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男频同人小说 > 西游笑傲录
本书标签: 男频同人  佛道争灵珠劫江湖证禅 

第342章:江湖云锁经卷峰

西游笑傲录

第342章:江湖云锁经卷峰

华山的云雾总带着些剑胆与禅心交织的苍茫。当冬至的日头漫过玉女峰的崖壁,整座山峦便像浸在牛乳里,剑客的剑锋破云声与经卷的翻动相和,时而聚成《笑傲江湖曲》的孤绝调子,时而散作《心经》的空濛吟诵。最险峻的"思过崖"前,华山派的剑碑与恒山派的经幢在云雾里对峙,蓝红相间的混天绫缠着块剑形奇石,石缝里钻出的古藤缠着半截断剑——那断剑的锈迹里,能看见黑木崖的鹰隼在云隙里盘旋,雷音寺的飞瀑在雾霭里轰鸣,连崖边打坐的老僧,都带着三分侠气七分禅意,往石上刻经时,凿子敲出的火星,竟与《独孤九剑》的"破气式"暗合。

唐僧站在思过崖的栈道上,指尖拂过经卷上"色即是空"四字,笔锋的空灵处藏着令狐冲剑穗的飘忽,墨色的淡远里裹着华山的云气。"这云声里,竟有剑锋破雾与念珠敲石的交响。"他望着云雾中练剑的身影,剑光劈开的云团在半空拼出个个"空"字,"是方证大师说的'剑心即佛心,云雾与禅境原是一体',所以这山的风总带着三分虚灵,吹得经卷边角微微卷起时,能看见'无住'二字的笔意里藏着'侠义'的锋芒,像柄在云海里出鞘的古剑。"

"师父你看这云团。"悟空正蹲在剑碑旁,金箍棒往云气里一搅,云絮在崖边化作个个小剑仙,有的踏云有的捧经,围着断剑打转,"是这华山的山神在跟咱们搭话,他说'你们带的江湖气与真经味,让云雾都长出了慧根'。"他突然从石缝里摸出个酒葫芦,葫芦上刻着"华山"二字,还沾着点恒山的松针,"是令狐冲那小子藏的,你闻这味,混着酒香与云气,比瑶池的玉液还醒神。"他把葫芦往经卷上一放,酒气透过纸页,竟在栈道上显出华山的剑派与灵山的佛刹在云雾里并现,金箍棒的金光与长剑的银光在虚影里织成个圆。

八戒趴在思过崖的石室里,九齿钉耙斜倚着燃着松脂的火盆,盆底的炭灰混着通天河的贝壳。"刚从山民那讨来的烤野兔,"他往嘴里撕着块带骨的,"里面掺了灵山的桂皮,香得正好——老猪特意让猎户加了点黑木崖的野椒,辣里带点麻,像极了咱们跟剑宗打交道的滋味!"他突然指着崖外的云海,"你们看那云浪涌的,像不像血影教的毒雾?被老孙的金箍棒一搅,全成了滋养崖柏的好雨!"话音未落,石桌上的酒坛突然倾倒,酒液在石面画出八戒用钉耙护住剑宗弟子的图景,旁边令狐冲正挥剑格挡气宗的掌风,两人的影子被蓝红相间的混天绫连在一处,在酒痕里轻轻起伏。

沙僧的月牙铲靠在经幢的基座旁,铲头的沙粒顺着幢身往下漏,在地面堆出个小小的空性图,图上的剑气与禅意、江湖的纷争与西天的空寂在云气里交织,剑客的剑穗与僧人的袈裟竟是同一种丝,气宗的掌印与佛家的手印共用一块石。"这沙图显的是此刻的景象,"他用指尖拨着沙粒,"方证大师与风清扬的法相在此对弈,棋盘是用思过崖的青石做的,棋子是用江湖的剑胆与西天的禅心熔的,说'技有高下,道无分别'。"沙粒突然涌动,空性旁多出个题字的身影,正往剑碑上刻着什么,"是敖丙用冰魄剑刻的'空'字,笔画里凝着火珠,是哪吒用火尖枪点的,倒像是说'冰能锁妄,火能明真'。"

