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莺儿缓步走上前,纤细的手指轻轻搭在他的肩上,语气温柔似水,“皇上莫要太过忧心,太后福泽深厚,定能逢凶化吉。”
皇上拍了拍她的手背,叹息一声,“但愿如此。”
两人并肩走出养心殿,穿过长长的宫道。秋风微凉,吹动着余莺儿的衣袂,她微微蹙眉,似乎有些畏寒。皇上见状,脱下身上的披风,轻轻为她披上。
“天凉了,爱妃当心身子。”皇上关切地说道。
余莺儿抬起头,眼中波光潋滟,似有无尽柔情,“多谢皇上体恤,嫔妾……心中暖极了。余莺儿微微低头,唇角勾起一抹浅笑,手指轻轻攥紧了披风的边缘。那披风上还残留着皇上的体温,温暖的气息包裹着她的全身,仿佛连心底的那一丝寒意也被驱散了。
“皇上对嫔妾这般体贴,嫔妾真是……”她的话语未尽,声音轻若呢喃,仿佛带着一丝哽咽,却又恰到好处地停在了那儿,留给人无限的遐想。
皇上看着她那副欲语还休的模样,心中的怜惜更甚,伸手揽过她的肩,将她往自己怀里带了带。“爱妃不必多说,朕知道你的心意。”
余莺儿顺势依偎在他怀中,目光却越过皇上的肩膀,遥遥望向不远处的寿康宫。那座巍峨的宫殿在阳光下显得庄严而肃穆,仿佛一只蛰伏的巨兽,随时准备张开獠牙。她的眸底深处闪过一丝冷意,却被长睫遮掩得滴水不漏。
“皇上,太后这些日子病了,嫔妾心中也十分不安。虽不敢说是为了替皇上分忧,但嫔妾也想尽一份心力。”她抬起头,声音轻柔,仿佛带着几分试探。
皇上低头看她,眉头微皱,神情复杂。“哦?爱妃有何打算?”
余莺儿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狡黠,“嫔妾想着,太后常年礼佛,或许可以为她抄写几卷佛经,祈求佛祖保佑太后早日康复。”
皇上闻言,眉头舒展了些许,点头道:“爱妃有心了。太后确实信佛,此举定能让她感到欣慰。”
两人不知不觉走到了寿康宫,皇上听到太后嘶哑的声音:“竹息,哀家知道自己时日无多了,哀家很想见见老十四……”
余莺儿的脚步微微一顿,手指在披风下轻轻收紧,指尖掐入掌心,带来一丝刺痛。她抬起头,目光若有若无地扫过前方的寿康宫,眼中的情绪晦暗不明。
"皇上,"她轻声开口,声音宛如一缕清风,"太后想念老十四,是否该派人去请他入宫?"
皇上的眉头深深皱起,手指不自觉地摩挲着腰间的玉佩,神情复杂。"老十四远在边疆,贸然召回恐有不妥。"
余莺儿垂下眼帘,浓密的睫毛在眼下投下一片阴影,掩去了她眼中的思绪。"嫔妾明白皇上的顾虑。只是太后年事已高,又是皇上的生母,若能在最后时刻与子女团聚,也算是了却一桩心愿。"
皇上的手指停在玉佩上,半晌未动。他侧过头,凝视着余莺儿姣好的侧脸,眼中闪过一抹复杂的情绪。"爱妃此言有理,只是朝中大臣恐怕会有异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