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3章 春醒犁新,启新悟禅
归源境的初春,田垄上的雪开始消融,黑褐色的土地在暖阳下慢慢显露,泥土里混着去年秸秆发酵的清香——这是春耕的信号。阿婆一早就在粮仓里翻找归源籽,孙女儿蹲在旁边帮忙筛选,把颗粒不饱满的籽挑出来,放在小布包里:“阿婆,这些不好的籽怎么办呀?”“留着喂鸡,”阿婆笑着把饱满的籽装进陶瓮,“好籽要种在田里,才能长出壮苗,就像做事要用心,才能有好结果。”
赫淮斯托斯前几天就把犁修好了,还在犁铧上涂了层防锈的油脂,木柄缠上了新的麻布,握起来又稳又不硌手。“春耕要靠犁,”他扛着犁走出工具屋,对着阿瑞斯笑,“今年你力气大,负责拉犁,俺来扶犁,保证把地翻得又深又匀。”阿瑞斯搓了搓手,眼里满是期待——去年秋收时他还在学割穗,今年竟能参与春耕的核心活儿,比在战场领兵还兴奋。
沙僧则在田垄旁挖排水沟,他拿着铁锹,把沟挖得深浅一致,还特意在沟底铺了层碎石头,防止泥土堵塞:“春天雨水多,排水要通畅,不然苗根会烂,”他擦了擦额头的汗,“就像做人要‘通情理’,心里不堵,日子才能顺。”
悟空和哪吒去后山引水——去年冬天他们就勘察好了路线,开春要把后山的山泉引到田垄旁,修一条新的灌溉渠。悟空用金箍棒在地上划出渠的走向,动作精准得像用尺子量过;哪吒则用风火轮把渠底的冻土烤化,方便后续挖渠:“小爷的火以前是烧妖怪的,现在是帮着引水的,比烧妖怪有用多了!”
赫尔墨斯送信时,特意从邻村药农家借了些新的菜籽和豆种,还带回了药农手写的“春耕注意事项”:“药农说,今年春天可能会有倒春寒,要提前准备些干草,等苗长出来后盖在根部,防止冻害,”他把纸条递给唐僧,“还说咱们的归源籽要是不够,他能帮着从山那边的村子换。”
阿佛洛狄忒则在屋里缝插秧时穿的蓑衣,她用去年秋收后留下的稻草,混着些柔软的麻线,一针一线地缝,蓑衣的边缘还绣了圈小小的归源花。“插秧时会沾泥水,”她把缝好的蓑衣铺在院子里晒,“这蓑衣防水又保暖,大家穿着干活不冷,也不会弄湿衣服。”
播种前一天,众人一起翻地。阿瑞斯拉着犁,赫淮斯托斯扶着犁柄,两人配合得格外默契——阿瑞斯控制力度,让犁铧刚好扎进土里三寸深;赫淮斯托斯调整方向,让犁沟走得笔直。“以前拉战马拉惯了,”阿瑞斯额角冒了汗,却没停下,“现在拉犁,比拉战马还累,却更踏实,因为知道这是在为秋天的丰收出力。”
孙女儿也没闲着,她拿着小铲子,在翻好的土地上挖小坑,准备种向日葵。“去年的向日葵长得可高了,”她一边挖坑一边说,“今年要种在田垄边,既能挡太阳,又能吸引蜜蜂,还能给小鸟留些嫩叶吃。”兔子蹲在她旁边,用鼻子把散落的向日葵籽推到坑里,像是在“帮忙”。
播种当天,天气格外好,暖阳照在田垄上,泥土的香味混着归源籽的清香,让人心里发暖。阿婆教大家怎么播种:“归源籽要埋在土里两指深,每粒籽之间留一尺远,播完后要轻轻踩实,让籽和土贴紧,这样才好发芽。”
唐僧蹲在田里,手里捏着归源籽,轻轻放进坑里,动作虔诚得像在布道:“‘播种’是种下希望,也是种下敬畏——敬畏土地,敬畏自然,敬畏每一粒籽的生命力,”他盖好土,抬头对众人笑,“就像咱们的日子,要用心‘播种’善意和期盼,才能收获温暖和平安。”
播种完,众人一起给土地浇水——敖丙引来的山泉水温温的,顺着灌溉渠流进田垄,慢慢渗进土里,滋润着刚种下的籽。孙女儿提着小水壶,给每一株向日葵籽都浇了点水:“籽籽快喝水,快点发芽,俺等着看你们长高!”