敖丙站在玉女峰的悬索旁,冰魄剑轻贴着索链,剑身上的冰纹与链上的锈迹相吸,竟连成幅长卷,卷上的华山论剑(剑宗气宗之争、五岳剑派并立)正与江湖往事(黑木崖夺权、恒山护教)在云纹里交错。"这索链的铁脉连着灵山的铁索桥,"他指尖点着交错处,"能照见争与空的互生——你看那里,风清扬的'无招胜有招'与《心经》的'诸法空相',在铁纹里融成了同段话。"话音未落,索链突然映出幅图景:前日里,他与哪吒在悬索比试,冰魄剑冻住的云珠与火尖枪烧出的火星在索链上拼出朵昙花,花瓣的纹路,正是此刻混天绫的蓝红两色,被山风一吹,竟化作道流光,绕着华山的主峰转了三圈。

哪吒的风火轮在思过崖的空地上转了个圈,火星落在剑碑的苔藓上,竟烧出串小小的火莲,莲心的光与日光相融,在崖壁上投下晃动的光斑,像是无数只眼睛在凝视这云山里的顿悟。"小爷在石室的暗格里看见个怪剑匣!"他火尖枪往石壁一指,枪影里浮出个紫檀匣,匣内的剑谱间夹着本《血影教心法》,"这剑匣的锁是用心法的羊皮纸做的,钥匙竟是颗菩提子,倒像是说'邪心能炼剑心,妄念可作镜鉴'!"他突然跳过去打开匣子,里面的剑谱上竟有令狐冲的批注,说"血影教的'噬心功',正可用《易筋经》化解,如剑招破掌法",与悟空的眉批"老孙看这心法,倒像白骨精的障眼法,一棒便破"相映成趣。

正说着,华山的山口传来阵剑鸣声,混着剑穗的轻响,竟是《笑傲江湖曲》的变调。悟空往山口望去,只见令狐冲与任盈盈踏着云气而来,身后跟着田伯光与仪琳,令狐冲的长剑斜挎在肩,剑穗的蓝红两色在云里若隐若现,田伯光手里还提着个布包,里面飘出墨香。"是来送剑谱的!"他笑着掣出金箍棒,棒尖往空中一挑,将片飘落的云絮挑在棒尖,絮上的纹路竟与混天绫的经纬相合,引得剑客纷纷侧目。

令狐冲走到栈道时故意松了剑鞘,剑身与石栏相击的脆响里,藏着《清心普善咒》的音符。"圣僧,"他往石上放下布包,剑穗扫过经卷的边缘,"风清扬前辈说'思过崖最是能显剑禅合一,江湖的纷争与西天的空性,原是一枚硬币的两面',让俺们来看看,真经如何度化这剑林戾气。"

任盈盈打开布包,里面的剑谱用蓝红混天绫裹着,绫子上绣的剑招,与包底的《金刚经》残页缠成个结,"这是用通天河的水研的墨抄的,每招每式都藏着'应无所住'的道理。"她往唐僧的经卷上放了张剑谱,墨迹与经文的笔意相契,竟在石上显出"剑禅一如"四字,"你看这剑谱,生在江湖的杀场,却能载着西天的空与禅林的静。"

唐僧望着剑谱上的剑痕,突然道:"这剑痕里,藏着两个世界的顿悟。"他翻开经卷,混天绫缠着的菩提子落在剑谱上,子上的刻痕与剑招的轨迹相契,竟在石上显出"烦恼即菩提"六字,"《心经》说'照见五蕴皆空',正如令狐冲说'无招胜有招',原是说真经不必避剑影,江湖不必惧空寂,正如这华山,剑穗与念珠共处,经声与剑鸣同流。"

突然,思过崖的深处传来阵掌风,原来是血影教的余孽混在剑宗弟子里,正用气宗的"紫霞功"催动毒掌。"护住剑碑!"敖丙的冰魄剑突然出鞘,剑光在云气里织成冰网,毒掌拍在网上全化作白雾,"是血影教的'蚀骨掌',掌风里掺了黑木崖的瘴气!"

哪吒的风火轮顿时化作两道红光,将刺客卷在轮影里,"小爷早看这些家伙不对劲,剑穗上沾着血影门的蝙蝠毛!"他火尖枪往刺客心口一点,枪尖的火星烧出"痴"字,与刺客衣襟里露出的《血影秘令》上的字一般无二。

悟空的金箍棒往石上一拄,崖石震起的云尘里,竟显出刺客前世是被灭门的剑派传人,"你们本是求剑之人,何必借邪功复仇?"他棒尖的金光往刺客眉心一点,"看看你们的本心!"

