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9章 冬闲织暖,守盼悟禅
归源境的冬雪落得绵密,田垄被厚雪盖得严严实实,像铺了层白绒毯,却挡不住屋里的暖意——赫淮斯托斯在工具屋劈好的柴堆得老高,火塘里的火苗“噼啪”响,映得满屋子暖融融的。阿佛洛狄忒坐在火塘旁织布,手里的麻线混着些淡绿色的植物染,织出的布上缀着小小的归源花图案,是给孙女儿做新棉衣用的。
“线要拉匀,针脚才齐,”阿佛洛狄忒教孙女儿穿针,孙女儿的小手捏着绣花针,总也穿不进针孔,急得鼻尖冒汗。阿瑞斯蹲在旁边,笨拙地帮着理线:“别急,俺以前学挥锤也练了好久,织布也得慢慢来。”他把线理得顺顺的,递到孙女儿手里,眼里的温柔比火塘的光还暖——谁能想到,曾经在战场上挥锤如飞的战神,如今会蹲在火塘边帮孩子理棉线。
赫淮斯托斯则在另一角做竹器,他把去年秋收后留下的竹子劈成细条,打磨光滑,编起了竹篮。“冬天编竹器正好,”他手里的竹条翻飞,很快就编出了篮底的花纹,“竹子在冬天更坚韧,编出来的篮不容易变形,明年春耕装秧苗正好用。”阿瑞斯学着编,竹条在他手里总不听使唤,编出的篮底歪歪扭扭,却不肯放弃:“俺再试一次,总能编好的——就像护苗,一次不行就多试几次。”
冬闲的日子里,酿归源果酒成了大事。阿婆把之前泡好的归源果从陶瓮里捞出来,放在竹筛上沥干,孙女儿帮忙把果核挑出来,八戒则负责把果泥装进新的陶瓮,一层果泥一层冰糖,码得整整齐齐。“冰糖要放足,”阿婆边码边说,“酒才甜,像日子一样,要多放些‘甜’,才过得暖。”八戒咽着口水,却没敢偷吃果泥:“俺等过年开封再喝,现在偷吃,酒就不甜了。”
赫尔墨斯冬天也没闲着,每天还是背着布信袋去邻村送信,只是信袋里多了三样东西:阿婆腌的芥菜、阿佛洛狄忒织的小帕子、孙女儿画的小太阳——芥菜给邻村的老人,帕子给孩子们擦手,小太阳贴在信上,让收信人能看到“归源境的暖”。
有次送信时遇到暴雪,山路滑得走不了,赫尔墨斯被困在半山腰的破庙里。他掏出怀里的厚棉衣裹紧,却没忘了把信袋抱在怀里——里面有药农家托他送的治咳嗽的草药,不能受潮。第二天雪小了些,他深一脚浅一脚地把草药送到邻村的李阿婆家里,李阿婆握着他冻得通红的手,眼眶泛红:“孩子,快进屋烤烤火,要是你冻坏了,俺可怎么好!”
赫尔墨斯回来时,鼻子冻得通红,却笑着从信袋里掏出个布偶:“这是李阿婆给孙女儿做的兔子布偶,说冬天能陪她玩。”孙女儿接过布偶,立马跑到火塘边,给布偶缝了件小棉衣,还在棉衣上绣了朵归源花,挂在窗边,像多了个“小伙伴”。
冬闲的午后,众人最爱围在火塘边聊天。唐僧会拿出经卷,给大家读上面记录的归源境故事——从春耕育苗到冬储藏粮,每一段都透着暖。悟空会讲他以前在花果山的日子,说那里的桃子有多甜,八戒听着就咽口水,吵着明年春天要去花果山找桃子,悟空笑着拍他的头:“你先把明年的地翻好,再想桃子的事!”
沙僧则会讲流沙河的往事,说以前总觉得日子过得冷清,直到来了归源境,才知道“热闹”的滋味——不是人多,是心里暖,是有人陪你种地、陪你收粮、陪你守着火塘聊天。孙女儿趴在沙僧腿上,听得眼睛发亮,时不时追问:“沙僧爷爷,流沙河的水冻冰吗?冬天会有兔子吗?”
阿佛洛狄忒织完布,会给大家缝布偶,她缝的布偶有悟空的模样(金箍棒用细竹条做的),有八戒的模样(肚子圆滚滚的),每个都憨态可掬。她把缝好的布偶递给众人,笑着说:“冬天闷,有个布偶陪着,就像大家都在身边一样。”阿瑞斯接过自己模样的布偶,布偶手里握着个小镰刀(不是战锤),他高兴地把布偶放在枕边,说要带着“它”一起守粮仓。
腊月二十三是小年,归源境有祭灶的习俗。阿婆蒸了灶糖,是用归源籽粉和红糖做的,甜得能粘住牙齿。孙女儿拿着灶糖,先给灶王爷的画像上供,再分给每个人一块:“阿婆说,吃了灶糖,灶王爷会上天说好话,明年咱们的庄稼会更好!”八戒吃得最快,嘴里还含着糖就说:“俺明年一定多帮着翻地,让灶王爷多夸夸俺!”
