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8章 移苗定植,扎根悟禅
归源境的育秧棚里,幼苗已长到半尺高,嫩绿的叶片在阳光下舒展,根须从育秧土中悄悄探出——这是移苗定植的好时候。阿婆一早就在田垄旁翻整土地,孙女儿拎着小竹篮跟在后面,篮子里装着用来标记株距的小石子:“阿婆,咱们要把苗移到最好的田里,对不对?”“对,”阿婆把土块捏碎,“这块田最肥,阳光也好,苗移过来能扎稳根,秋天才能结好穗。”
移苗前要先“练苗”,阿佛洛狄忒每天早上把育秧棚的棉布掀开一半,让幼苗慢慢适应外界的温度和风力。“就像孩子学走路,不能一直护在怀里,”她轻轻拂去叶片上的尘土,“得让它们见见风、晒晒太阳,才能长得壮,移苗时才不容易蔫。”赫尔墨斯则每天给幼苗浇少量山泉水,控制水量:“药农说,练苗时少浇水,能让根须更有力,扎进新土时更快适应。”
移苗当天,众人早早集合在育秧棚旁。沙僧教大家怎么起苗:“用小铲子贴着苗根挖,别伤着根须,带点育秧土一起移,像给苗带‘老家的土’,能帮它们更快扎根。”阿瑞斯学得格外认真,小铲子在他手里轻得像羽毛,每株苗都带着完整的土坨,没有断一根根须:“以前挥战锤是‘破’,现在握铲子是‘护’,‘护’比‘破’更需要心思。”
悟空和八戒负责在田垄上挖定植坑,悟空用金箍棒的一端量坑距,每两个坑之间正好一尺远:“坑距要匀,苗才不会挤,都能晒到太阳、吸到肥。”八戒则把坑挖得深浅适中,还在坑底铺了层腐熟的秸秆末:“这是‘底肥’,能给苗补营养,让根扎得更稳。”
孙女儿和邻村的孩子负责递苗,每个孩子手里都捧着几株苗,小心翼翼地递给定植的人:“小心点,别碰掉叶子!”兔子也蹲在田垄旁,偶尔帮着把歪倒的苗扶直,像是在“帮忙”。阿佛洛狄忒则在定植后,用手轻轻把土压实,围着苗根培出小土丘:“土要压实,防止风把苗吹倒,小土丘能存水,帮苗缓过来。”
移到最壮的那株苗时,孙女儿特意把去年留的那粒籽长的苗选出来,种在田垄中间:“这是俺的苗,俺要天天来看它,给它浇水、拔草!”唐僧蹲在旁边,帮她把土压实:“苗要扎根,人也要‘扎根’——在归源境,在日子里,在彼此的陪伴里扎根,才能过得稳、过得暖,这和苗扎根是一个理。”
移苗后,敖丙和哪吒负责浇定根水。敖丙用冰魄剑凝出细水滴,均匀地浇在苗根周围,不冲倒苗、不淹根:“定根水要慢浇,让水慢慢渗进土,带着根须贴紧新土,不能急。”哪吒则踩着风火轮,在田垄旁巡逻,轮影的暖光扫过幼苗,帮它们驱散移苗后的“寒气”:“小爷的火现在是‘暖炉’,帮苗缓过来,比打妖怪还开心!”
可到了下午,几株幼苗的叶片还是有点发蔫。孙女儿着急地蹲在苗旁,眼圈泛红:“苗是不是要死了?”阿婆笑着递给她一块湿布:“别慌,移苗后蔫是正常的,咱们给苗盖层遮阳布,让它们缓缓,明天就好了。”赫淮斯托斯立马去拿棉布,和众人一起在田垄上搭起临时遮阳棚,布面透光却不晒,正好给苗“遮阴缓苗”。
第二天一早,幼苗果然恢复了精神,叶片重新舒展,绿油油的像喝饱了水。孙女儿欢呼着跑向田垄,蹲在自己的苗旁:“芽芽好啦!芽芽好啦!”众人也松了口气,王大叔笑着说:“移苗就像闯小关,闯过去就好了——种地和过日子一样,总会有小坎,一起扛过去,就啥都不怕了。”
缓苗后,众人开始给幼苗除草、松土。沙僧教大家分辨杂草:“这是‘牛筋草’,根扎得深,要连根拔;这是‘马齿苋’,嫩的时候能吃,拔下来还能给兔子当饲料。”孙女儿学着拔草,虽然拔得慢,却把根拔得干干净净,还把拔下来的马齿苋放进竹篮:“给兔子吃,它们肯定喜欢!”
