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玄幻奇幻小说 > 天元大陆之林辰传奇
本书标签: 玄幻奇幻  原创作品  幻玄     

第479章 地下的字会走路,所以我也该动身了

天元大陆之林辰传奇

那不仅仅是一条虚幻的光河,它是一张活生生的、正在被一笔一划勾勒出的……归途的脉络图。

刹那间,灵光化为实景。

林辰深吸一口气,从怀中摸出一卷泛黄的兽皮,那是他珍藏多年,仅余一角的南荒残图。

他将其平铺于地,江羽裳则取来早已备好的青苗汁液,那汁液在月光下泛着奇异的生命光泽。

林辰凝视着脑海中那张壮阔的脉络图,指尖蘸上汁液,开始在残图上飞快勾勒。

他的动作不再是简单的绘制,而是一种近乎神圣的复刻。

每当他的指尖落下一笔,图上便会亮起一个微弱的光点,如同黑夜中的萤火。

“这是‘行灶图’。”林辰的声音低沉而坚定,“凡有归者踏足之地,且心中执念不灭,图上便会留下痕迹。”

江羽裳在一旁协助,她的感知力更为敏锐,能捕捉到那些一闪而逝的微光,并及时告知林辰其方位。

两人配合无间,不到半个时辰,残图之上已然连成了七处断续的轨迹。

那些光点如同一串破碎的珍珠,虽然零落,却无一例外地都指向了同一个方向——西北荒原深处的“弃灶岭”。

图成之刻,林辰没有片刻停歇。

他转身走向早已准备好的材料,连夜打造了一只精巧的便携小灶。

这灶以黑铁铸成,内里嵌着能持续散发余温的符纸,灶口处还镶嵌了一枚他从引路灯中敲下的碎片,能在黑夜里投射出柔和的光晕。

他将其命名为“伴归炉”,郑重地背在身后,炉身微温,仿佛一颗跳动的心脏。

“我不一定能带回他们,”林辰对着众人,目光扫过苏墨、周逸尘和江羽裳,“但我得让他们知道,这条路上,有人在为他们做饭。”

在他动身的同时,南荒的每一个角落,一场前所未有的救援行动正以惊人的速度铺展开来。

苏墨没有随行,他的战场在后方。

他召集了铃音学堂最出色的弟子,将他们分派到沿线三十个大大小小的村落,建立起一张巨大的信息网——“铃语链”。

每个村落的最高处都设立了“铃语哨站”,哨站配置着两只特制的青铜铃。

一铃细长,用以接收前一站传来的复杂讯息;另一铃浑圆,声音洪亮,负责将讯息转译复传至下一站。

简单的暗语被迅速约定:“铛—铛铛”,代表发现归者足迹。

“铛铛—铛”,代表沿途村民已自发提供食宿。

“三连轻响”,则报平安,意味着有归者已抵达哨站村落。

这套看似原始的系统却爆发出惊人的效率。

首日试传,一道“发现足迹”的信号从最南端的村落发出,仅用了半个时辰,便跨越了七座村庄,上百里路,抵达了苏墨所在的总站,远比最快的飞鸽传书还要迅速。

然而,就在当晚,当所有人都为这初见成效的系统而振奋时,位于第八站的铃铛突然毫无征兆地响了起来。

不是任何一种约定的暗语,而是急促、慌乱的四响,一种从未被定义的警报!

铃音学堂内,所有人的心瞬间揪紧。

更诡异的是,警报声过后,那只负责接收的细长铜铃并未停歇,铃舌在无人摇动的情况下,竟开始自行摆动,以一种滞涩而古怪的节奏,一遍又一遍地敲击着铃壁,每一个音节都清晰无比,仿佛有人正隔着遥远的空间,用尽全身力气在说话。

众人屏息凝神,那铃声赫然敲出了三个字:“快……来……看……”

与此同时,周逸尘的“巡炊队”也已出发。

这支奏请南荒自治会特批组建的队伍身份特殊,非战非捕,专司护佑。

队员们大多是曾经在外流浪、深知饥寒之苦的汉子,他们不配长兵,只佩短刀防身,身后背着沉甸甸的粮囊,手中紧握着永不熄灭的火折。

首支队伍沿着古道一路向北,行至一处名为“黑水沟”的险地时,一名队员在峭壁上发现了一处极为隐蔽的山洞。

洞口被藤蔓遮蔽,若非他曾在此地躲避过野兽,绝无可能发现。

队员们拨开藤蔓,一股陈腐的悲伤气息扑面而来。

洞内,数十具骸骨整整齐齐地排列着,从骨骼大小判断,全是十岁以下的幼童。

他们蜷缩着,仿佛在睡梦之中,而最令人心胆俱裂的是,每一具小小的骸骨手中,都紧紧攥着一块早已干硬发黑的焦米饼。

洞口最深处的石壁上,用石块划着一行歪歪扭扭的字,笔触稚嫩却充满了力量:“爹娘没找到路,但我们想回家。”

周逸尘接到消息赶到时,这位铁打的汉子在洞口前双膝一软,重重跪倒在地。

他沉默良久,布满血丝的双眼死死盯着那行字,最终嘶哑着下令:“就地封存,筑‘稚归冢’!传我命令,所有巡炊队增派双倍人手,沿途巡查范围扩大一倍!此后,凡见任何孩童踪迹,不论生死,必报!必查!”