刺客们突然捂着头惨叫,眼前浮出被血影教利用的景象,"是......是教主!是他说气宗灭了俺们门派,骗俺们练毒功报仇!"领头的刺客突然往唐僧面前一跪,"长老若能为俺们辨明是非,俺们愿将血影教的阴谋悉数奉上!"

令狐冲长剑往空中一挑,剑光在思过崖的石壁上写下"放下"二字,"这些阴谋,正好与风清扬前辈记下的剑宗秘辛相合——今日便让华山的云,吹散这江湖的迷雾!"

石室的烤野兔香越来越浓,山民往八戒手里塞了块,"长老尝尝,这是用灵山的香料腌的,俺们听了《西游笑傲录》的话本,非要加这味,说'佛与侠都爱吃,山神也该尝尝'。"

八戒接过来就往嘴里塞,油汁滴在经卷上,竟晕出个"禅"字,"比高老庄的腊肉多了些空灵感!"他突然指着剑客的剑穗,"你们看那剑穗的结,像不像血影教的毒咒?被佛经一镇,全成了护心的法器!"

众人望去,果然见每个剑器都有玄机:剑客的剑鞘里藏着经卷,练剑的石上刻着佛号,最显眼的是沙僧用沙粒堆的"剑禅合一"四个字,笔画里掺着剑穗与经幢的碎石,被山风刮得愈发鲜明。田伯光见状,突然道:"俺以前总觉得江湖就是快意恩仇,如今才明白,能放下执念不复仇,比杀尽仇人更有侠气,就像这华山,剑宗与气宗能同练一剑,和尚与剑客能共守一崖。"

日头渐渐升高,华山的云雾渐渐散开,有剑客捧着剑谱找唐僧请教禅理,有僧侣拿着经卷让令狐冲批注剑招,有樵夫带着孩童来求混天绫的流苏(说能避瘴气),有道士来抄加了剑理的真经,连思过崖的断剑都被缠上蓝红相间的混天绫,剑柄上刻着"无住"二字,风吹过时能传出《清心普善咒》的余韵。悟空与令狐冲趴在栈道的栏杆上比试剑招,金箍棒化作长剑的模样,与令狐冲的剑在云气里相击,火花溅在经卷上,烧出的小洞连成串"空"字;八戒在旁偷喝山酒,酒液洒在石上,竟引来群山蚁,蚁群在石面爬成个"和"字;沙僧在整理沙图,空性的边缘又长出新的脉络,通向更远的峰峦;敖丙与哪吒在悬索上用冰魄剑和火尖枪刻云,冰绘的"剑"字与火绘的"禅"字在云团里慢慢相融,化作个"心"字。

唐僧望着石上交错的经卷与剑谱,混天绫的流苏扫过两物的边缘,竟在云影里拼出句偈语:"江湖云锁经卷峰,经卷峰开江湖云。"他提起凿子,在剑碑的空白处刻下第一笔,石屑里顿时涌出无数张面孔:有剑客的、有僧人的、有樵夫的、有刺客的,所有面孔都在合十,仿佛在说,有些纷争原是执念,有些空寂藏着锋芒。

"走吧,"他放下凿子,日光透过云隙照在经卷上,混天绫的蓝红两色在光里轻轻飘动,"去看看华山的论剑台,看看咱们的故事,在这最险的地方长成了什么模样。"

队伍走向论剑台时,剑客的剑鸣声与剑穗的轻响、经声的吟诵与山风的呼啸混在一起,像首没有胜负的歌。令狐冲与任盈盈捧着剑谱跟在后面,绫子上的剑招在日光里泛着光;剑客们站在山口相送,手里的剑谱与经卷并排捧着;连崖边打坐的老僧都站起身,往八戒手里塞了颗野果,说"带着这山间的禅,去跟佛祖说说剑的好"。

论剑台的香炉已经燃起,祭剑的祝文里夹着《西游笑傲录》的话本,祝祷的剑客念到"剑心通明"时,特意加重了语气,说"此剑需以佛心为鞘,禅意为锋,方得大道"。祭台上的供品里,有灵山的菩提果,有恒山的灵芝,有通天河的卵石,有黑木崖的野蜜,最中间摆着本用混天绫裹着的真经,绫子的蓝红两色与论剑台的剑痕缠成个同心结。

悟空突然跳上论剑台,金箍棒往香炉里一搅,香灰在日光里刻下"江湖云锁经卷峰"七个字,字痕里渗出墨香与檀香,引得剑客们连连称善。"你们看这香云!"他指着空中的蓝红光晕,"这不是梦,是真!江湖的云永远锁着真经的峰,真经的峰永远开着江湖的云,就像这华山,剑客与和尚论剑,经卷与剑谱同辉!"

