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在夏夜的晚风中,忽然读懂了他每次借橡皮时,笔尖在草稿纸上画的小太阳——原来所有的巧合,都是蓄谋已久的靠近,就像他总说"物理是万物的语言",而她的诗行,是他最想破译的密码。
通知书出来那天清晨,马嘉祺准时出现在顾惜苒家楼下,白色自行车的车篮里放着两杯豆浆和一袋小笼包。
她穿着浅蓝色的连衣裙跑下楼,看见他正低头检查车胎,听见脚步声立刻抬头:
马嘉祺昨晚查完分后,A大招生办给我打了电话。
他递过豆浆时,指尖在她手背上停留了半秒,
马嘉祺他们说新生报到那天,物理系的科创展和文学院的迎新诗会,刚好在同一天举行。
顾惜苒哦?~
顾惜苒低头咬着包子,麦香混着豆浆的温热漫过舌尖,
自行车拐过巷口的早餐摊,他忽然刹车,转身从车篮里掏出个牛皮纸袋,马嘉祺的声音混着煎蛋的香气飘来
马嘉祺给,你最爱的蛋黄酥,便利店刚出炉的。
袋子上还带着温热的温度,
学校传达室里,班主任正在分发档案袋,看见他们进来,笑着抽出两张纸:
班主任巧了,你们俩的录取通知书刚到,一起领吧。
红色的信封上印着A大的校徽,顾惜苒的手指在封口处停顿了两秒,听见马嘉祺在旁边轻声说:
马嘉祺拆开看看?
拆开信封的瞬间,两张带着墨香的通知书滑落在办公桌上。顾惜苒的文学院通知书上,专业介绍页角画着个小书本,而马嘉祺的物理系通知书里,夹着张A大物理系的发展史。
阳光从百叶窗的缝隙里漏进来,在录取通知书上投下细密的光影。顾惜苒抬头时,正看见马嘉祺伸手替她整理被风吹乱的头发,指尖划过她耳后时,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
马嘉祺顾惜苒。
他忽然叫她的全名,眼睛亮晶晶的像盛着整个夏天的阳光,
马嘉祺我们去看海吧
顾惜苒看着他们眼睛。他眼里充满了坚定。
顾惜苒嗯!
他忽然直视她的眼睛,声音轻得像飘落的梧桐叶,
马嘉祺其实最想说的是,谢谢你让我的高三,除了推导公式之外,还有了更温柔的期待。
顾惜苒觉得心跳得厉害,手里的通知书边角被捏出了褶皱。
想起去年深秋,她在教室发烧到39度,是马嘉祺翘了晚自习,用保温杯装着熬好的白粥,坐在她旁边替她抄笔记。
当时他说的是:"别硬撑,你要是倒下了,谁陪我讨论《三体》里的社会学?"
此刻看着他认真的眼神,她忽然明白,那些藏在错题本里的批注,夹在笔记中的诗签,还有每次买零食时多带的那份抹茶味饼干,都是比"喜欢"更含蓄的告白。
顾惜苒其实我...
她刚开口,就被传达室的座机铃声打断。
老师接电话的声音从屋里传来,打破了这旖旎的气氛。
电话是招生办打来的,班主任喊马嘉祺进去,马嘉祺回来时,手里多了份新生手册:
马嘉祺他们说新生群已经建好了,物理系和文学院的群号相邻。
他忽然凑近她,鼻尖几乎碰到她的额头,
马嘉祺顾惜苒,你说,我们要不要在群里假装偶遇?比如我假装不认识你,说好巧啊校友。
顾惜苒笑着推开他,指尖划过新生手册上的校园地图:
顾惜苒得了吧,你上次在模拟志愿系统里,把我的联系电话记成自己的,我还没找你算账呢。
她忽然看见他耳尖发红,忍不住继续调侃,
顾惜苒是不是怕我被别的学长骗走?
马嘉祺转身走向自行车,声音闷闷的却带着笑意:
马嘉祺是怕你看惯了外面的野花,忘记了陪你春夏秋冬的家花。
他跨上车座,回头时阳光正好落在他嘴角的梨涡里,
马嘉祺上来吧,带你去吃冰淇淋,庆祝我们即将开始的大学生活
自行车穿行在蝉鸣渐歇的街道上,顾惜苒抱着录取通知书,感受着迎面而来的热风。
她忽然明白,所谓的缘分,从来不是偶然的分数契合,而是两个心怀梦想的人,在奔赴未来的路上,不约而同地把对方的喜好,变成自己世界的一部分。
就像此刻,马嘉祺的自行车永远比她的步行速度慢半拍,就像他总会在她背诵《楚辞》时,默默记下生僻字的拼音,就像他们在志愿表上写下同一个校名时,笔尖停顿的那零点一秒——那是少年人最笨拙却最真诚的告白,藏在公式与诗行的交集处,却比任何承诺都更坚定。
冰淇淋店的门铃响起时,马嘉祺替她推开玻璃门:
马嘉祺还是草莓味加巧克力碎?
他记得她所有的喜好,就像她记得他每天清晨必喝的冰美式,记得他草稿纸上永远画着的行星轨迹。
窗外的梧桐叶沙沙作响,顾惜苒忽然觉得喉咙发紧。
她想起高三开学那天,他递来的第一份礼物是贴着便利贴的课程表,上面用不同颜色标注了她容易混淆的科目,理科旁画着公式,文科旁画着书本。
原来从那时起,他就已经在规划他们的未来,用公式推导浪漫,用诗行丈量距离,一步步走向那个有她的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