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岁的黄子弘凡第一次见到沈知薏,是在一个蝉鸣聒噪的午后。
他刚被父母送到外婆家过暑假,百无聊赖地趴在窗台上看风景。透过雕花铁艺栏杆,能清晰望见隔壁沈家的花园——
紫藤花架下,一个穿白色连衣裙的小女孩安静地坐着,阳光透过花叶间隙在她身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她的头发像上好的丝绸般泛着柔光,膝盖上摊开一本厚重的硬皮书,手指轻轻翻动书页的样子,让黄子弘凡想起童话书里的小公主。

“啪——”
他不小心碰倒了窗台上的玻璃杯,清脆的碎裂声惊动了花园里的女孩。
沈知薏缓缓抬头,黄子弘凡看见了一双会说话的眼睛——
虹膜在阳光下呈现出罕见的层叠色,像博物馆里那盏北宋曜变天目茶盏,盛满了整个夏天的星光。
沈知薏你是谁?
黄子弘凡我叫黄子弘凡!你可以叫我元元!
他趴在窗台上,笑得灿烂。
女孩歪了歪头,声音清冷又柔软
沈知薏沈知薏
——那是他们的初见。
那天深夜他在日记本上画满乱七八糟的星星,旁边歪歪扭扭写着:"沈家花园里住着月亮变的公主。"
次日,他揣着外婆刚烤好的杏仁酥,郑重地站在雕花铁门前,眼睛亮晶晶的
黄子弘凡可以和你做朋友吗?
沈知薏看了他一会儿,轻轻点头
从那以后,他成了沈家花园的常客
十岁的黄子弘凡踮脚将桂花糕放在茶几上,眼睛亮晶晶地说
黄子弘凡知知,我叫你'皎皎'好不好
沈知薏正在插花的手顿了顿
沈知薏为什么?
他跑到落地窗前,指着庭院里新装的景观灯
黄子弘凡你看,这些灯多像月亮啊!但是...
他转身认真地看着她
黄子弘凡都没有你好看!'皎皎'就是最明亮的月光,就像你一样
恰巧一阵风吹过,紫藤花瓣纷纷扬扬落下,有几片落在沈知薏的发间。黄子弘凡看得呆住了,连呼吸都放轻了,生怕惊扰了这幅画。
沈知薏轻轻拂去花瓣
沈知薏随你
那天晚上,黄子弘凡在日记本上写道:"今天皎皎弹了《月光奏鸣曲》,她的手在琴键上像在跳舞。我想一直听她弹琴。"
写完后,他把日记本锁进抽屉最深处,钥匙藏在枕头底下。
十二岁那年梅雨季,他指着沈家永远通明的窗户发问
黄子弘凡你家灯泡为什么一直亮着?
沈知薏正在临摹敦煌壁画,笔尖一顿
沈知薏我怕黑
第二天,他征得管家同意后,在两家花园交界处的紫藤花架上挂了一串水晶风铃
他认真地说
黄子弘凡风铃响的时候,就是我在告诉你:别怕,我在这里。
虽然后来他才知道,沈家别墅装有量子稳定型照明系统——
每个水晶吊灯都是独立供能的纳米级储能单元,即使全城断电也能持续照明三年。
但那串风铃始终悬在原处,每当风起,便奏出清脆的守护旋律。
也是那年夏天,他在花园抓到一只跳蛛,兴冲冲跑向沈家。距离大门还有五米时,整栋别墅突然响起尖锐警报
三十秒内,八个保镖带着专业除蛛设备出现,中科院生物研究所的视频通话直接投影在庭院全息屏上。
黄子弘凡至于吗…
黄子弘凡目瞪口呆地看着被真空密封带走的蜘蛛。
二楼窗前,沈知薏脸色苍白地对他摇头
回家后,他翻遍所有书店,找到一本《蜘蛛恐惧症治疗手册》,从此这本书永远躺在他书包夹层里
十五岁那年的暑假,黄子弘凡在琴房里反复打磨德彪西的《月光》
他把沈知薏弹奏过的录音片段设成手机循环,对照着节拍器将每个颤音拆解重组,琴谱边角被翻得卷起毛边,密密麻麻写满只有自己能懂的批注
黑白琴键上沾着薄汗,谱架边缘还压着从沈家花园捡来的紫藤花瓣,干枯的脉络里藏着七年的光阴