令狐冲在台下挥剑相和,剑光与棒影在香云里织成屏障,任盈盈的箫声、唐僧的经声、八戒的笑骂、沙僧的低语、敖丙的冰吟、哪吒的火啸都裹在里面,化作场无声的雨,落在每个人的心上。雨丝里,有人看见自己的剑鞘沾了经卷的墨,有人发现自己的念珠缠了剑穗的线,有人摸着祝文上蓝红相间的"心"字,突然懂得有些险峻是为了显露天性,有些空寂是为了容纳纷争。

黄昏时,华山的余晖与论剑台的香云连成片,像条铺在峰峦上的金河。令狐冲往唐僧手里塞了块剑形玉佩,上面刻着"无碍"二字,与经卷上的"自在"相契;任盈盈将混天绫的流苏系在论剑台的古松上,说"让这带子永远系着华山的云,记着咱们今日的话";仪琳给每个剑客发了片云纹石,说"石上有江湖,也有西天,揣着它,练剑时能想起慈悲"。

队伍离开华山时,暮色正漫过玉女峰的崖壁,混天绫的蓝红两色在暮色里若隐若现,像条永远不断的线索。悟空回头望了眼渐远的论剑台,金箍棒上的光与令狐冲剑上的光还在暮色里相触,他笑了笑,转身走进云海里,"走了,江湖的云还在锁,真经的峰还在开,咱们的路,还长着呢。"

八戒嘴里还叼着半颗野果,含糊不清地说:"明天去嵩山,老猪要让那里的和尚见识见识,什么叫带着剑胆的佛法,什么叫沾着禅心的武功!"

沙僧的沙粒在云路上铺成条路,沙上印着经文字、剑穗纹、剑碑影、江湖云,渐渐往远方延伸,像是在说只要有迷雾,就有穿透它的慧剑,只要有纷争,就有包容它的空性。

敖丙与哪吒并肩走着,冰魄剑与火尖枪的影子在云地里融成团,蓝红两色的光晕里,浮出无数个小世界,每个世界里,都有佛与侠共论剑,有经与剑同锁峰。

唐僧走在最后,经卷与玉佩并在臂弯,混天绫的流苏扫过华山的云尘,激起的云影里,浮出幅流动的画:江湖的云永远锁着真经的峰,真经的峰永远开着江湖的云,蓝红相间的混天绫在云声与经声里轻轻飘动,像个永恒的证明,证明着有些情谊能穿透恩怨,有些信仰能融合剑禅,而那段从误入江湖到共传真经的旅程永远活在华山的云雾里、论剑台的剑痕里、每个人的心坎里——因为江湖的云永远在锁,真经的峰永远在开,而那颗既属于江湖也属于西天的心,永远在途中,永远向着更通透的天地。

行至半山腰,云雾突然散开条通路,露出山脚下的村落。炊烟在暮色里与云气交织,像条白色的经幡在风中舒展。村口的老槐树上,挂着串蓝红相间的混天绫,是仪琳 earlier 留下的,风一吹,绫子扫过树干,竟在树皮上刻下"剑在心中"四个字,笔画里渗着松脂与墨香。

"你们看那树下的孩童。"唐僧指着槐树下的身影,几个孩子正用树枝在地上画剑,画着画着就变成了经卷的模样,"是这华山的灵气在教他们,剑与经原是同根生,就像这炊烟与云气,看着不同,原是同一种气。"

悟空突然纵身跳上老槐树,金箍棒往空中一抡,棒影劈开的云气里,现出风清扬与达摩祖师的虚影,两人在云海里比剑,风清扬的剑招里藏着《心经》的"空",达摩的掌法里裹着《独孤九剑》的"破",最后双掌相击,云气炸开,化作场带着剑穗香与经卷墨的雨,落在孩子们的画上——那些树枝画的剑与经,顿时活了过来,在暮色里闪着微光。

