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男频同人小说 > 西游笑傲录
本书标签: 男频同人  佛道争灵珠劫江湖证禅 

第640章 冬残备耕,迎春悟禅

西游笑傲录

第640章 冬残备耕,迎春悟禅

归源境的冬末,残雪还沾在槐树枝头,田垄却已透出些微潮气——泥土在暖阳下悄悄解冻,用脚踩上去,能感觉到底下松软的土层,这是备耕的信号。阿婆一早就在粮仓里翻找去年留下的归源籽种,孙女儿蹲在旁边,手里捧着个小木盒,里面装着她去年秋收时特意留的“种子王”——那粒最大最饱满的归源籽,外壳泛着浅褐色的光,像颗小宝石。

“阿婆,这粒籽能当种吗?”孙女儿把种子王举到阿婆面前,眼里满是期待。阿婆接过籽,放在手心掂了掂,又用牙轻轻咬了咬——壳脆仁满,是上等的种籽。“能,”她笑着把籽放回木盒,“咱们把它种在田垄中间,让它当‘苗王’,带领其他苗一起长。”

选种是备耕的头件大事,马虎不得。沙僧搬来大陶盆,里面装着温水,还加了些盐——这是邻村药农教的“选种法”,饱满的籽会沉底,空瘪的籽会浮在水面。“盐要放适量,”他边搅拌边说,“盐多了,好籽也会浮起来;盐少了,空籽沉底,选出来的种就不好。”

孙女儿学着他的样子,把籽一把把放进盆里,眼睛盯着水面:“沉下去的都是好籽,浮起来的要扔掉,对不对?”沙僧点头,捞出浮在水面的空籽,放在另一个盆里:“这些空籽也别浪费,能磨成粉,给兔子当饲料。”兔子蹲在旁边,似乎听懂了,凑过来用鼻子碰了碰空籽,引得孙女儿笑个不停。

选好的籽要晒透,阿佛洛狄忒把籽摊在竹筛上,放在院子里的暖阳下,每天翻三次。“晒到籽壳发脆,用手一捏能听到响声,就可以泡种了,”她教孙女儿翻籽,手指轻轻拨弄,不让籽堆在一起发热,“就像照顾刚睡醒的娃娃,要时不时看看,别让它闷着。”

孙女儿翻籽时格外小心,连筛子边角的籽都没放过。“这些籽都是要种进田里的,”她擦了擦额角的汗,“晒透了才能发芽,不能马虎。”阿瑞斯蹲在旁边,帮着把散落的籽捡回筛子,以前握战锤的手,如今捏起小籽来,竟比握锤时更稳:“以前觉得‘大事’才值得用心,现在才懂,选种、晒籽这些‘小事’,才是秋收的根本——根扎得正,苗才能长好。”

修农具是备耕的第二件大事。赫淮斯托斯在工具屋里摆开了摊子,犁、锄、镰刀、木耙整齐排开,他手里拿着刨子,正在修去年用过的犁——犁铧有些钝了,他用磨刀石慢慢磨;犁柄的木头发裂了,他用新的木片补好,还缠上了浸过桐油的麻绳,防滑又耐用。

“春耕靠犁,”他擦了擦犁铧上的铁屑,“犁要趁手,翻地才匀,苗根才能扎得深。”阿瑞斯凑过来,学着他的样子磨锄头,动作比去年冬天编竹筐时熟练多了:“俺帮你磨锄头,你教俺怎么修木柄,等春耕时,俺也能帮着翻地。”

赫淮斯托斯笑着点头,手把手教他给木柄缠麻绳:“麻绳要缠得密,每一圈都要对齐,不然用的时候会松。”阿瑞斯学得认真,缠好的麻绳整整齐齐,比他以前给战锤缠绷带还仔细:“以前觉得修农具是‘小事’,现在才懂,农具修得好,干活才不费力,这‘小事’里藏着‘巧劲’。”