傍晚时,夕阳照在翻好的田垄上,新播的籽在土里安静地沉睡,等着春天的召唤;灌溉渠里的泉水还在轻轻流淌,像在给籽“唱摇篮曲”;众人坐在田埂旁,喝着阿婆煮的玉米粥,聊着今年的春耕计划——阿婆说要在田边种些薄荷,既能驱虫,又能当野菜吃;王大叔说等邻村的地播完种,就来帮着给归源籽盖干草,防倒春寒。
唐僧拿起经卷,在空白页上写下:“春醒非仅雪融,是启新;犁新非仅翻土,是种盼。引水通渠,是悟‘顺势’之理;缝蓑备草,是悟‘周全’之道;播籽敬土,是悟‘敬畏’之心——这便是‘启新禅’,不在辞旧的热闹,在迎新的踏实,在把每一份期待都种进土里,把每一份用心都藏进日子,等着秋天的收获,也享受春天的新生。”
阿瑞斯看着经卷上的字,轻声说:“以前觉得‘启新’是打赢一场新的战争,占领一片新的土地;现在才懂,‘真的启新’是春天播下新的籽,夏天护着新的苗,秋天收获新的粮,是和大家一起,在熟悉的田垄上,种下新的希望,过好新的日子——这‘启新’比战争的‘占领’,更让人安心,更让人幸福。”
夜深时,阿瑞斯和沙僧轮流守在田垄旁。阿瑞斯披着薄棉衣,坐在灌溉渠边,听着泉水流淌的声音,觉得比战场的寂静更安心;沙僧提着油灯,轻轻照看着新播的籽,生怕有夜行的田鼠来偷——他还在田边放了些归源果干,给田鼠留了点吃的,既护了籽,也没伤了生灵,这便是“共生”的真意。
第二天一早,孙女儿第一个跑到田垄,蹲在播种的地方,小声问:“籽籽醒了吗?什么时候能发芽呀?”阳光照在她的小脸上,眼里满是期待,像藏着星星。众人也跟着来到田边,看着黑褐色的土地,仿佛已经看到了夏天绿油油的苗,秋天金灿灿的穗。
归源境的春天,在新播的籽里,在流淌的泉里,在众人的盼里,慢慢铺展开来。没有惊天动地的神迹,只有春耕的踏实、启新的期待、共生的温暖;没有高深的佛理,只有在播种中悟到的“敬畏”“顺势”“周全”——这些日常的瞬间,凑在一起,就是最真的“归源”,是最暖的“禅”。
甜汤的香又飘了过来,阿婆喊大家回去喝甜汤,众人笑着往回走,孙女儿拉着阿瑞斯的手,蹦蹦跳跳地说:“阿瑞斯叔叔,等籽发芽了,咱们要天天来浇水、拔草,让它们长得高高的,好不好?”阿瑞斯笑着点头:“好!咱们一起护着苗,一起等发芽,一起盼着秋天的丰收,把新的日子过得像甜汤一样,暖乎乎、甜丝丝的!”
经卷放在槐树下的石桌上,空白页上的“启新”二字,在阳光下泛着柔光——这就是归源境的故事,关于春天的启新,关于日子的新生,关于在寻常的春耕里,种下希望、藏进用心、悟到真禅,把每一个新的日子,都过成满含期待的“归源”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