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玉局春寒录
本书标签: 历史 

巧月执素

玉局春寒录

七夕的银河漫过樊楼飞檐,沈令仪将金丝穿九孔针搁在鎏金菱花盘上时,听得州桥瓦肆传来新焙巧果的胡麻香。她今日要赴荣国大长公主的乞巧宴,特意换了件天水碧对襟罗衫,十二幅间色裙的月白襕边用银线锁着云雁纹——这是未嫁官家女赴宴的吉服。

"姑娘且看这雪柳。"阿纨捧着青瓷胆瓶近前,"大相国寺供的鲜切枝,说是沾了玉皇阁的晨露。"

令仪将柳枝斜插进哥窑冰裂纹瓶,忽见水面浮着两片并蒂莲瓣。她执起竹剪修整:"该换枚广口瓶,免得屈了花魂。"

朱轮车驶过御街时,道旁竹棚已挂满摩睺罗。令仪瞥见楚国公府的青绸车驾,车前悬的鎏金香毬换成七宝璎珞络子——按《梦粱录》载,七夕当悬蛛网乞巧,这逾制的佛家法器倒显出几分微妙。

荣国府的乞巧宴设在临水轩,青砖地上洒着捣凤仙花汁的侍女。令仪踩着新染的蔻丹踏入轩堂时,正见赵允怀将月白斓衫袖口系上五彩丝绦,玄色鹤氅随意搭在竹夫人上。

"沈姑娘可要斗巧?"掌事嬷嬷捧着朱漆托盘近前,"今日头彩是官家新赐的错金九枝灯。"

令仪扫过盘中七孔针,忽见某枚针鼻錾着"天圣"年号。她执起羊脂玉针轻笑:"妾愿献拙,穿个'月窟蟠根'的样式。"

金盘承露时,廊下侍女正唱《鹊桥仙》。令仪注意到三郡主鬓边的雪柳——本该五寸的枝条竟截作三寸。她执起银剪修整瓶花,忽然轻笑:"这柳枝该浸些石菖蒲水,方配得上郡主鬓间这支累丝蜂赶菊。"

"好个水晶心肝!"赵允怀不知何时倚在竹帘边,指尖转着个鎏金蜘蛛络子,"昨日八大王府送来十二筐洞庭橘,偏这络子只打得十一个。"他将络子抛进令仪怀中,月白斓衫沾着凤仙花汁。

午时日头正烈,令仪在葡萄架下分食酥琼叶。赵允怀用金错刀雕着块木牌,细看竟是微缩的乞巧楼,连檐角风铃的璎珞都仿得真切。

"七公子好耐性。"令仪递过青瓷盏,"只是这楼阁的歇山顶,与元祐二年御赐的魏王府形制差着两分举折。"

赵允怀就着她的手饮了口扶芳饮,松墨香混着冰屑:"好姐姐可知,天圣年间宫中的乞巧楼,要耗三百匠人搭足七日?"他忽然用刀尖挑起木楼窗棂——内里竟藏着整套《营造法式》的斗栱模型。

暮色漫过金明池时,令仪的马车被齐国夫人车驾所阻。她挑帘望去,见夫人正吩咐侍女分发新绣的鸳鸯帕,帕角却用金线绣着违制的团凤纹。三五个宗室女眷围作一团,鬓间雪柳参差,倒似幅活生生的《仕女簪

上一章 无题 玉局春寒录最新章节 下一章 桂魄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