相较于外界的雷厉风行,江羽裳的方式则更为内敛与神秘。

她回到自己的药庐,割破指尖,将一滴殷红的鲜血滴入石制药钵。

钵中,早已放着从希望田里挖出的青苗主根、林辰旧灶中取出的灶心灰,以及一枚破碎的共情丹残渣。

她以血为引,将三者缓缓碾磨,炼成一缕形态奇特的“同频香”。

香被点燃,没有散发出任何气味,只有一缕若有若无的青烟盘旋而上。

江羽裳盘膝坐于青烟前,缓缓闭上双眼,整个人瞬间陷入一种半梦半醒的玄妙状态。

她的神识仿佛顺着那缕青烟,融入了大地之下盘根错节的根脉系统。

一瞬间,她的感知蔓延千里,看到了令她毕生难忘的景象。

在无尽的黑暗与荒芜之中,万千模糊不清的身影正沉默地、缓慢地前行。

他们如同一个庞大的、无声的迁徙群像。

她看到一个跛足的老妪,拄着一根比她还高的树枝,每一步都颤颤巍巍却从未停下;她看到一对长相酷似的双胞胎兄弟,一人背着另一人,交替前行;她还看到一个很小的孩子,怀里始终紧紧抱着一只空碗,仿佛那是什么绝世珍宝……

他们身上散发着浓郁的疲惫与饥饿,但更多的是一种近乎偏执的向往。

他们的口中,正哼唱着调子各不相同的《归田谣》,有的高亢,有的沙哑,有的甚至只是无意义的呢喃,节奏杂乱不堪,但他们前进的方向却惊人地统一。

“噗!”江羽裳猛然惊醒,一口鲜血喷出,脸色煞白如纸。

她顾不上擦拭,抓起笔在另一张地图上疾书,飞快地标注出十二处地貌特征鲜明的区域。

那是她神识感知中,归者们可能会滞留或经过的地方。

在图的末尾,她用尽力气写下一行字:“他们都还活着,只是走得慢。”

夜色深沉,林辰孤身一人,已行至一处废弃的土地庙。

这里荒草丛生,神像倾颓。

他清理出一片空地,生起一堆篝火,将背上的伴归炉卸下,放在身边,火焰的光映着炉身,那枚引路灯碎片散发出柔和的光。

三更时分,风忽然停了,篝火的火焰也变得异常安静。

就在这万籁俱寂的时刻,林辰的耳朵微微一动,他听见墙外传来一阵极其细微的沙沙声,像是无数只小脚踩在干枯的落叶上,密集而有序。

他心脏一紧,悄无声息地站起身,屏住呼吸,凑到一扇破败的窗棂后向外望去。

月光如水,洒在庙外的旷野上。

一支沉默得令人心悸的队伍,正缓缓从远方移动而来。

队伍的最前方,一个瘦削的少年高高举着一只陶碗,碗中盛着一捧微光,赫然便是那个曾蜷缩在深渊绝境中的少年!

他身后,跟着上百道模糊的人影,他们无声无息,如同鬼魅。

当队伍行至庙前空地时,少年停下脚步,他身后的百余人也齐刷刷地停下。

紧接着,少年抬起另一只手,在清冷的空气中,用手指极其缓慢、却又无比郑重地一笔一划写着什么。

他身后的所有人,也跟着抬起手,在空中做出同样的动作。

他们写的是同一个字。

林辰瞳孔骤缩,他认得那个字——家。

一瞬间,他的喉头发紧,一股难以言喻的酸涩与震撼直冲天灵盖。

他没有出声,也没有开门,只是用尽全身的力气克制住颤抖,然后轻轻地、轻轻地推开只剩半扇的庙门,将自己那尊尚有余温的“伴归炉”,放在了门口的石阶上。

做完这一切,他退回暗处,静静地看着。

队伍再次开始移动。

领头的少年经过门口时,目光朝伴归炉的方向看了一眼,脚步未停。

他身后的每一个人,经过石阶时,都像是约定好了一般,微微侧头,朝着那尊小小的炉子停留一秒。

没有言语,没有触摸,那一眼,却像是在确认某种横跨生死的契约。

当最后一道身影消失在旷野的尽头,天边已泛起一丝鱼肚白。

异变陡生!

那被放在石阶上的伴归炉,在没有任何燃料的情况下,炉口“轰”的一声,竟自行燃起一簇金色的火焰!

火光温暖而不炽热,在晨曦中摇曳。

林辰震惊地瞪大了眼睛,只见那焰心之中,竟缓缓浮现出两个清晰无比的字:

等你。

林辰怔怔地看着那两个字,又想起旷野上那群人凌空书写的“家”字。

他的脑海中仿佛有惊雷炸响。

原来,真正的讯息,从来不拘泥于形式。

原来,有一种力量,可以超越言语,超越笔画,直接将意志烙印在天地之间。

他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意识到,真正的“字”,或许根本不需要笔墨纸砚,它只需要一颗足够炽热、足够虔诚的心。

上一章 第478章 锅盖跳得比铃响,所以我懂了什么叫回音 天元大陆之林辰传奇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480章 他们写的字没墨,所以我得把火种带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