蝉鸣裹挟着紫藤花香扑面而来,恍惚间又看见沈知薏在花架下翻书的侧影
不重要的npc少爷
管家在门外轻声提醒
不重要的npc沈小姐的车已经到了
他抓起早已准备好的礼物冲下楼,却在看到沈知薏的那一刻突然停住了脚步。少女穿着简单的白裙,站在阳光下像一株新开的栀子花,发间别着他三年前送的水晶发卡
记忆突然闪回七岁那年,那个同样明亮的午后,她抬眼望向他时眼底流转的星光
黄子弘凡这个...送给你
他递出一个精致的檀木盒子,喉咙发紧得几乎说不出话
盒子里躺着一盏小巧的铜制书签,表面用鎏金勾勒出敦煌飞天的纹样——
那是他跑遍古玩市场,特意挑中与她临摹过的壁画呼应的礼物
沈知薏轻轻摩挲着书签上的纹路,忽然笑道
沈知薏像不像我们花架上的风铃
风适时吹过,檐角的铜铃叮咚作响,与琴房里未完成的《月光》旋律遥相呼应。
直到很多年后,黄子弘凡才明白,那些刻意保留的不完美颤音里,藏着少年人最笨拙也最炽热的心事
十七岁考入伯克利音乐学院的前夜,黄子弘凡握着烫金录取通知书站在沈家花园外
月光透过紫藤花架,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影,恍惚间又回到七岁那年的午后。他深吸一口气,敲响了沈家的雕花铁门。
黄子弘凡这个给你
他将18世纪法国宫廷长明灯塞进沈知薏掌心,灯座底部"Y&J"的刻痕在月光下泛着温柔的光泽
黄子弘凡虽然你家有永远不会熄灭的量子灯,但有些光...只有旧时光里的物件才懂得怎么收藏
沈知薏轻轻摩挲着灯身,烛台边缘还刻着细小的藤蔓花纹,与他们花园里的紫藤如出一辙
黄子弘凡记得十二岁那年挂的风铃吗?
他垂眸盯着灯芯,声音混着蝉鸣忽远忽近
黄子弘凡这盏灯的火焰跳动频率,我偷偷调成了《月光奏鸣曲》的节拍
黄子弘凡以后你每次点亮它,就当是...是我在大洋彼岸陪你练琴
沈知薏谢谢
她始终不明白,为什么元元总爱盯着她看,为什么他送的每盏小灯底下都刻着这两个字母
就像她不知道,黄子弘凡的琴谱里夹着她小时候随手画的涂鸦,他手机相册加密文件夹里全是她不经意间的侧脸,他创作的第一首原创歌曲和弦走向和她最常弹的练习曲一模一样。也没发觉每个字母"J",内侧都刻着比针尖更细小的、未完成的爱心弧度。
在伯克利的日日夜夜,黄子弘凡的手机里存了无数条未发送的消息:
2016.09.15
「今天伯克利的落日是紫藤色的,像你裙摆上绣的缠枝纹。我写了首新曲子,副歌部分用了你小时候常哼的调子……要发给你听吗?」
(光标在发送键上停留三小时,最终点击「保存草稿」)
2017.05.18 邮件草稿
「皎皎:沈家旧藏那面唐代海兽葡萄镜在纽约大都会展出,镜钮上的铭文和你小时候戴的长命锁一样。要来看吗?我买了靠展柜的票。」
(定时发送设置在生日零点,又在23:59取消)
2018.03.22
「敦煌研究院来学校办展,看到『飞天』壁画修复案例时,突然想起你说过『颜料层剥落的声音像碎冰』。我偷偷录了展厅环境音,混进新歌里……你会听出来吗?」
(附件:未发送的demo音频)
2019.12.31
「上海初雪了吗?纽约今晚暴风雪,我在地下琴房练《广陵散》——当然弹得远不如你。
(文字被删改十七遍,最终清空)
风掠过东西半球的时差,将未寄出的音符与未拆封的心事,谱写成了跨越山海的月光协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