"是老祖宗在跟咱们说,"悟空从树上摘下片沾着雨珠的叶子,"他们当年论剑,论的不是输赢,是'如何用剑护持众生,如何用经包容江湖'。"他把叶子往八戒嘴里一塞,"尝尝这味,有剑气的锐,有经卷的厚,比你那野果有嚼头。"

八戒嚼着叶子,突然指着村口的酒旗,旗上写着"醉剑禅"三个字,笔画是用剑尖刻的,墨是用经卷的残页调的,"这旗子是令狐冲那小子题的,你看这'醉'字的点,是滴酒,'剑'字的竖,是柄剑,'禅'字的捺,是串念珠,合在一块儿,就是'醉里有禅,剑中有佛'。"

酒肆的掌柜听见动静,掀帘出来时手里捧着坛酒,酒坛上缠着混天绫,"长老们要不要进来喝碗?这酒是用华山的云、恒山的雪、灵山的露酿的,方证大师说,喝了能'剑胆不偏,禅心不滞'。"

沙僧往酒坛里撒了把金沙,沙粒在酒里沉成个"和"字,"这酒该叫'江湖经',喝下去,能看见自己的剑鞘里藏着经卷,经卷里躺着剑穗。"

正说着,远处传来令狐冲的箫声,《笑傲江湖曲》的调子裹着《清心普善咒》的余韵,在暮色里飘得很远。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令狐冲与任盈盈站在山头,正往这边挥手,他们身后的论剑台,已被暮色染成金红色,混天绫的蓝红两色在台上飘着,像条连接天地的带子。

"他们在跟咱们说'后会有期'。"唐僧望着那抹蓝红,"但江湖与西天本就没有分别,所谓后会,不过是'此刻的情谊,在别处继续生长'。"他翻开经卷,最后一页空白处,不知何时多了行字,是用剑尖刻的,墨是云气凝的:"华山云锁峰,峰开云自散;江湖经卷里,你我共翻篇。"

队伍走出村口时,孩子们举着树枝画的剑与经追了上来,往沙僧的沙堆里塞了些石子,说"这些石头里有剑影,带着它们,路上不孤单"。沙僧把石子往沙里一混,沙堆顿时显出条通往嵩山的路,路上的石子都在发光,有的像剑,有的像经。

"走了,"唐僧把经卷往臂弯里紧了紧,混天绫的流苏扫过石子路,激起的微光里,能看见华山的云、恒山的雪、灵山的光在里面流转,"嵩山的钟声在等咱们,那里的经卷上,该添些剑胆的锋芒了。"

悟空金箍棒往地上一顿,棒影在暮色里拖得很长,"怕什么,咱们的棒能劈开云雾,咱们的经能包容江湖,走到哪,哪就是'剑禅一如'的道场。"

八戒突然想起什么,往怀里摸了摸,摸出块被体温焐热的野果核,核上刻着个"融"字,是他刚才啃野果时无意间发现的,"你们看这核,原是颗果,被啃了,成了核,却藏着'融'字,像极了咱们这一路——被江湖啃过,被真经磨过,最后剩下的,是颗能融剑与经的心。"

他把果核往路边的土里一埋,敖丙用冰魄剑往土上一点,寒气凝成层薄冰,哪吒用火尖枪往冰上一点,火星烧出个小洞,"让它在这儿长棵树,"敖丙道,"根扎在江湖的土里,叶伸向真经的云里,开花时,花瓣一半是剑穗,一半是念珠。"

队伍渐渐走远,那埋着果核的地方,竟真的冒出点绿芽,在暮色里轻轻晃动。华山的云雾重新合拢,像件柔软的袈裟,盖住了论剑台的剑痕,盖住了思过崖的经幢,却盖不住那抹蓝红相间的光——混天绫的流苏,正从云缝里垂下来,轻轻拂过那株新芽,像是在说:

有些故事,不必记在纸上,只要长在土里,就会年年发芽;有些道理,不必刻在石上,只要融在心里,就会处处开花。而江湖与真经,剑与佛,从来都不是两条路,是同一条路上的左右脚,一步是剑穗扫过江湖的风,一步是念珠蹭过经卷的暖,一直走到天地尽头,那里的云雾里,永远有柄剑在护持经卷,永远有卷经在包容剑影。

上一章 第341章:江湖雪覆经卷台 西游笑傲录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343章:江湖霜染经卷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