悟空和八戒则负责清理灌溉渠。去年冬天渠里结了冰,现在冰开始融化,渠底积了不少淤泥和枯草。悟空用金箍棒把枯草挑出来,棒身划过渠底,淤泥被刮得干干净净;八戒则用锄头把渠壁的冻块敲下来,动作虽慢,却没让冻块掉进渠里:“俺以前挖洞只图快,现在清理渠才知道,慢下来才能清干净,不然春天浇水时会堵。”

渠里的冻块不好敲,八戒敲了一会儿就犯了难。敖丙路过,见状便走过来,指尖凝出层薄冰,轻轻敷在冻块上——冻块遇冰反而慢慢松动,八戒一锄头就敲了下来。“冰能让冻块的缝隙变大,”敖丙解释,“硬敲会伤渠壁,用‘软法’反而省事。”哪吒也跑过来,踩着风火轮在渠边转圈,轮影的暖光扫过渠底,把残留的冰水烤干:“小爷的火能帮着烤干渠底,春天浇水时就不会积水啦!”

赫尔墨斯则背着布信袋,往邻村跑了一趟——他要去王大叔家换新的豆种,还要从药农家借些能促进发芽的草药。布信袋里装着阿婆做的归源果酥,是带给邻村孩子的:“冬天快过了,孩子们该馋甜的了,这点酥让他们解解馋。”

王大叔见他来,立马拿出新晒好的豆种:“这是俺们村最好的豆种,种在归源籽旁边,能帮着归源籽固氮,苗长得更壮,”他还塞给赫尔墨斯一把新收的芝麻,“芝麻撒在田边,能驱避小虫子,不用喷药。”药农则给了他一包草药粉:“这是用艾草和薄荷磨的,泡种时加一点,能让芽长得快,还能防地下虫。”

赫尔墨斯回来时,布信袋里装满了“宝贝”——豆种、芝麻、草药粉,还有邻村孩子画的迎春画。他把画递给孙女儿,画上是满田的绿苗和飞舞的蝴蝶:“孩子们说,等春天苗长出来,要来看咱们的‘苗王’。”孙女儿高兴得把画贴在墙上,对着画小声说:“等苗长出来,俺带你们去看,还要给你们摘归源果吃!”

酿春酒是冬末的习俗,为的是迎春时能喝上暖酒,讨个“春满酒甜”的好彩头。阿婆把去年晒好的归源果干放进陶瓮,再加入新煮的糯米,最后倒进适量的山泉水,密封好瓮口:“酿到春分那天开封,酒就甜了,”她拍了拍陶瓮,“到时候请乡亲们来喝春酒,一起盼着苗长得壮。”

孙女儿帮着给陶瓮贴封条,封条上是她写的“春酒”两个字,歪歪扭扭的,却透着天真。“阿婆,春酒能比去年的果酒还甜吗?”她仰着头问。“会更甜,”阿婆笑着刮了刮她的小鼻子,“里面加了咱们的希望,喝着心里暖,自然就甜了。”

备耕的日子里,邻里间的互动更勤了。王大叔推着小推车来送新做的秧盘——是用稻草编的,轻便又透气,正好用来育秧。“俺们村编了不少,给你们送些,”王大叔蹲在田边,教大家怎么用秧盘育秧,“把土装到秧盘里,每格放一粒籽,浇点温水,芽很快就会冒出来。”

小远跟着王大叔来,手里拿着个小竹篮,里面装着刚挖的春笋:“这是俺在后山挖的,给阿婆炒着吃,春天吃笋,身子壮。”孙女儿接过竹篮,立马跑去厨房,给小远拿了块归源果酥:“你吃酥,俺让阿婆炒笋,中午留在这里吃饭!”

