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男频同人小说 > 西游笑傲录
本书标签: 男频同人  佛道争灵珠劫江湖证禅 

第328章:江湖未了真经始

西游笑傲录

第328章:江湖未了真经始

雷音寺的法会总带着些万法归宗的澄明。当谷雨的日光漫过大雄宝殿的琉璃顶,整座殿宇便像被浸在融化的黄金里,迦叶尊者的念珠与阿傩尊者的拂尘相碰,撞出的金辉在金砖地面上漫延,时而聚成《金刚经》的片段,时而散作《笑傲江湖曲》的音符。如来佛祖的丈六金身披着霞光,掌心的法轮转动时,能听见恒山的松涛与灵山的泉声在指缝间交织——那声响里,悟空的金箍棒与令狐冲的长剑曾在此共振,八戒的钉耙与田伯光的刀鞘曾在此相击,连敖丙的冰魄剑与哪吒的火尖枪相碰的脆响,都被法轮碾作绕梁的余韵,仿佛两个世界的所有喧嚣,都在此化作绕佛的梵音。

唐僧站在殿中的蒲团前,经卷被佛光染得微红,末页那截混天绫缠着枚灵山的菩提子,是从白玉桥捡的,子上还留着剑穗磨蹭的痕迹,与绫带的蓝红两色缠成个圆结,在金砖上投下温润的影,倒像是把桥边的空灵与殿内的庄严都拓在了地面。"这法音里,竟有剑穗流苏与念珠相缠的余韵。"他指尖拂过经卷上的"如是我闻",字缝里裹着些江湖的墨香,"是令狐冲的剑穗落在经文上时,把'侠义'二字织进了'慈悲'的笔画,所以这殿里的光总带着三分江湖的炽烈,再肃穆的法会也掩不住那份'虽千万人吾往矣'的锋芒。"

"师父你看这法轮。"悟空正蹲在如来佛祖的莲座旁,金箍棒往法轮的齿间一探,棒尖带出些金屑,金屑在佛光中竟化作个个小剑仙,合掌后又化作小沙弥,"是这雷音寺的伽蓝神在跟咱们打趣,他说'你们带的江湖气,把佛国的金砖都焐热了'。"他突然从莲座缝里摸出个小小的酒葫芦,葫芦口还塞着片恒山派的剑穗,"是令狐冲那小子藏的,你闻这味,混着檀香与酒气,比蟠桃宴的仙酿还醉人。"他拔开塞子往地上倒了点,酒液落在金砖上,竟开出朵蓝红相间的花,花瓣的纹路与混天绫一般无二。

八戒早已被殿外飘来的果香勾得直咂嘴,九齿钉耙往殿柱上一靠,耙齿间竟挂着片蜜桃皮,凑在鼻尖一闻,是灵山蜜桃的甜香。"定是哪路神仙在分果子,"他吸着鼻子往殿门挪,"老猪的鼻子不会错,这是用七宝池的水浇的,还沾着点通天河的水汽——定是王母娘娘知道咱们来了,特意备的!"他刚往门槛迈了两步,脚下的金辉突然涌起,在地面拼出个"传"字,"嘿,连佛光都来催场,可见这经是该传给咱们了!"

沙僧的月牙铲斜倚在殿角的香案旁,铲头的沙粒顺着案沿往下淌,在地面堆出个小小的沙盘,盘里的沙粒被佛光照得发亮,竟显出江湖与西天的路径在尽头交汇。"这沙图显的是此刻的景象,"他用指尖点着交汇点,"方证大师与如来佛祖的法相在此重叠,说'一灯能照千年暗,一剑可平万古愁,灯与剑,原是同柄'。"沙粒突然涌动,沙盘旁多出个听经的身影,正往蒲团上刻着什么,"是哪吒用混天绫烧的'心'字,笔画里裹着些冰纹,是敖丙的冰魄剑补的,倒像是说'冰火相济,方见本心'。"

