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笑傲录·第八百一十八章 襄阳城外守家国 铁血丹心照汗青
取经队伍离了青城山,西行两月,脚下的路渐渐从蜿蜒山道变成了开阔平原,风里少了川西的清冽,多了几分中原的厚重,远远能望见襄阳城巍峨的轮廓,城墙上的“襄阳”二字在夕阳下泛着青铜色的光。悟空踩着一块断箭,金箍棒在掌心转了个圈,火眼金睛扫过城外连绵的营帐:“师父,这城外扎了不少营寨,气场又烈又急,像是要打仗,城墙上的士兵都绷着弦,怕是情况紧急。”
唐僧勒住白龙马,指尖佛珠转得缓了,目光落在城门前匆忙搬运粮草的民夫身上:“悟空,襄阳乃中原屏障,历来是抗敌前线。咱们快去城前问问,若是真有战事,能帮便帮一把。取经之路,本就该护佑众生,岂能见危不救?”
八戒攥紧了腰间的布袋,嘟囔道:“师父说得是,就是这打仗的阵仗看着吓人。要是城里有热馒头,俺老猪吃两个也能壮壮胆——当然,有大师兄和哪吒仙长在,俺也不用怕。”
沙僧已将降妖宝杖横在腰间,伸手拂去唐僧肩头的尘土:“师父,咱们慢些走,城前人流杂,小心被冲撞。”
众人走近城门,就见一个身穿铠甲的将军正站在城楼上指挥士兵,他面容刚毅,鬓角染霜,却依旧目光如炬,正是镇守襄阳的郭靖。城楼下,一个身穿红衣的女子正忙着分发伤药,动作利落,眉宇间带着几分英气,正是黄蓉。
“郭将军!黄姑娘!”悟空纵身跳到城楼上,金箍棒往地上一戳,“你们怎么在这儿?这城外的营寨是怎么回事?”
郭靖回头见是取经队伍,眼中闪过一丝惊喜,随即抱拳道:“孙兄,唐长老,别来无恙!蒙古大军压境,已围了襄阳三月,城中粮草虽还充足,但伤兵日多,怕是撑不了太久。”
黄蓉也走上前来,叹了口气:“我们已派人向附近城池求援,可蒙古兵封锁了要道,消息怕是送不出去。今日你们来得正好,若是能帮我们守住襄阳,便是救了满城百姓。”
唐僧合十道:“郭将军、黄姑娘不必多言,守护百姓乃贫僧本分。悟空,哪吒,敖丙,你们随郭将军守城;沙僧,你与我一同安抚百姓、照料伤兵;八戒,你去协助民夫搬运粮草,咱们分工行事。”
“好嘞!”八戒立刻应下,他虽怕打仗,却也知道粮草重要,扛起一个粮袋就往城里走,“保证把粮草看得严严实实,一粒都不少!”
悟空与哪吒跟着郭靖登上城楼,只见城外蒙古大军黑压压一片,旌旗招展,战马嘶鸣,攻城锤与云梯整齐排列,显然是随时准备攻城。郭靖指着远处一个金色营帐:“那是蒙古主帅的营帐,只要能打乱他们的指挥,攻城之势便能缓一缓。”
哪吒脚踏风火轮,火尖枪上的红缨猎猎作响:“郭将军放心!俺这就去烧了他们的营帐,让他们乱作一团!”
悟空一把拉住他:“别急!蒙古兵人多,你孤身前去太危险。俺与你一同去,俺用金箍棒挡着箭雨,你趁机放火,咱们速去速回!”
二人相视一笑,纵身跃下城楼,悟空金箍棒舞出一团金光,将射来的箭雨尽数挡开;哪吒则趁着空隙,火尖枪一挥,几道火焰朝着金色营帐射去,营帐瞬间燃起熊熊大火。蒙古兵见状大乱,纷纷上前救火,攻城的节奏顿时被打乱。
敖丙则在城楼下布下水阵,每当蒙古兵试图靠近城墙,他便引动水流,形成一道水墙,将敌人挡在城外。黄蓉则带着弟子们在城楼上投掷滚石与热油,配合得默契十足。
城内,唐僧与沙僧正忙着照料伤兵。唐僧从行囊中取出蝴蝶谷带来的草药,亲手为伤兵包扎;沙僧则端着热水,逐一递给受伤的士兵,动作轻柔却麻利。一个年轻士兵腿上中了箭,疼得直咬牙,唐僧轻声道:“施主莫怕,忍一忍,很快就好。你们为守护家国而战,便是世间最勇敢的人。”
士兵眼中泛起泪光,用力点头:“长老放心,俺只要还能动,就还能上城楼守着!”
