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科幻末世小说 > 寂静深渊
本书标签: 科幻末世  破解  原创小说   

第十五章 灯塔日记

寂静深渊

书接上回:随着麦苗的茁壮成长,预示着危机正式解除,人们在灯塔上过着和平常类似的生活,接下来以第一视角阐述灯塔的一天:

床头的老式闹钟响到第三声时,我伸手按掉了它。铁皮外壳上还留着道弹痕,这是从地面废墟里刨出来的,上发条时总会发出哮喘般的咔嗒声,悬窗外的人造晨光刚调到淡青色,像掺了水的蓝血。

披上外套时,墙上的全息屏自动亮起。春妮的留言在闪烁:“豆子昨夜又咳血了,但菌丝开始结茧,医疗组说可能是蜕变期。”视频里,孩子蜷缩在医疗舱的透明茧壳中,后背凸起的骨刺像一丛水晶珊瑚。我抹了把脸,把最后半管营养剂灌进喉咙,味道像生锈的金属,这是用变异藻类提纯的应急口粮,在麦苗还未成熟之前,它可以解决我们的燃眉之急。

穿过气压舱门时,早市的热气扑面而来。第三居住区的走廊被改造成了步行街,两侧搭着防酸布棚子。卖煎饼的老杨头正用骨铲翻动铁板,面糊是用共生麦粉和蓝血藻调成的,烙熟了会泛起珍珠光泽。

“指挥官,加蛋不?”他掀开保温箱,里头码着鸽子蛋大小的变异禽蛋,产自灯塔东区养殖舱,蛋黄是荧蓝色的,我摇摇头,他麻利地卷好饼塞过来:“赊账!上回你帮俺修好了排风机。”

啃着煎饼往中央电梯走,路过“废铁裁缝铺”。老板娘红姐踩着老式缝纫机,针头在防辐射布料上戳出火星子。她脚边堆着降落伞绸改的连衣裙,领口镶着装饰品(在这个末日能够有装饰品的人预示着家境不简单)。“给豆子做了件防护兜帽,”她扔来个布包,“用你上次带来的飞船隔热层改的,抗腐蚀!”

机械指挥官在反应堆舱等我,他的钛合金脊背贴着温度传感器:“核心堆只剩17%铀棒,备用电池组被老鼠啃坏了。”

我们蹲在滋滋冒电的管线间,像两个修车工。他卸下左眼的红外成像仪给我:“看冷却池。”透过镜片,原本该灌满液氮的池子里漂着絮状物,这是从净水站逃逸的变异藻,正贪婪地吸食辐射能。

“这玩意能让堆芯多撑两个月。”我在维修日志上签字,“通知农业组,今天开始用冷却水浇共生麦。”

他电子眼闪了闪:“你爸当年也这么干过,用反应堆废料种土豆,你不愧是他亲生的,所作所为果然跟他很像,仿佛让我看到了他的身影。”

我没说话,只是单纯的笑了一下,就继续自己的工作了。

接着来到教育区视察

春妮的教室设在瞭望塔夹层,二十几个孩子挤在拼接的课桌前。豆子的茧被安置在讲台旁,医疗组接了根透明导管,让蓝血缓缓滴进培养液,自从末日发生后,教师资源急缺,不得已我只能让他来暂时接替一下工作。

“今天教《旧代地理》。”春妮敲了敲黑板,其实是块涂黑的防弹玻璃,孩子们用烧焦的木炭在粗糙的纸张上画地图,北美大陆的位置被标了个骷髅头,那是被蓝血海啸吞没的纽约,我看着这一切,心中有种说不上来的辛酸,我知道环境的恶劣,但他们还是不顾一切地探求新知,我下定决心,在未来,一定要让日子好过起来。

“老师,月亮上真有太空基地吗?”扎羊角辫的女孩举手。她腕骨上的菌丝印记和我的一模一样,是上个月接种疫苗留下的。

春妮看了眼豆子的茧:“等导航仪修好了,我们就可以去一探究竟了。” 又慢慢小声补了句,“只可惜,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修好,能不能修好。”

警报声突然炸响,玻璃黑板映出红光。孩子们熟练地钻到课桌下,用双手护住身体最脆弱的头部,妄图保护自己,只可惜,当地震发生时,没有一块石子是无辜的。我冲到观测窗前,三公里外的地表,休眠的食人花群突然集体转向,朝着灯塔方向喷出孢子烟尘。