敖丙站在殿侧的甘露井边,冰魄剑轻贴着井口,剑身上的冰纹与井里的佛光相吸,竟连成幅万法图,图上的江湖招式(如独孤九剑的破式、吸星大法的气劲)正与佛法手印(如拈花印、无畏印)渐渐重合。"这井水的源头在灵山的地心,"他指尖点着重合处,"能照见术与道的归一——你看那里,令狐冲的'独孤九剑'破尽万法,与如来的'无畏印'降伏心魔,在水里凝成了同一个圆。"话音未落,井水突然浮出幅图景:前日里,他与哪吒在殿外比试,冰魄剑冻住的佛光与火尖枪烧出的剑影在金砖上拼出朵千叶莲,莲心的颜色,正是此刻混天绫的蓝红两色,被法轮的光一照,竟化作道流光,绕着如来的金身转了三圈。

哪吒的风火轮在殿门的空地上转了个圈,火星落在金砖上,竟烧出串小小的火莲,莲心的光与佛光相融,在幡幔上投下晃动的光斑,像是无数只眼睛在见证这刻。"小爷在井后的石窟里看见个怪经架!"他火尖枪往井后一指,枪影里浮出个紫檀经架,架上的经卷间夹着柄短剑,"这经架的木纹里藏着《辟邪剑谱》的残页!但被佛光化得只剩'仁'字,短剑的剑鞘上还刻着'义',倒像是说'仁为剑胆,义为剑身'!"他突然跳过去抽剑,剑身上竟刻着"令狐冲赠",与悟空的金箍棒放在一处,两柄兵器的纹路竟能拼合。

正说着,迦叶尊者突然敲响了紫金钵,钵声里裹着《清心普善咒》的调子,"玄奘法师,可将经卷呈上了。"他手里托着个锦盒,盒上的璎珞挂着个小小的木牌,刻着"江湖证"三个字,"这是方证大师托我转交的,他说'取经路上的江湖事,该写进真经的序言里'。"

唐僧上前一步,将经卷与锦盒并置,混天绫缠着的菩提子突然裂开,露出里面的仁,仁上竟有令狐冲用剑刻的"心"字。"这颗子,"他望着如来佛祖的金身,"藏着两个世界的种子——江湖的剑刻出了'心',西天的佛光育出了'仁',合起来便是'仁心'二字,原是真经的根本。"

如来佛祖的法相微微颔首,掌心的法轮转得更快了,金辉中浮出无数画面:通天河畔,悟空与令狐冲比棒法;离尘渡头,唐僧与仪琳论经;落星坡上,敖丙与哪吒护星核;两界山前,众人与血影门余孽决战......最后画面定格在雷音寺的大殿,蓝红相间的混天绫在经卷上飘动,将所有画面都收了进去,化作经卷末页的一幅插画。

"善哉。"如来的声音在殿内回荡,"所谓真经,不在文字,在经历;所谓修行,不在远离,在容纳。你们带的江湖气,不是尘障,是让佛法落地的根;你们记的江湖事,不是牵绊,是让真经活起来的血。"他指了指锦盒,"这里面,是令狐冲用剑抄的《金刚经》,每笔都带着'破而后立'的剑意;是任盈盈用冰蚕丝绣的《心经》,每针都藏着'润物无声'的慈悲;还有冲虚道长与方证大师的批注,说'江湖即道场,剑胆即佛心'。"

突然,殿外传来阵剑鸣,与法轮的转动声相和,竟是《笑傲江湖曲》的调子。悟空往殿外望去,只见白玉桥上的剑穗在风中剧烈晃动,穗子上的玉佩发出清越的响,与金箍棒相共鸣。"是令狐冲他们在东方祝祷,"他笑着说,"这剑穗能传声,他们说'等咱们取了经,就去通天河畔摆酒,不醉不归'!"

八戒突然指着殿外的祥云,"你们看那云,像不像高老庄的馒头?"众人望去,果然见祥云聚成个巨大的馒头形状,上面还飘着片剑穗的流苏,"是老猪的念想显灵了!这灵山的云,都知道老猪惦记着江湖的酒和家里的馒头!"