夜幕降临,蒙古兵暂时退兵,襄阳城终于得以喘息。郭靖与黄蓉来到唐僧身边,拱手道:“多谢各位相助!若不是你们,今日襄阳怕是难以支撑。”
唐僧合十道:“郭将军不必客气。你们为守护百姓,坚守襄阳三月,这份忠义才更令人敬佩。只是蒙古兵势大,咱们还需想长久之策。”
黄蓉从怀中取出一张地图,铺在桌上:“我已想到一计。蒙古兵的粮草囤在城西三十里的山谷中,若是能烧了他们的粮草,他们必不战自退。只是那山谷守卫森严,怕是难以靠近。”
悟空拍了拍胸脯:“这事交给俺!俺老孙会七十二变,能悄悄潜进去,再放一把火,保管让他们的粮草烧得干干净净!”
敖丙也点头道:“我与孙兄一同去,也好有个照应。我能用水雾掩护,不易被敌人发现。”
次日凌晨,悟空与敖丙悄悄潜出城外,朝着山谷而去。悟空变成一只小鸟,在空中探查情况;敖丙则引动水汽,在山谷周围形成浓雾,掩护行踪。待摸清守卫规律后,悟空潜入粮草营,点燃了早已准备好的火折子,敖丙则在谷口布下水障,防止蒙古兵救火。
不多时,山谷中燃起大火,浓烟滚滚。蒙古主帅得知粮草被烧,又听闻城中有神通广大的仙人相助,知道再难攻破襄阳,只好下令撤军。
襄阳城内外一片欢腾,百姓们纷纷涌上街头,欢呼雀跃。郭靖与黄蓉将取经队伍请到府中,摆下宴席款待。席间,郭靖举杯道:“各位不仅救了襄阳,更救了满城百姓。这份恩情,杨某永世不忘!”
唐僧摆手道:“郭将军言重了。守护家国,本是每个人的责任。你们用血肉之躯筑起屏障,才是真正的大英雄。”
黄蓉笑着道:“长老说得是。只是你们还要西行取经,前路漫漫,我这里有一些干粮与伤药,你们带上,也好路上用。”
离别之日,襄阳百姓纷纷来到城门前送行,有的送粮食,有的送衣物,将取经队伍的行囊塞得满满当当。郭靖将一把玄铁剑送给悟空:“孙兄,这剑锋利无比,能斩妖除魔,你带着路上用。若是日后襄阳再有难,还望你们能回来看看。”
悟空接过剑,郑重点头:“郭将军放心!若是襄阳需要,俺老孙定立刻赶来!”
众人告别郭靖、黄蓉与襄阳百姓,继续西行。郭靖与黄蓉站在城楼上,望着他们的背影,心中充满了感激与祝福。阳光洒在襄阳城的城墙上,将“襄阳”二字照得格外明亮,仿佛在诉说着一段关于家国、忠义与守护的故事,在中原大地上久久流传。
唐僧牵着白龙马,走在最前,指尖佛珠缓缓转动:“悟空,你看郭将军与黄姑娘,守着襄阳,守着家国,这份坚守,比任何神通都更有力量。这世间的‘道’,不仅在经卷中,更在守护百姓的行动里;这世间的‘侠’,不仅在江湖的切磋中,更在为国为民的担当里。”
悟空握紧手中的玄铁剑,点头道:“师父说得是!俺以前觉得,能打跑妖怪就是厉害,现在才明白,像郭将军这样,用一生守护一座城、一方百姓,才是真正的厉害!”
敖丙轻声道:“长老说得对。就像襄阳城的城墙,看似冰冷,却承载着无数百姓的希望与安宁。咱们取经,也是为了筑起一道‘善’的城墙,守护天下苍生,让他们都能像襄阳百姓一样,安居乐业。”
哪吒摸了摸头,笑道:“俺虽然不懂什么家国大义,但俺知道,只要跟着师父和孙兄,多保护百姓,不让坏人欺负他们,就是对的!”
八戒一边嚼着襄阳百姓送的馒头,一边含糊不清地说道:“俺老猪觉得,这馒头真好吃!要是前面的城池都像襄阳这么热闹,俺还想多留几天呢!”
沙僧则默默地守在行囊旁,目光坚定地望着前方:“师父,各位师兄,咱们一定会顺利抵达西天,取回真经的。”
阳光洒在取经队伍的身上,将他们的身影拉得很长。西行之路依旧漫长,前方或许还有妖魔鬼怪,或许还有家国危难,但他们心中的信念,却愈发坚定。因为他们知道,取经之路,不仅是为了取回真经,更是为了传递守护的力量、忠义的精神,让世间的每一座城、每一个百姓,都能沐浴在安宁与希望之中,这便是他们此行的意义,也是他们永远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