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男频同人小说 > 西游笑傲录
本书标签: 男频同人  佛道争灵珠劫江湖证禅 

第345章:江湖月浸经卷泉

西游笑傲录

第345章:江湖月浸经卷泉

恒山的月总带着些禅韵与侠骨交织的清辉。当立春的月色漫过悬空寺的飞檐,整座山峦便像浸在琼浆里,尼僧的念珠撞玉声与经卷的翻动相和,时而聚成《笑傲江湖曲》的清越调子,时而散作《大悲咒》的悲悯吟诵。最幽静的"甘露泉"边,恒山派的素幡与少林派的铜铃在月光里相和,蓝红相间的混天绫缠着块望月石,石上的水洼里浮着片剑穗,穗子的影子落在泉底,摇出的涟漪里,能看见黑木崖的夜火在月华中熄灭,灵山的佛光在泉眼里涌动,连汲水的尼僧,都带着三分侠气七分佛相,往泉边投石时,石子落水的轨迹,竟与《易筋经》的调息法门暗合。

唐僧站在悬空寺的回廊上,指尖拂过经卷上"大慈大悲"四字,笔锋的温润处藏着令狐冲剑穗的轻柔,墨色的清透里裹着恒山的月气。"这泉声里,竟有剑穗拂石与念珠落泉的交响。"他望着月下练剑的仪琳,剑光劈开的月华在半空拼出个个"善"字,"是定闲师太说的'慈悲即侠义,泉声与经声原是一体',所以这山的风总带着三分柔慈,吹得经卷边角微微舒展时,能看见'普度'二字的笔意里藏着'守护'的锋芒,像盏在月光里亮着的莲灯。"

"师父你看这泉影。"悟空正蹲在望月石旁,金箍棒往泉水里一点,水珠在月光中化作个个小尼僧,有的持剑有的捧经,围着泉眼打转,"是这恒山的山神在跟咱们搭话,他说'你们带的江湖气与真经味,让泉水都长出了慧根'。"他突然从石缝里摸出个木鱼,鱼身上刻着"恒山"二字,还沾着点甘露泉的青苔,"是定闲师太留下的,你闻这味,混着松露与泉香,比灵山的醍醐还醒神。"他把木鱼往经卷上一放,木声透过纸页,竟在回廊上显出恒山的寺宇与黑木崖的魔宫在月色里并现,金箍棒的金光与长剑的银光在虚影里织成道水网。

八戒趴在甘露泉的石栏上,九齿钉耙斜倚着盛满素茶的石桌,桌角的茶渍混着通天河的贝壳。"刚从斋堂讨来的素面,"他往嘴里挑着根面条,"里面掺了灵山的香菇,鲜得正好——老猪特意让厨僧加了点恒山的花椒,麻里带点清,像极了咱们跟尼僧打交道的滋味!"他突然指着泉中的月影,"你们看那月亮碎的,像不像血影教的邪光?被老孙的金箍棒一搅,全成了供佛的玉液!"话音未落,桌上的茶碗突然倾倒,茶水在石面画出八戒用钉耙护住尼僧的图景,旁边令狐冲正挥剑格挡山匪的刀,两人的影子被蓝红相间的混天绫连在一处,在茶痕里轻轻起伏。

沙僧的月牙铲靠在观音堂的门槛旁,铲头的沙粒顺着门轴往下漏,在地面堆出个小小的慈航图,图上的恒山剑法与佛家慈悲在月光里交织,尼僧的剑鞘与僧人的钵盂竟是同一种瓷,侠客的剑与菩萨的柳枝共用一块玉。"这沙图显的是此刻的景象,"他用指尖拨着沙粒,"定闲师太与观音菩萨的法相在此对坐,蒲团是用恒山的棉絮做的,茶汤混着江湖的露与西天的泉,说'护有千般,慈悲则一'。"沙粒突然涌动,慈航旁多出个题字的身影,正往石壁上刻着什么,"是敖丙用冰魄剑刻的'慈'字,笔画里凝着火珠,是哪吒用火尖枪点的,倒像是说'冰能镇妄心,火能暖慈怀'。"

