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7章 槟榔江畔逢织娘,盏西古镇破锦劫
槟榔江的晨雾还未散尽,江面上浮动着淡青色的水汽,将沿岸的槟榔树晕成朦胧的剪影。取经队伍踏着沾露的土路前行,胡青牛背着药箱走在中间,指尖偶尔拂过路边的草药——这岭南之地的“过江龙”与“七叶莲”都是疗伤良药,他弯腰将几株草药连根挖起,用湿布裹好塞进药篓,转头对林小羽道:“这过江龙的根茎熬汤喝,能驱散湿气,你要是觉得身上沉,回头我给你煮一碗。”
林小羽赶紧点头,手里还攥着从梁河古城带来的画册,沈墨画的《山水长卷》就夹在里面,他时不时翻开看一眼,指尖轻轻拂过画中龙川江的波光,惹得阿牛凑过来打趣:“你这画册都快被你翻烂了,再这么看,小心把画纸磨破。”
“前面有织布声!”孙悟空突然停下脚步,耳朵微微动了动。众人循声望去,只见前方的竹林掩映间,隐约露出几间竹楼,机杼声正从竹楼里断断续续传来,混着槟榔江的流水声,倒有几分清雅的韵律。
走近竹楼,才发现楼前的空地上晒着不少彩色的锦缎,红的似火,绿的如翡翠,阳光洒在上面,泛着流光溢彩。一个身穿靛蓝布衣的女子正蹲在溪边漂洗丝线,她手指纤细,动作轻柔,见到众人,先是一愣,随即站起身,笑着拱手道:“各位施主是路过的吧?我叫阿月,是这盏西古镇的织娘。”
唐僧合十回礼:“贫僧从东土大唐而来,往西天取经,路过此地。听姑娘的机杼声,想必是位技艺高超的织娘。”
阿月脸上露出几分愁绪,叹了口气:“大师谬赞了。我们镇上的织娘,世代靠织锦为生,织出的‘盏西锦’曾远销各地,只是最近……”她话未说完,眼圈先红了,手指紧紧攥着手里的丝线。
“姑娘可是遇到了难事?”敖丙轻声问道,目光落在她泛红的眼眶上。
阿月抹了抹眼泪,领着众人往竹楼里走:“上个月镇上来了个叫罗三的商人,他说要垄断咱们的盏西锦买卖,还规定我们每个月必须交给他二十匹锦缎,每匹只给十文钱——那点钱连买丝线的本钱都不够!要是交不上,他就派人砸我们的织机,还说要把我们卖到外地去。”
“竟有这种事!”林小羽怒声道,“他这不是明抢吗?你们就没去官府告状?”
阿月苦笑:“官府早就被他收买了。前几天张婶去告状,结果反被说成是诬告,关了三天大牢才放出来。现在镇上的织娘都不敢反抗,只能眼睁睁看着他欺负我们。”
孙悟空闻言,金箍棒在手里转了个圈,怒声道:“这罗三也太霸道了!俺们这就去镇上,把他揪出来,还你们一个公道!”
阿月赶紧拉住他:“施主莫急!罗三的手下有很多打手,还有一把能削铁如泥的‘斩锦刀’,之前有织娘想反抗,都被他用刀砍坏了织机,你们可千万不要贸然行事。”
唐僧沉吟片刻:“阿月姑娘说得是,我们得先摸清情况。悟空、哪吒,你们去镇上探查罗三的住处和打手的数量;敖丙、左长老,你们去召集其他织娘,了解更多情况;我和胡青牛、林小羽留在竹楼,帮姑娘修补织机。”
众人分头行动,孙悟空和哪吒借着竹林的掩护,悄悄摸到盏西古镇。镇口的牌坊下站着几个打手,手里拿着棍棒,正盘查进出的百姓,见到织娘模样的人,还会伸手搜查,看是否藏了锦缎。两人绕到镇后,看到一处高墙大院,门口挂着“罗府”的匾额,院里传来喝酒划拳的声音,十几个打手正坐在院子里,手里拿着刀,神色嚣张。
“这罗三倒会享受!”哪吒火尖枪在手里握得更紧,“等咱们摸清情况,定要好好教训他!”
与此同时,敖丙和左冷禅也找到了其他织娘。织娘们大多躲在自家的竹楼里,织机上落满了灰尘,有的织娘甚至把锦缎藏在床底下,生怕被罗三的人发现。一个白发苍苍的老织娘拉着敖丙的手,哽咽道:“大师,你们一定要帮帮我们!要是再这样下去,咱们盏西锦的手艺就快失传了!”
