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笑傲录·第八百一十一章 悬空寺里观心劫 剑胆琴心渡厄缘
取经队伍离了那座西北小城,西行十日,便见前方峭壁间悬着一座寺庙,木梁架在崖缝里,青砖黛瓦被风沙浸得泛出深褐,远远望去像嵌在山石里的佛龛。悟空踩着一缕风掠到半空,金箍棒在掌心转了个圈,火眼金睛扫过寺庙檐角的铜铃:“师父,这寺悬在崖上,气场又沉又乱,像是藏着两股气——一股是佛门的清净气,另一股却带着剑刃的寒气,怕是有武林人在里面。”
唐僧勒住白龙马,指尖佛珠转得缓了,目光落在寺庙门楣上“悬空寺”三个字上:“悬空寺乃千年古刹,相传曾有高僧在此坐化。既是佛门之地,便该有容人之量。咱们上去歇歇脚,若真有武林同道在此,也好互通有无。”
八戒揉着被风沙吹得干裂的嘴唇,嘟囔道:“师父说得是,就是这路看着吓人,俺老猪恐高。要是寺里有热茶素斋,俺拼着腿软也得上去。”
沙僧已将降妖宝杖斜背在身后,伸手扶住唐僧的胳膊:“师父慢些,这石阶窄又滑,咱们小心脚下。”
众人沿着嵌在峭壁的石阶往上走,刚到寺门,就听到院内传来“铮”的一声剑鸣,接着是一段清越的箫声,一刚一柔,竟像是在比拼又像是在呼应。推门进去,只见庭院中央的银杏树下,一个身穿白衣的女子正持剑起舞,剑光如流雪,正是恒山派的仪琳;而在她对面,一个身穿青衫的男子坐在石凳上吹箫,箫声婉转,竟是令狐冲。
“令狐兄弟!仪琳姑娘!”悟空纵身跳到院中,金箍棒往地上一戳,“你们怎么在这儿?”
令狐冲停下吹箫,抬头见是取经队伍,笑着起身:“孙兄,唐长老,真是巧!我带着仪琳师妹来这悬空寺寻一本失传的《恒山剑谱》,没想到会遇到你们。”
仪琳也收了剑,对着唐僧合十行礼:“唐长老安好。这悬空寺的主持说,剑谱藏在藏经阁的密室里,只是密室有机关,咱们正发愁怎么打开呢。”
唐僧合十道:“施主不必着急。佛门之地的机关,多是考验心性而非伤人。或许咱们一同探寻,能寻到破解之法。”
正说着,寺内走出一个身穿灰袍的老僧,手持念珠,面容慈祥,正是悬空寺主持了尘大师。了尘大师对着唐僧合十道:“唐长老远道而来,老衲有失远迎。方才听闻各位要寻《恒山剑谱》,只是那密室的机关,需得‘剑心通明’之人才能破解,若心有杂念,只会触发陷阱。”
哪吒脚踏风火轮,火尖枪上的红缨晃了晃:“什么剑心通明?俺的火尖枪能烧尽一切,直接把密室门劈开不就完了?”
了尘大师摇头道:“仙长莫急。那密室门乃寒铁所铸,寻常兵器劈不开,且门后连着藏经阁的梁柱,一旦强拆,整座悬空寺都可能塌落。”
敖丙走到密室门前,指尖泛着蓝光,轻轻按在门上的纹路里:“这门上的纹路,像是按《周易》八卦排列的,只是多了几道剑痕,像是有人曾试图用剑破解,反而打乱了纹路。”
令狐冲闻言,走到门前仔细观察:“这些剑痕是嵩山派的剑法!看来他们也来找过剑谱,只是心太急,反而坏了机关。”
唐僧看着门上的剑痕,轻声道:“阿弥陀佛,心有贪念,剑便失了准头。就像这机关,本是守护剑谱的屏障,却因人心的执念,成了伤人的利器。若想破解,需先放下‘必得剑谱’的念头,以平常心待之。”
了尘大师点头道:“长老所言极是。老衲曾听闻,《恒山剑谱》的创始人,正是在这悬空寺的崖边悟剑,她认为‘剑为护道,非为争强’,所以密室的机关,只认‘护道之心’不认‘夺宝之念’。”
仪琳闻言,走到门前,双手握住剑柄,闭上双眼,口中默念恒山派的戒律:“恒山剑法,以守为攻,以仁为剑,护众生,守正道……”话音刚落,她手中的剑忽然发出一阵清鸣,门上的纹路竟渐渐亮起,一道石门缓缓打开。
众人惊喜不已,跟着仪琳走进密室。密室不大,中央的石台上放着一个木盒,盒中正是《恒山剑谱》。令狐冲拿起剑谱,翻了两页,笑着道:“终于找到剑谱了!有了它,恒山派的剑法就能发扬光大了。”
就在这时,密室的墙壁忽然传来一阵响动,几块巨石从头顶落下。悟空纵身跃起,金箍棒一挥,将巨石挡在半空:“不好!有陷阱!”