敖丙站在演武场的青石旁,冰魄剑轻贴着石面,剑身上的冰纹与石上的剑痕相吸,竟连成幅长卷,卷上的恒山护寺(尼僧练剑、山门值守)正与江湖往事(令狐冲护派、正邪合流)在月纹里交错。"这青石的石脉连着灵山的玉池,"他指尖点着交错处,"能照见护与慈的互生——你看那里,定闲师太的'恒山剑法'与《大悲咒》的'救苦救难',在石纹里融成了同段话。"话音未落,石面突然映出幅图景:前日里,他与哪吒在演武场比试,冰魄剑冻住的月光与火尖枪烧出的火星在石上拼出朵白莲,花瓣的纹路,正是此刻混天绫的蓝红两色,被山风一吹,竟化作道流光,绕着悬空寺的钟楼转了三圈。

哪吒的风火轮在演武场的空地上转了个圈,火星落在带露的草叶上,竟烧出串小小的火莲,莲心的光与月光相融,在石壁上投下晃动的光斑,像是无数只眼睛在凝视这清夜里的守护。"小爷在观音堂的暗格里看见个怪剑谱!"他火尖枪往供桌一指,枪影里浮出个木匣,匣内的《恒山剑法》旁夹着本《血影教破寺图》,"这木匣的锁是用破寺图的绢布做的,钥匙竟是串观音像的念珠,倒像是说'邪图可作戒,念珠能护寺'!"他突然跳过去打开木匣,里面的剑谱上竟有定闲师太的批注,说"血影教的'裂石掌',需以'恒山绵掌'化解,正如恶念需以慈悲消融",与悟空的眉批"老孙看这地图,倒像水帘洞的机关,破起来容易"相映成趣。

正说着,悬空寺的山门传来阵钟鸣,混着剑穗的轻响,竟是《笑傲江湖曲》的梵音版。悟空往山门望去,只见令狐冲与任盈盈踏着月光进来,身后跟着田伯光与仪琳,令狐冲披着件僧衣,剑穗从袖中露出半截蓝红两色,田伯光手里还提着个食盒,里面飘出斋饭的香气。"是来赴法会的!"他笑着掣出金箍棒,棒尖往空中一挑,将片带露的松针挑在棒尖,针上的纹路竟与混天绫的经纬相合,引得尼僧纷纷侧目。

令狐冲走进观音堂时故意轻叩木鱼,木声与经卷的翻动相和,在月光里织成《清心普善咒》的调子。"圣僧,"他往供桌上放下食盒,剑穗扫过观音像的莲座,"定闲师太说'恒山最是能显慈悲侠义,江湖的守护与佛家的悲悯,原是一体两面',让俺们来看看,真经如何与剑法相融。"

任盈盈打开食盒,里面的斋饭用蓝红混天绫垫着,绫子上绣的《大悲咒》经文,与饭香缠成个结,"这是用甘露泉的水煮的,配着恒山的山笋,能宁心神,也能壮筋骨。"她往唐僧的经卷上放了块素糕,糕屑与经文的笔画相契,竟显出"剑护慈航"四字,"你看这糕,做在恒山的斋堂,却能载着江湖的义与西天的慈。"

唐僧望着糕屑上的月光,突然道:"这月光里,藏着两个世界的慈悲。"他翻开经卷,混天绫缠着的念珠落在素糕上,珠上的佛光与糕屑的香气相契,竟在石上显出"侠即菩萨"四字,"《大悲咒》说'观世音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正如令狐冲说'恒山弟子,不能让人欺负',原是说真经不必斥剑法,江湖不必离慈悲,正如这恒山,剑穗与念珠共处,经声与剑鸣同流。"

突然,甘露泉的方向传来阵异动,原来是血影教的余孽混在香客里,正往泉水中投毒。"护住泉水!"敖丙的冰魄剑突然出鞘,剑光在月光里织成冰墙,毒液撞在墙上全化作冰屑,"是血影教的'腐心散',药里掺了黑木崖的瘴气!"