赶到防御塔时,士兵们正在用尖刀磨箭矢,复合弩是木工组用飞船龙骨改的,箭尖蘸着蓝血浓缩液这是唯一能击穿变异体外壳的武器,普通的武器和子弹根本不能对这些变异体造成实质性的伤害。

“风向西南,孢子云预计11分钟后接触。”瞭望员吐出嘴里的钢钉,他在用最原始的方式计算风速。

我按下通讯器:“启动二级护盾,省着点用反重力引擎,为了节省能源,不得已这样下令。”

护盾激活的嗡鸣声中,老兵拍了拍我的肩:“指挥官,借个火。”他卷烟用的是种植舱的枯叶,烟纸是通缉令裁的,我那张十五岁的照片正卷成烟卷,在火星中化作灰烬,末日来临,没有人会再注意通缉犯,他们想的是如何活下去。

危机安全解除,人们对待这一切都熟练的让人心疼。

午餐时间,用餐结束后的我,偷溜进第七维修通道,这里是灯塔的“胃”,根据小道消息,这里有商品走私犯在进行交易活动。锈蚀的管道间藏着个铁皮棚,老板娘阿珍在卖走私品,用反应堆废料熔的玻璃珠,泡在蓝血里会发光。

见到了我她并不是害怕,而是友好的更我搭话。因为我们都知道,我们都是一条船上的蚂蚱,而我也并未为难他,反而希望可以收集到一些别的消息。

“换止痛药。”她亮出溃烂的手掌,这是长期接触辐射的代价。

我摸出医疗组特供的抑制剂递给他,随后说到:“再加条消息。”

她压低声音:“净水站的老刘在偷偷养信鸽,用共生麦喂的。”

这解释了我昨夜在反应堆舱看到的羽毛。

紧接着离开通道,来到了灯塔工业区视察。

工业舱像个巨型蜂巢,五百架脚踏发电机排成方阵,平民们踩着轮子给电池充电。汗味和机油味混在一起,墙上的扬声器放着肖邦夜曲,这是给净水站的藻类听的,顺带提振士气,可能效果甚微,但都是心里安慰。

武器车间里,工程师们正在给弩箭装“surprise”,他们拆开变异体的心脏,把仍在跳动的蓝血结晶塞进箭头。“这玩意儿炸开后,”秃顶的老王嘿嘿一笑,“能长出一片食人花当路障,在以后的战斗中可能会用到的。”

完成视察任务后,我回到医疗组看望豆子。

豆子的茧裂开了,春妮攥着防护服袖子,医疗组在给孩子的脊背做扫描。新生的翅膀薄如蝉翼,血管里流淌着星云状的蓝光。

“他能感知到地表的动静。”首席医师调出脑波图,“那些食人花转向灯塔时,他的脑电波有强烈反应。”

豆子突然睁眼,瞳孔里闪过母亲实验室的画面。他指着月球方向咿呀出声,嘴角溢出的蓝血在床单上渗出模糊的坐标,这正是前几章中我苏醒的实验基地的坐标。

不知不觉,就来到了晚餐时间(Eating Time)

晚餐是在反应堆舱吃的,机械指挥官递来烤土豆,种在冷却池边的,表皮长着金属斑纹。我们借着仪表盘红光研究豆子的血图,发现和月球坐标完全重合。

“能源不够飞到近地轨道。”他拆下右臂给我当螺丝刀用。

我擦掉土豆皮上的灰,坚定地回复他说:“那就等。”

窗外,最后一缕夕阳沉入地平面。瞭望塔亮起南瓜灯,这是孩子们用共生麦秆扎的,在漆黑的末日里像一粒倔强的萤火。

回到休息室时,春妮在门口留了饭盒,打开是蓝血藻炖汤,飘着几片人造肉,全息屏自动播放今日日志:

- 共生麦产量提升8%

- 净水站产出3吨A级饮用水

- 第七弩箭队完成集训

我关掉屏幕,翻开父亲的工作笔记。泛黄的纸页上,母亲的字迹突然映入眼帘,她在某页空白处画了颗星星,旁边写着:“鑫鑫,真正的光在黑暗尽头。”

悬窗外的地球正在死去,但此刻,灯塔的每一条走廊都传来肖邦的夜曲。某个母亲在哄孩子睡觉,某个老兵在磨箭,某个工程师在偷偷喂信鸽,几千百万种细微的声响,汇成人类最后的摇篮曲。

我在这些声响中默默入睡,脑中思考着真正的光究竟在何处。

上一章 第十四章 星火燎原 寂静深渊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十六章 火种枷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