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坐在教室靠窗的位置,手指在草稿纸上飞快地运算着。这道几何题有点难度,但我喜欢这种挑战。阳光透过玻璃照在我的课本上,暖洋洋的。
“这道题……你能不能帮我看看?”
声音从旁边传来,我抬头,看见白墨站在我桌边,手里拿着他的草稿本。他说话的声音很轻,像是怕打扰到别人,但又偏偏刚好让我听见。
“坐吧。”我说了句,往旁边挪了挪。
他在我旁边坐下,把本子摊开,指着一道题:“这里我怎么算都觉得不对。”
我扫了一眼题目,很快就看出问题所在。我把笔递给他,在草稿纸上画了个辅助线:“你看,这个角度应该这样拆分,再带入公式就能解出来。”
他低头认真看我的推导,眉头微微皱着。他的睫毛很长,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清晰。我突然意识到自己盯着他看了太久,赶紧低下头继续讲题。
“懂了吗?”我问。
他点点头,抬头看向我:“谢谢。”
他的眼神很安静,却让人有点莫名的心跳加快。
我没回应,只是摆摆手说:“不客气。”
教室里其他人还在午休,空调发出轻微的嗡鸣。张毅坐在后排,正低头翻着小说,但她时不时抬头看我们这边几眼,目光有点若有所思。
铃声响起,午休结束。同学们陆续收拾书包准备回宿舍。
“一起走吧。”白墨收拾好东西,站在我的桌旁说道。
我愣了一下,点了点头。
刚起身,张毅就凑了过来:“今天又是‘刚好’一起回宿舍?”
林奕皖也在后面插话:“我觉得他已经盯上你了。”
我皱眉:“瞎说什么,就是顺路。”
李冥哲冷不丁冒了一句:“你们有没有统计过他‘顺路’的次数?”
我们几个对视了一眼,气氛突然变得有点微妙。
回到宿舍的路上,林奕皖一边走一边翻她的笔记本,突然开口:“我数了一下,这周白墨‘刚好’坐到你旁边三次,问问题两次,值日帮忙一次。”
张毅也补充:“还有昨天他‘刚好’留到最后等你一起锁门。”
我语气坚定地说:“那只是巧合。”
李冥哲淡淡道:“巧合出现超过三次,就值得怀疑了。”
林奕皖眨眨眼:“我们是不是该成立个‘白墨观察组’?”
张毅立刻兴奋起来:“好主意!我们可以记录他的行为模式,分析动机!”
我摇头:“你们太无聊了。”
嘴上这么说,但心跳却不自觉加快了。
回到宿舍,林奕皖真的拿出一张纸,写下“白墨行为观察记录表”。表格分为四列:时间、地点、行为、备注。
“我来记录!”张毅自告奋勇。
“我负责分析。”李冥哲已经拿出铅笔,在纸上画起了图表。
林奕皖笑嘻嘻地说:“我们可能是第一个用数据分析爱情的小组。”
我坐在床上,看着他们几个忙活的样子,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感觉。白墨……真的是在接近我吗?
我望向窗外,脑海里浮现出他低头写字的模样,还有那双安静的眼睛。
心跳又开始乱了节奏。
“诶,你们有没有发现于杰经常偷看张毅那边?”林奕皖忽然说。
张毅一愣:“真的假的?”
“我亲眼看到的。”林奕皖点头,“他每次看你的时候都特别小心,好像怕被你发现似的。”
张毅红了脸:“他……不至于吧?”
“不止呢。”林奕皖继续说,“蔡安最近老找我借笔记,还帮我整理错题集。”
李冥哲冷静地总结:“看来不只是白墨,我们的感情线也在悄悄萌芽。”
我听着他们的对话,脑子里却一直回放着刚才在教室里那一幕——白墨坐在旁边,阳光洒在他身上,他认真听我讲题时的模样。
如果……他是真的喜欢我,我会怎么回应?
“光未锋,”张毅突然凑过来,“你到底有没有感觉?”
我一怔:“什么感觉?”
“就是……他对你的态度啊。”她看着我,“你难道一点都没察觉到?”
我沉默了几秒,低声说:“我不知道。”
“那你现在觉得呢?”林奕皖问。
我看着她们,心里有些混乱。我一向理性冷静,但面对这个问题,我竟然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我不知道。”我重复了一遍。
但我知道,从这一刻起,我对白墨的感觉,已经开始变了。
\[未完待续\]我坐在宿舍的床上,翻着课本,手指无意识地在封面上划来划去。窗外的风轻轻吹动窗帘,带进来一股潮湿的泥土味。
“今天晚上自习,白墨坐哪儿?”林奕皖忽然开口。
“靠窗第二排。”我随口回答。
她眼睛一亮:“这是他这周第四次坐那儿。”
张毅凑过来:“而且每次都是你旁边的位置空着。”
“巧合。”我翻过一页书,纸张发出轻微的响声。
李冥哲从枕头底下抽出一张草稿纸,上面已经画好了柱状图:“上周四天,他靠近你的次数分别是1、2、3、4。”
“这能说明什么?”我皱眉。
“说明他在递进。”她用铅笔点着图表,“从试探到靠近,再到……习惯性接近。”
空气忽然安静了几秒。
“你们到底想说什么?”我声音冷了下来。
林奕皖轻轻咳了一声:“我们只是觉得……他可能不是单纯想问问题。”
我低头盯着课本,视线却怎么也集中不起来。脑海中浮现出他低头看题时的样子,睫毛在阳光下投出细碎的阴影,像是某种无声的邀请。
手机突然震动了一下。
是班级群消息。
“今晚数学作业第三题选做,大家自由讨论。”是白墨发的。
我盯着那条消息看了很久,指尖悬在屏幕上,最终什么也没回。
“诶,”张毅忽然看向我,“你有没有发现,他从来不@你?”
我愣住。
确实,群里他从不会单独点名我,但从不缺席我的发言,总是恰好在我回复后补充几句。
“他不需要。”李冥哲淡淡道,“因为你知道他在说你。”
我猛地合上书本,站起身走到窗边。夜色已经降临,路灯一盏接一盏亮起,映出楼下三三两两走过的身影。
“你们别瞎猜了。”我说。
但我知道,从这一刻起,我已经无法再忽视那些“巧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