哪吒的风火轮顿时化作两道红光,将刺客卷在轮影里,"小爷早看这些家伙不对劲,香袋里藏着血影门的骷髅灰!"他火尖枪往刺客心口一点,枪尖的火星烧出"毒"字,与刺客衣襟里露出的《血影秘令》上的字一般无二。

悟空的金箍棒往地面一拄,月光震起的露珠里,竟显出刺客前世是被遗弃的孤儿,"你们本是可怜之人,何必滥伤无辜?"他棒尖的金光往刺客眉心一点,"看看你们的本心!"

刺客们突然捂着头惨叫,眼前浮出被血影教欺骗的景象,"是......是教主!是他说恒山藏着宝藏,骗俺们来投毒!"领头的刺客突然往唐僧面前一跪,"长老若能为俺们指条明路,俺们愿将血影教的余党悉数供出!"

令狐冲长剑往空中一挑,剑光在泉边的石壁上写下"回头"二字,"迷途知返即是善,这些罪证,正好与定闲师太收集的魔教罪证相合——今日便让恒山的月,洗净这江湖的戾气!"

斋堂的素糕香越来越浓,厨僧往八戒手里塞了盘,"长老尝尝,这是用灵山的米粉做的,俺们听了《西游笑傲录》的话本,非要加这味,说'佛与侠都爱吃素,也都护着众生'。"

八戒接过来就往嘴里塞,糕渣掉在经卷上,竟堆出个"慈"字,"比天庭的仙糕多了些清净味!"他突然指着尼僧的剑鞘,"你们看那剑鞘的花纹,像不像血影教的毒咒?被念珠一镇,全成了护佛的法器!"

众人望去,果然见每个法器都有玄机:尼僧的戒刀上刻着佛经,练剑的木桩上缠着经幡,最显眼的是沙僧用沙粒堆的"剑慈一体"四个字,笔画里掺着剑穗与念珠的碎屑,被山风刮得愈发鲜明。田伯光见状,突然道:"俺以前总觉得尼姑练剑不像样,如今才明白,她们挥剑时的狠劲,与念经时的柔慈,原是同颗心,就像这恒山的月,既能照见剑影,也能映出佛心。"

月色渐渐升高,恒山的雾气渐渐消散,有尼僧捧着剑谱找唐僧请教禅理,有香客拿着经卷让令狐冲批注剑法,有山民带着孩童来求混天绫的流苏(说能避灾祸),有道士来抄加了剑法注解的真经,连悬空寺的铜钟都被裹上蓝红相间的混天绫,敲响时能传出《大悲咒》的调子。悟空与令狐冲趴在回廊的栏杆上比试剑法,金箍棒化作长剑的模样,与令狐冲的剑在月光里相击,剑气撞在经卷上,震出的字连成串"慈"字;八戒在旁偷喝素茶,茶水洒在石上,竟引来群萤火虫,虫群在石面拼出个"和"字;沙僧在整理沙图,慈航的边缘又长出新的脉络,通向更远的峰峦;敖丙与哪吒在演武场用冰魄剑和火尖枪刻月,冰绘的"剑"字与火绘的"慈"字在月光里慢慢相融,化作个"人"字。

唐僧望着石上交错的经卷与剑谱,混天绫的流苏扫过两物的边缘,竟在月痕里拼出句偈语:"江湖月浸经卷泉,经卷泉映江湖月。"他提起笔,在空白的剑谱上写下第一笔,墨痕里顿时涌出无数张面孔:有尼僧的、有侠客的、有香客的、有刺客的,所有面孔都在合十,仿佛在说,有些剑法原是慈悲,有些经卷藏着锋芒。

"走吧,"他放下笔,月光透过飞檐的缝隙照在经卷上,混天绫的蓝红两色在光里轻轻飘动,"去看看恒山的大雄宝殿,看看咱们的故事,在这最慈的地方长成了什么模样。"