两个孩子在院子里玩跳房子,孙女儿用木炭在地上画格子,小远则教她怎么跳才不会踩线。阿瑞斯坐在旁边看着,脸上的笑容比暖阳还暖——以前在奥林匹斯山,他见惯了诸神的争斗,如今看着孩子的笑脸,才知道“和平”不是没有战争,是有这样寻常的热闹,这样踏实的温暖。

唐僧坐在槐树下,看着众人备耕的身影,拿起经卷,在空白页上写下:“冬残非仅待春,是备‘根’;备耕非仅劳作,是守‘盼’。选种晒籽,是择善而从;修犁清渠,是固本培元;邻里赠物,是共生之缘——这便是‘迎春禅’:不在春至的热闹,在春前的准备,在把每一份用心,都种进泥土里,把每一份期待,都藏进日子里,待春风一吹,便生满田绿苗,满院暖。”

傍晚时,夕阳照在田垄上,残雪在阳光下慢慢融化,泥土的潮气混着归源籽的清香,飘满了整个归源境。众人坐在院子里,喝着阿婆煮的归源籽粥,粥里加了小远送的春笋,鲜得让人忍不住多喝两碗。

八戒摸着肚子,笑着说:“明年春天,俺要帮着翻地,帮着育秧,还要帮着护苗,争取让归源籽收得比今年还多!”悟空拍着他的肩:“算俺一个!俺的金箍棒既能翻地,又能挑穗,干啥都行!”

孙女儿趴在阿婆腿上,看着墙上的迎春画,小声说:“阿婆,等春天苗长出来,俺要天天去田垄看,给苗王浇水,给它唱歌,让它长得比俺还高!”阿婆笑着点头:“好,咱们一起去看,一起等苗长,一起盼着秋收,把日子过得像春酒一样,暖乎乎、甜丝丝的。”

夜深了,归源境的灯还亮着。赫淮斯托斯还在工具屋修最后一把锄头,火星溅在他的脸上,映出专注的神情;阿佛洛狄忒在缝育秧时穿的软底鞋,鞋底纳得厚厚的,防止踩在泥里滑倒;沙僧在整理选好的籽种,把“种子王”单独放在小木盒里,摆在粮仓最显眼的位置;赫尔墨斯在给邻村写回信,告诉他们归源境的备耕进展,邀请他们春分来喝春酒。

窗外的残雪还在融化,田垄里的泥土已悄悄蓄满了力量,等着春天来时,长出满田的绿苗。归源境的冬末,在备耕的忙里,在迎春的盼里,在邻里的暖里,慢慢走向春天——没有惊天动地的事,只有寻常的准备、简单的陪伴、真诚的期待,却在这些日常里,藏着最真的“禅”,藏着最暖的“归源”。

第二天一早,孙女儿第一个跑到粮仓,摸了摸装着“种子王”的小木盒,轻声说:“籽籽,再等几天,咱们就能种进田里了,你要长成像阿婆说的那样,当最壮的苗王哦!”阳光照在小木盒上,泛着暖光,像是在“答应”她的期待。

众人也起来了,阿婆煮了锅草药水,给每个人都倒了一碗,预防春寒;悟空和八戒去清理田垄旁的杂草,为育秧做准备;阿瑞斯和赫淮斯托斯则去检查灌溉渠,确保春天浇水时畅通无阻;赫尔墨斯背着布信袋,又要去邻村送信,这次他的信袋里,装着阿婆炒的春笋和晒的归源果干,要送给王大叔和药农,感谢他们的帮忙。

归源境的日子,就在这冬残的备耕里,在迎春的盼里,在众人的忙里,慢慢走向春天——就像选好的籽种,在粮仓里静静等待,等着被种进泥土,长出新的苗;就像众人的心,在日常的陪伴里聚着暖,等着春天来时,一起育苗、一起护田、一起盼丰收,把日子过得像归源籽粥那样,暖乎乎、甜丝丝,岁岁绵长。

上一章 第639章 冬闲织暖,守盼悟禅 西游笑傲录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641章 春分育苗,生暖悟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