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笑傲录·第八百一十二章 浣花溪边寻旧迹 竹影刀光悟侠情
取经队伍离了悬空寺,西行半月,脚下的路渐渐从砾石遍布的山地,变成了草木葱茏的平原。风里少了沙尘的粗粝,多了几分花草的清香,连白龙马的脚步都轻快了许多。悟空踩着一片飘落的柳叶,金箍棒斜倚肩头,火眼金睛扫过前方潺潺的溪流:“师父,前面那溪水里的灵气很纯,岸边还藏着兵器的寒气,像是有武林人在溪边练过武。”
唐僧勒住白龙马,指尖佛珠转得缓了,目光落在溪岸边随风摇曳的浣花上:“悟空,那溪水看着清澈,许是附近村民浣纱之地。咱们去溪边歇歇脚,让白龙马喝些水,也洗去一路的尘土。”
八戒早就被太阳晒得满头大汗,一听要歇脚,立刻来了精神:“师父说得是!俺老猪这就去溪边洗把脸,要是能摸两条鱼,烤着吃就更好了!”
沙僧连忙拉住他:“二师兄,师父要吃素,你可别打鱼儿的主意。再说这溪边说不定有村民,咱们还是规矩些好。”
众人沿着小路走到溪边,只见溪水清澈见底,岸边的浣花如火如荼,一个身穿粗布衣裙的女子正蹲在溪边浣纱,她动作轻柔,眉宇间带着几分温婉,正是穆念慈。而在她不远处的竹林里,一个身穿黑衣的男子正挥舞着一把长刀,刀光凌厉,竟是杨康。
“杨兄弟,穆姑娘!”悟空纵身跳到溪边,对着二人拱手道,“没想到会在这儿遇到你们!”
杨康停下练刀,抬头见是取经队伍,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抱拳道:“孙兄,唐长老,别来无恙。我与念慈在此隐居,远离江湖纷争,倒也清净。”
穆念慈也起身行礼,笑着道:“唐长老,各位仙长,快到前面的竹屋歇歇脚,我去给你们煮些茶水。”
众人跟着穆念慈来到竹屋,屋内陈设简单却整洁,桌上还放着几本武功秘籍。杨康给众人倒了茶水,叹道:“自从嵩山派的残余势力被清除,江湖总算恢复了安宁。只是我以前做了不少错事,若不是令狐冲兄弟与各位仙长帮忙,我怕是早已坠入深渊。如今能与念慈在此隐居,练刀浣纱,已是最大的福气。”
唐僧合十道:“施主能知错悔改,便是善莫大焉。人生在世,谁能无过?重要的是能及时回头,重拾初心。就像这溪水,虽曾流经污浊之地,却能凭借自身的清澈,洗去尘埃,终归纯净。”
杨康点头道:“长老说得是。我如今每日练刀,不再是为了争夺天下第一,而是为了守护念慈,守护这一方安宁。只是近来,总有一些不明身份的人在附近徘徊,像是在寻找什么,我担心他们会打扰到村民。”
悟空摸了摸耳朵里的金箍棒:“竟有这事?俺老孙这就去看看,要是那些人敢作恶,俺一棒子把他们打跑!”
哪吒也站起身,火尖枪一挥:“俺也去!俺倒要看看,是谁这么大胆,敢在杨兄弟的地盘上捣乱!”
众人跟着杨康来到溪边的竹林,刚走进竹林,就听到一阵“沙沙”的声响,接着是几道黑影从竹林深处窜出,手中都握着长剑,朝着杨康攻来。
“是你们!”杨康怒喝一声,认出这些人是以前跟他一起作恶的江湖败类,“你们还来干什么?”
为首的黑影冷笑道:“杨康,我们知道你藏了一本《九阴真经》的残页,快交出来!不然我们就对穆姑娘和附近的村民不客气!”
悟空见状,纵身跃起,金箍棒“唰”地变成长丈二,挡住了黑影的攻击:“光天化日之下,竟敢威胁百姓,你们真是活腻了!”
哪吒脚踏风火轮,火尖枪上的火焰熊熊燃烧,朝着黑影们射去:“俺的火尖枪正想尝尝这些坏家伙的骨头硬不硬!”