阿瑞斯则负责松土,他用小耙子在苗根周围轻轻扒土,不碰伤根须:“松土能让空气进土里,根呼吸得舒服,长得才快。”他的动作比之前更熟练,耙子走过的地方,土松得均匀,没有伤到一株苗——以前在战场,他的动作是“快、狠、准”,现在却是“慢、轻、稳”,这“变”里藏着的,是对日子的珍惜,对万物的慈悲。
傍晚时,夕阳照在田垄上,幼苗在晚风里轻轻晃,根须已悄悄扎进新土,开始适应这片土地;遮阳棚被拆下来叠好,等着下次用;竹篮里的马齿苋被兔子吃得干干净净,它们蹲在田垄旁,偶尔帮着啃食漏拔的杂草——田垄里的一切,都在“扎根、适应、共生”的节奏里,透着安稳的暖。
众人坐在槐树下,喝着阿婆煮的绿豆汤,聊起移苗的事。阿瑞斯说:“以前觉得‘扎根’是强者的事,只有打赢仗才能‘站稳脚跟’;现在才懂,苗的扎根是‘慢’的,是‘软’的,却比打仗的‘硬’更稳——人也一样,在日子里慢慢扎根,在陪伴里轻轻依靠,才能过得更稳、更暖。”
唐僧拿起经卷,在空白页上写下:“移苗非仅挪位,是助‘扎根’;定植非仅固定,是促‘生长’。练苗见风,是悟‘适应’之理;培土压实,是悟‘稳实’之道;缓苗护弱,是悟‘慈悲’之心——这便是‘扎根禅’,不在急功近利的快,在慢下来的护,在软下来的待,在让每株苗、每个人,都能在属于自己的土地上,扎稳根、长好叶,活出真模样。”
夜深时,阿瑞斯和沙僧轮流守在田垄旁,阿瑞斯披着厚棉衣,听着幼苗在夜里生长的细微声响,觉得比战场的寂静更安心;沙僧提着油灯,轻轻照看着每一株苗,生怕有夜行的小动物来扰——他们守的不只是苗,是归源境的希望,是众人一起盼的丰收,是日子里最真的暖。
第二天一早,孙女儿又跑到田垄旁,惊喜地发现幼苗又长高了一点,叶片也更绿了。她蹲在自己的苗旁,用手轻轻碰了碰叶片,小声说:“芽芽要加油扎根,长得高高的,结满穗子,好不好?”幼苗在风里轻轻晃,像在“答应”她的话。
归源境的春天,在幼苗的扎根里,在众人的守护里,在日子的慢里,慢慢铺展开来。没有惊天动地的事,只有移苗、浇水、除草的寻常;没有高深的佛理,只有在护苗中悟到的“扎根”“适应”“稳实”——这些日常的瞬间,凑在一起,就是最真的“归源”,是最暖的“禅”。
甜汤的香又飘了过来,阿婆喊大家回去喝甜汤,众人笑着往回走,孙女儿拉着阿瑞斯的手,蹦蹦跳跳地说:“阿瑞斯叔叔,等苗结穗的时候,俺们的苗肯定是最壮的!”阿瑞斯笑着点头:“对,只要咱们好好护着,好好等,每株苗都会结满穗子,咱们的日子也会像苗一样,扎稳根、长好叶,越来越甜。”
经卷放在槐树下的石桌上,空白页上的“扎根”二字,在阳光下泛着柔光——这就是归源境的故事,关于幼苗的扎根,关于人的扎根,关于在寻常日子里,慢慢扎稳根、慢慢长好叶、慢慢把日子过暖的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