祭完灶,众人一起打扫屋子,把屋顶的灰尘扫干净,把窗户擦得透亮,连粮仓的木栓都擦得锃亮。阿佛洛狄忒用织好的布做窗帘,淡绿色的布上缀着归源花,挂在窗户上,阳光照进来,布上的花纹映在地上,像撒了层碎绿。孙女儿帮着贴窗花,是她自己剪的向日葵和归源苗,歪歪扭扭的,却透着天真:“明年春天,向日葵会长得比窗户还高!”
小年过后,邻村的乡亲们开始互相送年礼。王大叔推着小推车来,车上装着蒸好的年糕和晒干的红枣:“俺们村的年糕,配你们的归源果酥正好!”阿婆赶紧拿出酿好的归源果酒,装了两小坛递给王大叔:“这酒刚酿好,过年喝暖身子,让孩子们也尝尝。”
小远跟着王大叔来,手里拿着个灯笼,是他自己编的竹骨灯笼,外面糊着红纸,上面画着归源境的田垄:“孙女儿,这个灯笼给你,过年提着玩,能照亮路。”孙女儿高兴地接过灯笼,把自己做的归源果干装了满满一袋递给小远:“这个给你,过年吃,比灶糖还甜!”
两个孩子提着灯笼在院子里跑,笑声飘出院子,和着雪地里的脚步声,像首冬天的暖歌。阿瑞斯和王大叔坐在火塘边,聊着明年春耕的计划——王大叔说要教归源境的人种豆子,阿瑞斯说要帮着翻地,两人越聊越起劲,连翻地的顺序都定好了。
唐僧坐在火塘旁,看着眼前的热闹,拿起经卷,在空白页上写下:“冬闲非仅休憩,是织‘暖’;守盼非仅等待,是藏‘心’。织布缝偶,是暖己暖人;送药递食,是惜情惜缘;围炉聊天,是忆暖盼新——这便是‘冬闲禅’:不在无所事事的静,在把日子织成暖,把心意藏进日常,在守着彼此的陪伴,等春天的苗,等夏天的穗,等岁岁年年的甜。”
阿佛洛狄忒看着经卷上的字,轻声说:“以前觉得‘神的幸福’是拥有金玫瑰和银宫殿,现在才懂,‘真的幸福’是火塘边的笑声,是手里的暖布,是邻居送的年糕,是孩子手里的灯笼——这些‘寻常’的暖,比任何神迹都更让人安心,更让人觉得幸福。”
夜深了,雪还在飘,火塘的火苗却没灭,众人还在聊着天。孙女儿趴在阿婆腿上睡着了,手里还攥着半块灶糖;阿瑞斯和赫淮斯托斯在讨论明年春耕的犁要怎么做,说要做得更轻便,让孙女儿也能帮忙扶犁;沙僧和唐僧在整理经卷,把今年的故事都记录下来,说要留给明年的归源境;赫尔墨斯在给信袋里装新的帕子,说明天要给邻村的孩子送过去,让他们过年也有新帕子用。
窗外的雪,落在田垄上、槐树上、粮仓上,却没让归源境变冷——屋里的暖光、火塘的香、众人的笑,把整个归源境裹得暖暖的,像裹了层厚棉絮,藏着春天的希望,藏着日子的甜。
第二天一早,孙女儿是被院子里的扫雪声吵醒的——阿瑞斯和悟空在扫院子里的雪,八戒在堆雪人,雪人的手里拿着赫尔墨斯送的小灯笼,头上戴着阿佛洛狄忒织的小帽子,可爱极了。孙女儿蹦下床,穿上新织的棉衣,跑出去和八戒一起堆雪人,还在雪人的脖子上系了条红围巾,是阿婆织的,暖乎乎的。
归源境的冬天,在织暖的日常里,在守盼的心意里,在邻里的情里,慢慢走向新年——没有惊天动地的故事,只有寻常的陪伴、简单的分享、真诚的期盼,却在这些日常里,藏着最真的“禅”,藏着最暖的“归源”。
就像火塘里的火苗,看似微弱,却能暖透整个屋子;就像手里的灶糖,看似普通,却能甜到心里;就像众人的陪伴,看似寻常,却能让日子变得绵长——这就是归源境的冬闲,织着暖,守着盼,悟着禅,等着春天来时,再一起种粮、一起护苗、一起盼丰收,把日子过得像归源果酒那样,暖乎乎、甜丝丝,生生不息。
甜汤的香又飘了过来,阿婆喊大家回去喝甜汤,甜汤里的归源果干,比往常更甜——因为这甜汤里,藏着冬闲的暖,藏着守盼的真,藏着归源境所有人的“心”。众人围坐在火塘旁,喝着甜汤,聊着明年的计划,笑声飘出屋子,和着雪香,暖了整个归源境的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