队伍走向大雄宝殿时,尼僧的剑鸣与剑穗的轻响、经声的吟诵与钟磬的轰鸣混在一起,像首没有杀伐的歌。令狐冲与任盈盈捧着剑谱跟在后面,绫子上的剑招在月光里泛着光;尼僧们站在甬道相送,手里的经卷与剑谱并排捧着;连汲水的小尼都蹦蹦跳跳跟了几步,往八戒手里塞了颗野果,说"带着这山里的甜,去跟佛祖说说剑的好"。

大雄宝殿的香火已经燃起,礼佛的祝文里夹着《西游笑傲录》的话本,主持的师太念到"慈悲护生"时,特意加重了语气,说"此剑非杀剑,是护剑;此经非空经,是行经"。供桌上的祭品里,有灵山的菩提子,有恒山的灵芝,有通天河的卵石,有黑木崖的野蜜,最中间摆着本用混天绫裹着的真经,绫子的蓝红两色与佛像的袈裟缠成个同心结。

悟空突然跳上供桌,金箍棒往香炉里一搅,香灰在月光里刻下"江湖月浸经卷泉"七个字,字痕里渗出墨香与檀香,引得众尼连连称善。"你们看这香火!"他指着空中的蓝红光晕,"这不是梦,是真!江湖的月永远浸着真经的泉,真经的泉永远映着江湖的月,就像这恒山,侠客与尼僧同护佛,经卷与剑谱共慈悲!"

令狐冲在殿下挥剑相和,剑光与棒影在香火里织成屏障,任盈盈的箫声、唐僧的经声、八戒的笑骂、沙僧的低语、敖丙的冰吟、哪吒的火啸都裹在里面,化作场无声的雨,落在每个人的心上。雨丝里,有人看见自己的剑鞘沾了经卷的墨,有人发现自己的念珠缠了剑穗的线,有人摸着祝文上蓝红相间的"护"字,突然懂得有些温柔是为了守护柔弱,有些锋芒是为了包容慈悲。

黎明时,恒山的晨光与大雄宝殿的佛光连成片,像条铺在殿宇上的金河。令狐冲往唐僧手里塞了串月光石,上面刻着"同护"二字,与经卷上的"大悲"相契;任盈盈将混天绫的流苏系在大雄宝殿的柱子上,说"让这带子永远系着恒山的月,记着咱们今日的话";仪琳给每个尼僧发了片甘露泉的荷叶,说"叶上有江湖,也有西天,揣着它,练剑时能想起慈悲"。

队伍离开恒山时,晨雾正漫过悬空寺的飞檐,混天绫的蓝红两色在雾里若隐若现,像条永远不断的线索。悟空回头望了眼渐远的大雄宝殿,金箍棒上的光与令狐冲剑上的光还在雾里相触,他笑了笑,转身走进山道,"走了,江湖的月还在浸,真经的泉还在映,咱们的路,还长着呢。"

八戒嘴里还叼着半颗野果,含糊不清地说:"明天去江南,老猪要让那里的才子见识见识,什么叫带着侠气的禅心,什么叫沾着佛性的诗情!"

沙僧的沙粒在山道上铺成条路,沙上印着经文字、剑穗纹、月光影、江湖月,渐渐往远方延伸,像是在说只要有月光,就有映照它的清泉,只要有戾气,就有化解它的慈悲。

敖丙与哪吒并肩走着,冰魄剑与火尖枪的影子在地上融成团,蓝红两色的光晕里,浮出无数个小世界,每个世界里,都有佛与侠共慈悲,有经与剑同护生。

唐僧走在最后,经卷与月光石串并在臂弯,混天绫的流苏扫过恒山的月痕,激起的月影里,浮出幅流动的画:江湖的月永远浸着真经的泉,真经的泉永远映着江湖的月,蓝红相间的混天绫在月声与经声里轻轻飘动,像个永恒的证明,证明着有些情谊能穿透性别,有些信仰能融合剑佛,而那段从误入江湖到共传真经的旅程,永远活在恒山的月光里、大雄宝殿的钟声里、每个人的心坎里——因为江湖的月永远在浸,真经的泉永远在映,而那颗既属于江湖也属于西天的心,永远在途中,永远向着更慈悲的人间。

上一章 第344章:江湖焰照经卷灯 西游笑傲录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346章:江湖风拂经卷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