当晚,众人在阿月的竹楼里商议对策。孙悟空将罗府的情况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罗三住在镇东的大院里,手下有三十多个打手,还有一把斩锦刀。他每天晚上都会去镇上的酒楼喝酒,咱们可以趁他不在家,先把他藏起来的锦缎抢回来,再埋伏在酒楼附近,等他回来就动手。”
众人都觉得这个主意好,决定三更时分行动。到了约定时间,孙悟空带着几个织娘,悄悄摸进罗府。府里的打手大多喝醉了酒,躺在地上呼呼大睡,只有两个守在库房门口的打手还醒着。孙悟空用石子打晕他们,打开库房,只见里面堆满了抢来的锦缎,五颜六色的,像一座小山。织娘们见到自己的锦缎,都激动得热泪盈眶,赶紧将锦缎抱出来,装在事先准备好的竹筐里。
另一边,哪吒和敖丙也在酒楼附近埋伏好了。罗三喝得醉醺醺的,带着几个打手从酒楼里出来,嘴里还哼着小曲:“老子有财又有势,盏西锦缎全归我……”
“罗三!你抢了我们的锦缎,还想逍遥快活?”阿月从暗处走出来,指着罗三,怒声喝道。
罗三见到阿月,又看了看周围的众人,顿时清醒了几分,却依旧嘴硬:“你们……你们想干什么?这锦缎都是我的,你们敢抢?”
“你的?”左冷禅拔剑出鞘,剑光闪烁,“这些锦缎都是织娘们一针一线织出来的,你强取豪夺,还有脸说是你的?”
罗三见状,赶紧从腰间拔出斩锦刀,朝着左冷禅砍来:“我看你们是活腻了!今日定要让你们尝尝我斩锦刀的厉害!”
左冷禅早有防备,长剑一挡,“当”的一声,斩锦刀被弹开,罗三的手震得发麻。哪吒趁机上前,火尖枪一挥,缠住罗三的手腕,轻轻一拉,斩锦刀掉在地上。孙悟空纵身跃起,金箍棒朝着罗三的后背打去,罗三惨叫一声,倒在地上,被随后赶来的织娘按住。
打手们见罗三被抓,纷纷举起刀冲上来,却被敖丙和左冷禅拦住。敖丙水龙鞭一甩,缠住一个打手的手腕,轻轻一拉,那打手就摔了个四脚朝天;左冷禅剑光闪烁,几下就将其他打手制服。
众人将罗三带到镇口的牌坊下,织娘们纷纷拿出被抢的锦缎,控诉罗三的恶行。百姓们也围了过来,对着罗三指指点点,有的甚至扔起了石头。罗三吓得浑身发抖,赶紧求饶:“我错了!我再也不敢了!求你们放过我!”
就在这时,之前收了罗三好处的县官也赶来了,他见到眼前的情景,又听了百姓的控诉,知道自己要是再帮罗三,肯定会引起民愤,只好下令将罗三押进大牢,还废除了他垄断锦缎买卖的规定。
织娘们见罗三被抓,都欢呼起来,围着众人连连道谢。老织娘拿出一匹最好的盏西锦,送给唐僧:“大师,这匹锦缎是我们镇上最好的,您带着它,就当是我们的一点心意。”
唐僧接过锦缎,合十道谢:“多谢各位织娘,我们定会好好珍藏。”
当晚,织娘们在镇口的空地上举行了庆功宴,还点燃了火把,跳起了当地的舞蹈。阿月弹起了竹筒琴,琴声悠扬,织娘们跟着琴声唱起了歌,歌声里满是喜悦。八戒吃得满嘴流油,还跟着织娘们学跳舞,笨拙的动作引得众人哈哈大笑。
林小羽靠在胡青牛身边,望着燃烧的火把,轻声道:“胡大哥,原来帮助别人这么开心。看到织娘们的笑容,我心里也暖暖的。”
胡青牛摸了摸他的头,笑道:“是啊,就像这盏西锦,只有用真心和耐心才能织出最美的花纹;帮助别人,也需要用真心和勇气,才能收获真正的快乐。我们西行取经,就是为了将这份真心传递下去,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世间的美好。”
次日一早,众人收拾好行装,准备继续西行。织娘们和百姓们都来送行,还送了不少锦缎和干粮,让他们路上用。阿月拉着林小羽的手,递给他一个小小的锦袋:“这个锦袋是我连夜织的,里面装着平安符,希望能保佑你一路平安。”
林小羽接过锦袋,紧紧握在手里,眼眶红红的:“谢谢阿月姐姐,我会永远珍藏的。”
众人挥手告别,渐渐远去。槟榔江的晨雾依旧在江面上浮动,盏西古镇的竹楼渐渐消失在视线里。路上,阿牛展开织娘们送的锦缎,阳光洒在上面,泛着流光溢彩:“这锦缎真好看,等咱们取到真经,我要把它献给陛下,让大唐的百姓也看看盏西锦的风采。”
唐僧望着前方的路,轻声道:“这西行的路,就像织娘织锦,每一步都要用心,每一针都要坚定。我们遇到的困难,就像织锦时遇到的断丝,只要有耐心,总能找到解决的办法;我们帮助的人,就像锦缎上的花纹,每一个都独一无二,共同构成了这世间的美好。只要我们坚守初心,用心走好每一步,终会到达西天,取到真经。”
众人都沉默着,细细品味着唐僧的话。风一吹,路边的槟榔叶轻轻摇曳,像是在为他们送行。取经的队伍继续前行,身影渐渐消失在岭南的晨光里,只留下一串脚印,印在沾露的土路上,朝着西方,朝着希望,一直延伸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