全没注意到玉娘说了什么,但还是下意识的点了点头。
看着他点头同意,玉娘这才离开他的耳边。
宋元清瞬间松了一口气,只留心中一丝不平静。
玉娘缓缓走到阿黄身边,蹲了下来。
她记得以前不知听谁说过,曾经有个人快要死了的时候,他的家人听了一位见多识广的老翁的话,扮成鬼吓上一吓,果然那位将死之人瞬间便活了过来。
她想着,说不定这个方法真的有用呢?
这样,阿黄便不用死了。
在这世上,她也就还有一个知己在。
于是,玉娘温柔的抚起阿黄的头,轻飘飘地来了一句,“阿黄啊,阿黄。天黑了,来顿狗肉火锅倒挺不错的。”
只那一瞬间,阿黄身子也不抽搐了,口中白沫也不吐了。
它撒开腿便跑了。
几息之间,竟然就消失的无影无踪。
玉娘收回浮在空中的手,起身朝宋元清看去。
她一脸认真道,“看,阿黄瞬间活蹦乱跳了吧!我这个人向来不说谎的。”
宋元清无奈的笑了笑。
“玉娘所言甚是。那我在此便代阿黄多谢玉娘搭救之恩了。”
玉娘听了,摇了摇头。
“难得阿黄懂我的杏仁茶,我自是要救它的。而且,我已把你们当做朋友。朋友之间又怎可言谢呢?”
朋友!
听到玉娘这样说,宋元清心中一阵激动。
今日她都愿意与他做朋友了,那离她愿意做他妻子还会远吗?
“玉娘——”
远处,一道声音传来,呼喊着玉娘。
那声音正是杜大娘的。
玉娘看向宋元清,“阿清,杜大娘唤我回去。我该走了,你千万记得要将阿黄寻回,可莫要再出什么事了。”
话罢,她便转身离去。
而此时的宋元清,只因为心上人的一句“阿清”,便久久地愣在原地。
待他回过神来,玉娘的身影早已不见。
他便只好拿出追踪符,朝阿黄方才跑走的方向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