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遨游在中华传统文学
本书标签: 古代  古人  文学   

诗经.周南.桃夭

遨游在中华传统文学

全文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翻译

桃花怒放千万朵,色彩鲜艳红似火。这位姑娘要出嫁,喜气洋洋归夫家。

桃花怒放千万朵,果实累累大又多。这位姑娘要出嫁,早生贵子后嗣旺。

桃花怒放千万朵,绿叶茂盛永不落。这位姑娘要出嫁,齐心协手家和睦。

重点字词

- 夭夭:花朵怒放,茂盛美丽,生机勃勃的样子。

- 灼灼:花朵色彩鲜艳如火,明亮鲜艳。

- 华:同“花”。

- 之子:这位姑娘。

- 于归:姑娘出嫁。

- 宜:和顺、亲善。

- 蕡:果实硕大的样子。

- 蓁蓁:枝叶茂盛的样子。

重点句型

-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以盛开的桃花起兴,用鲜艳的桃花比喻新娘的年轻娇媚,为全诗定下了欢快的基调,也成为后世以花喻美人的经典表述。

-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及其变奏“宜其家室”“宜其家人”:反复咏唱,表达了对新娘婚后生活的美好祝愿,希望她能使家庭和睦、幸福美满。

写作背景

《周南·桃夭》是一首祝贺年轻姑娘出嫁的诗。周代一般在春光明媚桃花盛开的时候姑娘出嫁,故诗人以桃花起兴,为新娘唱了一首赞歌,其性质就好像后世民俗婚礼上唱的“催妆词”。

写作手法

- 比兴手法:全诗三章,每章都以“桃之夭夭”起兴,继而以桃花、桃实、桃叶分别比喻新娘的美丽、婚后的多子多福和家庭的兴旺发达,兴中有比,比兴兼用,使诗歌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 重章叠句:三章的结构相似,只更换了少数几个词语,反复咏唱,强化了情感表达,使诗歌的节奏感和韵律感更强,同时也突出了主题,即对新娘的赞美和对其婚后生活的美好祝愿。

- 语言优美精练:巧妙地将“室家”变化为各种倒文和同义词,而且反复用一“宜”字,揭示了新娘与家人和睦相处的美好品德,也写出了她的美好品德给新建的家庭注入新鲜的血液,带来和谐欢乐的气氛。

上一章 诗经.周南.卷耳 遨游在中华传统文学最新章节 下一章 诗经,周南,汉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