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玉局春寒录
本书标签: 历史 

无题

玉局春寒录

端午前的汴河浮着龙舟,沈令仪将青瓷胆瓶里的艾蒲重插时,听得州桥瓦肆传来新腌角黍的竹叶香。她今日要往大相国寺供香,特意换了件藕荷色大袖罗衫,十二幅间色裙的石榴红襕边用银线绣着五毒纹——这是节令时官眷入寺的常服。

"姑娘且看这香囊。"阿纨捧着填漆戗金匣近前,"尚服局新制的五毒纹样,说是掺了回纥进贡的辟邪香。"

令仪抚过香囊上的金线蜈蚣纹,忽觉触手生温。寻常五毒该用冷金线,这纹样却掺了波斯火烷布。她执起竹剪修整:"怕是错拿了亲王世子端午驱邪的规制。"

马车驶过御街时,道旁朱门已悬起桃符。令仪瞥见楚国公府的青绸车驾,车前悬的鎏金香毬竟换成错银雄黄囊——按《岁时广记》载,端午当用艾虎香毬,这逾制的雄黄倒显出几分刻意。

大相国寺的菩提树正结新果,沈令仪踩着青砖地纹踏入弥勒殿时,正见赵允怀将月白斓衫下摆掖进蹀躞带,玄色鹤氅随意搭在鎏金香炉上。他指尖转着柄错金雄黄剑,剑穗缀的瑟瑟珠映着晨光。

"沈姑娘可要请尊药师佛?"知客僧捧着朱漆盘近前,"今日开光的鎏金佛像,说是掺了天竺请来的菩提粉。"

令仪扫过盘中佛像,忽见某尊背光錾着"明道"年号。她执起竹节纹香囊轻笑:"妾愿供三贯香火,求'远离一切怖畏'的偈子。"

钟声响彻殿宇时,令仪注意到供桌上的泥金《金刚经》——本该七卷的经文竟多出半幅《药师咒》。她执起青瓷盏添灯油,忽见经幡后闪过半幅销金裙裾,五毒纹的蜈蚣足数竟多出三对。

"好巧的手艺。"赵允怀不知何时挨近供桌,月白斓衫沾着香灰,"这雄黄囊的蜈蚣须,倒比枢密院的军报还多几笔。"他腰间蹀躞带悬着的错金香囊,正与令仪那枚五毒纹香囊成对。

午时日头正烈,令仪在菩提荫下分食角黍时,见赵允怀用金错刀雕着块木牌。细看竟是微缩的桃符,连符面"神荼郁垒"的笔锋都摹得真切。

"七公子好记性。"令仪递过青瓷盏,"只是这郁垒神君的第三笔折锋,与元祐三年大相国寺开光的符样略有出入。"

赵允怀就着她的手饮了口菖蒲酒,松墨香混着药香:"好姐姐可知,明道年间天竺请佛的船资,价比今日高出七倍?"他忽然用刀尖挑开木符背面——那里竟藏着《武经总要》残页的弩机图样。

暮色漫过汴河时,令仪的马车被枢密院车驾所阻。她挑帘望去,见都承旨正吩咐属吏搬运紫檀文牍,箱角露出的半幅泥金帖,竟是明道年间章献太后寿辰的军器监奏章。

"姑娘快看!"阿纨突然指向寺墙。余晖里贴着新糊的《药师经变》壁画,某处墨迹未干的飞天体态,分明是金明池那日见过的笔意。

上一章 金明灯影 玉局春寒录最新章节 下一章 巧月执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