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启:综艺录制基地的户外花园被细雨笼罩,石板路蜿蜒在竹林间,雨水顺着青瓦滴落,叮咚声与远处传来的电吉他调试音交织成奇妙的韵律。空气里弥漫着潮湿的草木香和淡淡的松香
徐海乔撑着黑色雨伞漫步在花园小径,想在正式录制前找个安静地方梳理台词。转过弯时,他听见一阵激昂的电吉他旋律穿透雨幕,那是种充满力量与野性的节奏,仿佛要将压抑的情绪全部释放。循声望去,只见凉亭下站着个身着黑色皮衣的身影,金属配饰在雨雾中泛着冷光,手中的电吉他随着节奏剧烈震颤。
一曲终了,徐海乔轻轻鼓掌。那人闻声转头,银色挑染的长发下,是张棱角分明的面孔——正是来自日本的摇滚吉他手石原贵雅。对方深蓝色的瞳孔闪过一丝惊讶,随即露出礼貌的微笑,用带着浓重口音的中文说道
雅“谢……谢谢。”
徐海乔(快步走近凉亭,收起雨伞,水珠顺着伞骨滴落在青石板上):“贵雅先生的演奏太震撼了!我第一次在现场听到这么有爆发力的摇滚。”(他意识到对方中文不太流利,又放慢语速)“我叫徐海乔,很高兴认识你。”
雅(眨了眨眼,似乎在努力理解,随后从琴盒里抽出一张便签纸,用略显生涩的笔触写下日文假名,又标上拼音):“いしはら たかまさ(Ishihara Takamasa),请……多关照。(他抬起头,笑容中带着几分腼腆,举起吉他比划)“我……弹,你,听?”
徐海乔(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笑着点头):“非常荣幸!”
他在石凳上坐下,看着石原贵雅重新调整琴弦。对方专注的神情让他想起在剧组打磨演技的自己——尽管语言不通,但那份对艺术的执着是共通的。
激昂的旋律再次响起,这次是首充满东方韵味的摇滚改编曲。
徐海乔(闭上眼睛,任由音符在雨中流淌。当最后一个和弦消散,他睁开眼,由衷赞叹):“太不可思议了!居然把传统乐器的旋律和摇滚结合得这么完美!”
雅(露出灿烂的笑容,用日语说了句什么,见徐海乔困惑的表情,又手忙脚乱地掏出手机,打开翻译软件):“中国……音乐,很喜欢。”他指着吉他,“想……用它,表达。”
徐海乔(凑近看手机上的翻译,突然注意到石原贵雅指尖密布的老茧,伸手轻轻比划):“这些都是练习留下的吗?”
他想起自己拍戏时留下的淤青,心中涌起一股共鸣。
石原贵雅愣了一下,随即笑着点头。他突然起身,从背包里翻出一个小本子,上面贴满了中文学习笔记,还有用拼音标注的汉字。
他指着其中一页,上面歪歪扭扭写着“努力”“梦想”,又指向徐海乔,竖起大拇指
雅“你,演戏,我,知道。”
徐海乔(又惊又喜):“您……了解我的作品?”他试着用简单的词汇和手势比划,“我也听了很多您的歌,特别是那首《月光》,歌词……”
他突然卡住,意识到自己不会用日语表达,着急地挠挠头。
雅(见状大笑起来,他拿起手机再次翻译):“音乐,不需要语言。”
说着,他拨动琴弦,哼起《月光》的旋律。徐海乔眼睛一亮,立刻跟着哼唱中文歌词,两人一个用日语,一个用中文,在雨中合唱起来。
这时,工作人员举着伞匆匆跑来,用手势示意两人该去彩排了。
徐海乔(有些不舍地收起吉他,徐海乔突然想起什么,从口袋里掏出一枚古风玉佩挂件,递过去):“这是我的一点心意,希望您喜欢。”
雅(小心翼翼地接过,眼中满是惊喜。他想了想,解下自己的金属吉他拨片项链,挂在徐海乔脖子上,用不太标准的中文说):“礼……物,交换。”
彩排现场,两人的合作舞台是一场中西音乐的碰撞。石原贵雅的电吉他与徐海乔的古典舞完美融合,尽管语言交流有限,但他们通过眼神和肢体动作达成了奇妙的默契。当音乐结束,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下台后
雅(激动地用日语说了一大串,见徐海乔茫然的表情,又不好意思地笑了):“好……很好。”
雅(他掏出手机翻译):“希望以后,一起,做更多音乐。”
徐海乔(重重地点头):“一定!”
徐海乔(他举起项链上的拨片,又晃晃石原贵雅手中的玉佩)“这是我们的约定!”
镜头切换:深夜的练习室,石原贵雅在教徐海乔简单的吉他和弦,徐海乔则用汉字教石原贵雅写“朋友”二字。窗外的雨不知何时停了,月光透过百叶窗洒在两人交叠的影子上
徐海乔(皱着眉尝试,琴弦发出刺耳的杂音)“miyavi,这个和弦……”
雅(笑着摇头,轻轻按住他的手调整姿势):“不对,这里……”
他突然愣住,意识到两人的距离太近,耳尖微微泛红。
徐海乔(也有些慌乱,急忙转移话题):“明天的舞台,我想加一段戏曲身段,和你的摇滚结合……”
他用手势比划着,石原贵雅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眼睛亮了起来,抓起吉他开始即兴创作。
当第一缕晨光爬上窗台,两人相视一笑。尽管语言不通,但音乐和艺术早已架起了沟通的桥梁。
幕落:晨曦中,徐海乔和石原贵雅并肩走向食堂,一个比划着戏曲动作,一个模仿着摇滚节奏,画面充满欢乐与温情,镜头定格在他们手中紧握的乐谱和乐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