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玉娘沉浸在杏仁茶未被浪费的喜悦中。
却丝毫未曾想到,那条大黄狗因为她的那罐杏仁茶差点一命呜呼,去见它家狗祖宗。
她哼起歌儿,小步慢行,很快就到了清溪镇的西头。
清溪镇的西头紧邻安芒山,山脚下自然生长着一林翠竹,清澈的溪流从中穿过,被染的碧绿。
这等山奇水秀之地,只住着一户人家,便是杜家。
前些日子杜仪鹤外出求学,如今家中只余杜大娘和玉娘二人。
若非如此,玉娘也不敢出来叫卖杏仁茶。
毕竟,她可不想被那个“书袋子”唠叨死。
看着林中深处袅袅升起的炊烟。
玉娘忽的想起,清晨时杜大娘说今日晚膳将会做道红烧肉的事来,不由得加快了脚步。
不到半刻钟,她便回到家中。
“大娘,我回来啦!”
“回来了?那便赶快过来吃饭吧。”
杜大娘刚把红烧肉端上木桌,便看到飞快走来的少女。
她无奈笑道,“玉娘,你慢些。如今你阿鹤哥哥不在,没人同你抢。”
“嗯。”
玉娘点头应着。
心中却道,就算阿鹤哥哥在的话也不会与她抢。
上次,他拿走红烧肉是因为知道她在晚膳之前偷偷吃了点心,担心她会吃多撑着。
“唉,一个半月过去了。阿鹤哥哥怎的还不归家呢?他不在,还真有些不习惯呢。”
这般想着,玉娘心里有些难过,顿时觉得面前的红烧肉都有些不香了。
可当肉真到了口中的那一刻,玉娘像极了餍足的猫儿,幸福地眯起了眼。
阿鹤哥哥什么的统统都她被抛到了九霄云外。
远在祁县求学的杜仪鹤表示:玉娘是有良心的,但不多就是了。
“别光吃肉,喝些解腻的茶吧。”说着,杜大娘便递给玉娘一碗清凉的薄荷茶。
玉娘乖巧的接过茶,抿了一口,就又吃起菜来。
看她这般,杜大娘笑了笑,“有这么好吃吗?吃的嘴角都是油渍。瞧瞧,这样一张好看的脸被你糟践的。”
“好吃的,好吃的!您也多尝一尝。”
玉娘抬起头,朝杜大娘笑着,又用公筷夹了块红烧肉放到她的碗中。
杜大娘吃了却只觉味道一般。
看着玉娘,她有些不明白。
怎么说玉娘也做了十八年的娇小姐,什么珍馐美味没吃过,怎会觉得这样一道味道稀松平常的菜好吃呢?
不过,玉娘这话也算是夸赞她了。
杜大娘顿时笑的合不拢嘴。
然她一开心,便不过脑子地将方才心中所想统统都说了个干净。
“瞧这馋猫样儿,怎的说咱们玉娘从前也是个金尊玉贵的小姐,什么好东西没吃过?”
“不过几块肉罢了,怎配得你如此惦记呢。”
话落,杜大娘便意识到自己失言了。
她满是懊恼,“瞧瞧我这张笨嘴,怎的又提起那伤心事了。真是该打,该打!”
她偷偷瞥向玉娘一眼,见玉娘神色并未有所反常,不免松了口气。
又拿起筷子,给玉娘夹了几块肉,“既然爱吃,便多吃些。不然待你阿鹤哥哥回来,定然该‘唠叨’我了。”
不得不说,在某方面杜大娘和玉娘出奇的一致,怕“书袋子”杜仪鹤的唠叨。
咽下口中的食物,玉娘看向杜大娘认真道,“不会的,大娘将我照料的很好。”
“不信你看。”
说着,玉娘放下木筷,用力的挤着自己的脸颊。
可挤了半天,也没挤出丁点多余的肉来。
杜大娘被逗笑了出来。
她掩着嘴,“好了,赶紧吃吧。凉了就不好吃了。”
玉娘又拿起木筷吃起来。
她绝不允许这样美味的红烧肉变得不再好吃!
看着面前吃的虽快,却不失优雅的玉娘。
杜大娘心中不由叹道,“唉,老天爷怎就忍心让这样好的姑娘遭受那等变故,家破人亡了呢?”
可很快又有些庆幸起来。
若非遭此变故,她的鹤儿怕是永远也配不上玉娘。
之前,杜大娘不小心知道自家儿子喜欢上刘员外的女儿时,差点没吓个半死。
他们家虽出了阿鹤这么个秀才,可也万万配不上那样富贵的刘家啊。
所幸如今玉娘落魄了,她的鹤儿才有了些希望。
其实她也知道,如今玉娘更多的只是把阿鹤当做哥哥。
但杜大娘相信,日久生情。
玉娘总有一日会喜欢上阿鹤的,所以在她心里早已将玉娘当作儿媳看待了。
“大娘,我吃好了。”
“吃好了?”
看着玉娘桌前空空如也的陶碗,杜大娘端到自己身旁。
“那便去林子里散散步,消消食吧。这些碗筷都有我呢。”
“嗯。”
玉娘乖乖点头,没有拒绝。
这倒不是她不想洗碗,自她上次洗碗一脸打破三只陶碗后,便再不好意思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