敖丙则抽出长剑,剑尖泛着水光,将几个黑影困在其中:“你们若肯放下武器,诚心悔改,我们便饶了你们。若是执迷不悟,休怪我们不客气!”
黑影们哪里是悟空、哪吒与敖丙的对手,没几个回合,就被打得落花流水,纷纷跪地求饶:“我们再也不敢了,求各位仙长饶了我们!”
杨康走到黑影们面前,厉声喝道:“你们若真有悔改之心,就该去江湖上做些善事,弥补以前的过错,而不是继续作恶!”
黑影们连连点头,起身就要逃走,却被穆念慈叫住:“等等!我这里有一些粮食和银两,你们拿去,找个地方好好生活,别再踏入江湖纷争了。”
黑影们接过粮食和银两,对着穆念慈与杨康磕头道谢,然后匆匆离去。
杨康望着黑影们的背影,叹了口气:“念慈,还是你心善。”
穆念慈笑着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给他们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总比让他们继续作恶好。”
唐僧合十道:“穆施主说得是。佛曰‘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只要心中有善念,无论以前做过多少错事,都能重新开始。就像这竹林,虽曾有黑影藏匿,却依旧能保持葱郁,只因它的根基在土里,心中有向上生长的信念。”
众人回到竹屋,穆念慈早已准备好了素斋。席间,杨康与众人谈论着江湖往事,气氛热闹非凡。
次日清晨,众人准备告别杨康与穆念慈,继续西行。杨康将一本《九阴真经》的残页递给悟空:“孙兄,这本残页留给你们。虽然上面的武功大多是邪术,但其中也有一些强身健体的法门,或许能在取经路上帮到你们。”
穆念慈则给唐僧包了一些自制的花茶:“唐长老,这花茶能清热解暑,你们带着路上喝。若是日后路过这里,一定要来看看我们。”
唐僧接过花茶,合十道:“多谢二位施主。贫僧与弟子们定当好好保管残页与花茶。他日若有机会,贫僧定会再来拜访。”
悟空、哪吒、敖丙与沙僧也对着杨康与穆念慈挥手告别。八戒则一边走一边回头,对着穆念慈喊道:“穆姑娘,下次俺老猪再来,你可得给俺做些好吃的素斋!”
穆念慈笑着点头:“一定!一定!”
取经队伍的身影渐渐消失在远方,杨康与穆念慈站在溪边,望着他们的背影,心中充满了感激与祝福。溪水潺潺,浣花盛开,竹林摇曳,一切都显得那么宁静美好。
唐僧牵着白龙马,走在最前,指尖佛珠缓缓转动:“悟空,你看杨康与穆念慈,虽曾经历过江湖纷争,却能放下过往,在此隐居,守护一方安宁。这便是‘侠’的另一种模样——不是非要扬名立万,而是能守护自己想守护的人,做自己认为对的事。”
悟空点头道:“师父说得是!俺老孙以前总觉得,只有打跑妖怪、打败坏人才算英雄,现在才明白,像杨兄弟和穆姑娘这样,能放下执念,守护身边的人,也是一种英雄。”
敖丙轻声道:“长老说得对。就像这溪水,它不与江河争流,只在自己的一方天地里,滋养花草,润泽土地,这便是它的价值。我们取经,也是为了守护天下苍生,让他们能像杨康与穆念慈一样,过上安宁的生活。”
哪吒摸了摸头,笑道:“俺虽然不懂什么大道理,但俺知道,只要跟着师父和孙兄,多做些好事,保护百姓,就是对的!”
八戒则一边走一边哼着小曲,手里还拿着穆念慈送的花茶:“俺老猪只要有花茶喝,有素斋吃,就满足了。管他什么江湖纷争,什么妖魔鬼怪,有大师兄和哪吒仙长在,都不用俺操心。”
沙僧则默默地守在行囊旁,目光坚定地望着前方:“师父,各位师兄,咱们一定会顺利抵达西天,取回真经的。”
阳光洒在取经队伍的身上,将他们的身影拉得很长。西行之路依旧漫长,前方或许还有妖魔鬼怪,或许还有江湖纷争,但他们心中的信念,却愈发坚定。因为他们知道,取经之路,不仅是为了取回真经,更是为了守护世间的安宁与美好,这便是他们此行的意义,也是他们永远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