“是嵩山派的人!”令狐冲怒喝一声,只见密室门口走进几个身穿黑衣的人,为首的正是嵩山派残余势力的首领——丁勉。丁勉冷笑道:“令狐冲,多谢你帮我们打开密室!今日这剑谱,还有你们的性命,都得留下!”
哪吒脚踏风火轮,火尖枪一挥,朝着丁勉刺去:“又是你们这些坏蛋!俺看你们是活腻了!”
丁勉早有防备,从怀中取出一把毒镖,朝着哪吒射去。敖丙见状,指尖泛起蓝光,一道水墙挡住了毒镖:“丁勉,你屡教不改,今日定要让你付出代价!”
密室空间狭小,众人施展不开,丁勉的手下又多,渐渐占了上风。仪琳手持长剑,护在唐僧身前,却被一个黑衣汉子缠住,渐渐体力不支。
了尘大师忽然走到密室中央,双手合十,口中默念经文:“阿弥陀佛,苦海无边,回头是岸。丁施主,你若再执迷不悟,只会坠入深渊。”说着,他从怀中取出一串佛珠,朝着丁勉扔去。佛珠在空中散开,化作一道金光,将丁勉的手下困住。
“师父!”唐僧惊呼一声,只见了尘大师的嘴角渗出鲜血——原来他为了催动佛珠,耗尽了毕生功力。
丁勉见状,怒喝一声,挥剑朝着了尘大师刺去:“老和尚,多管闲事!”
令狐冲纵身跃起,长剑一挥,挡住了丁勉的攻击:“丁勉,你敢伤了尘大师,我定不饶你!”他手中的剑忽然变得凌厉起来,每一招都带着《恒山剑谱》的招式,却又比剑谱上的更洒脱——原来他在方才的危机中,竟悟透了恒山剑法的真谛。
丁勉渐渐不敌,被令狐冲一剑刺中肩膀,惨叫一声,倒在地上。他的手下见首领被打败,纷纷想要逃走,却被悟空的金箍棒拦住,很快就被制服。
了尘大师看着眼前的景象,脸上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缓缓闭上了眼睛:“老衲……终于……守住了悬空寺……”
唐僧走上前,轻轻合上了尘大师的双眼,合十道:“阿弥陀佛,了尘大师功德圆满,往生极乐。咱们定要将他好好安葬,以报他的救命之恩。”
众人在悬空寺的崖边,为了尘大师修建了一座衣冠冢。令狐冲将《恒山剑谱》放在冢前,轻声道:“了尘大师,您放心,我定会用这剑谱守护恒山,守护江湖的安宁。”
次日清晨,众人准备告别悬空寺,继续西行。仪琳对着唐僧合十道:“唐长老,各位仙长,多谢你们相助。若日后你们再经过恒山,一定要来寺中坐坐,我给你们泡最好的云雾茶。”
令狐冲也道:“是啊,唐长老。这一路多亏你们帮忙,江湖才能恢复安宁。若你们需要帮忙,只需往恒山送信,我定立刻赶来。”
唐僧合十道:“施主不必客气。了尘大师用生命告诉我们,守护正义,不分僧俗,不分仙凡。贫僧与弟子们,也该继续西行取经了。”
悟空扛着金箍棒,咧嘴一笑:“令狐兄弟,仪琳姑娘,咱们后会有期!要是再遇到像丁勉这样的坏蛋,俺老孙定帮你们收拾他们!”
哪吒也挥了挥手:“俺也会来帮忙!俺的火尖枪,还没耍够呢!”
敖丙则对着众人躬身行礼:“各位保重,后会有期。”
众人沿着石阶往下走,令狐冲与仪琳站在悬空寺的门口,望着他们的背影,心中充满了感激与祝福。风沙吹过,崖上的铜铃发出清脆的声响,像是在为取经队伍送行。
唐僧牵着白龙马,走在最前,指尖佛珠缓缓转动:“悟空,你看这悬空寺,悬在崖上却千年不倒,只因它的梁柱深嵌在山石里,根基稳固。咱们的取经之路,也该如此——以善为根,以信为基,才能走得长远。”
悟空点头道:“师父说得是!俺老孙以前总觉得,有金箍棒就能解决一切,现在才明白,有时候一颗慈悲心,比金箍棒更有用。”
敖丙轻声道:“长老说得对。就像了尘大师,他没有绝世武功,却用毕生功力守护了众人,这便是‘善’的力量。”
八戒摸了摸肚子,笑道:“俺老猪虽然不懂什么大道理,但俺知道,跟着师父,多做善事,准没错。要是前面有好吃的,俺还能多吃两碗!”
沙僧则默默地守在行囊旁,目光坚定地望着前方:“师父,各位师兄,咱们一定会顺利抵达西天,取回真经的。”
阳光洒在峭壁上,将悬空寺镀上一层金色。取经队伍的身影渐渐消失在山道尽头,他们的脚步,坚定而有力,朝着西方继续前行。前方的路依旧漫长,或许还有妖魔鬼怪,或许还有江湖纷争,但他们心中的信念,却如悬空寺的根基一般,愈发稳固——因为他们知道,取经之路,不仅是为了取回真经,更是为了守护心中的善与正义,这便是他们此行的初心,也是他们永远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