沙僧往沙盘里撒了把金沙,沙粒在佛光中凝成个"续"字,"这字是说,取经不是结束,是开始。"他指着经卷上的插画,"你们看,混天绫的蓝红两色,一头连着雷音寺,一头通向江湖,像在说'真经的故事,该在江湖续写'。"

迦叶尊者将真经从锦盒中取出,经文的封面是用两界山的菩提木做的,书脊上缠着段混天绫,与唐僧经卷上的那截正好相接,"这经共有五千零四十八卷,其中一卷,是空的。"他递给悟空,"是留给你们写的,把江湖的故事、取经的经历都写进去,让后来人知道,佛与侠,原是一家。"

悟空接过空卷,金箍棒往卷上一敲,卷页竟自动翻过,显出令狐冲的笔迹:"江湖路远,西天路长,心之所向,便是道场。"墨迹未干,混天绫的蓝红两色突然漫过纸面,将字迹染成彩色,像条流动的河。

日头渐渐西斜,法会的钟声开始回荡,殿外的果香与酒香、檀香与墨香混在一起,漫过整个灵山。如来佛祖的法相在霞光中愈发庄严,却又带着三分江湖的洒脱,仿佛在说:"去吧,把真经带回东土,也把江湖的种子撒向西天,让剑穗与念珠常伴,让《清心普善咒》与《金刚经》同唱。"

唐僧将两截混天绫系在一起,蓝红两色在经卷上绕成个无尽结,"多谢佛祖,多谢尊者。"他望着殿外的西天,"这经,我们会好好传下去;这情,我们会永远记着。"

队伍渐渐走出雷音寺的殿门,金箍棒的金光、九齿钉耙的银光、月牙铲的沙光、冰魄剑的寒光、火尖枪的红光,与经卷的霞光混在一起,在金砖上拖出长长的影。迦叶尊者与阿傩尊者站在殿门相送,紫金钵的余音与剑穗的轻响相和,像在吟唱一首关于相遇与别离、传承与新生的歌。

白玉桥的菩提树下,沙僧刻的"江湖即西天"被夕阳照得发亮,与令狐冲的"剑即禅"连成一句完整的话。桥栏上的剑穗还在轻轻晃动,玉佩的"笑傲"二字与真经的"如来"二字在余晖里交相辉映,仿佛在说:所有的结束都是开始,所有的远方都是归途。

而那蓝红相间的混天绫,还在经卷上轻轻飘动,穗子扫过令狐冲的酒葫芦,葫芦里便传出《笑傲江湖曲》的调子,与灵山的钟磬、江湖的剑鸣、取经队伍的脚步声混在一起,织成段永恒的乐章,引着他们,也引着所有心怀江湖与西天的人,慢慢往前走。正如如来佛祖最后说的那句话:"真经无尽,江湖未了,心行处,即是西天;剑落时,便见如来。"

灵山的霞光在他们身后渐渐淡去,前方的东土在云雾中若隐若现,路上的风沙又起,却带着些熟悉的江湖气——那是通天河的浪、迷雾岭的雾、落星坡的星、两界山的风,都被混天绫的蓝红两色缠在一起,化作取经队伍前行的脚印。悟空的金箍棒在前开路,棒尖的金光里藏着剑影;八戒的钉耙在后挑担,耙齿间还挂着桃皮与酒葫芦;沙僧的沙粒铺成路,沙上印着菩提叶与剑穗的痕迹;敖丙的冰光与哪吒的火焰在两侧护持,映得混天绫愈发鲜明;唐僧的经声在风中回荡,经文里的"慈悲"与"侠义"相拥,谱成段属于两个世界的永恒传奇。

他们的身影渐渐消失在云雾深处,只有那蓝红相间的混天绫,还在风中轻轻飘动,像个不灭的承诺,证明着有些相遇会改变世界,有些情谊能跨越山海,有些故事永远不会结束——因为江湖未了,真经始传,而那颗既属于江湖也属于西天的心,永远在路上。

上一章 第327章:江湖痕灵山近 西游笑傲录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329章:江湖路远真经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