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笑傲录·第八百二十八章 药王谷中寻良药 仁心侠骨济苍生
取经队伍离了嵩山少林寺,西行两月有余,脚下的路渐渐从青石古道变成了川西的幽深峡谷,风里少了檀香的厚重,多了几分草药的清香与溪流的潺潺声,远远能望见谷中错落的药庐,门前晾晒的草药在阳光下泛着翠绿,透着济世救人的暖意。悟空踩着一块浸在溪水中的卵石,金箍棒在掌心转了个圈,火眼金睛扫过谷中忙碌的身影:“师父,这谷里的气场又柔又净,藏着医者的仁心,却也裹着点焦虑的气息,像是有人在为疑难病症发愁,药庐里还飘着点没见过的药味。”
唐僧勒住白龙马,指尖佛珠转得缓了,目光落在谷口“药王谷”的木牌上:“药王谷乃江湖医道圣地,传闻‘毒手药王’程灵素曾在此研制良药,救过无数江湖人。既是有医者在此,咱们便去拜访,顺便为行囊添些伤药,也看看能否帮上谷中之人。”
八戒揉着被蚊虫叮咬的胳膊,嘟囔道:“师父说得是,俺老猪早就想找个阴凉的药庐,喝碗清热的药茶,吃块润肺的蜜饯。这峡谷里蚊子太多,再待下去俺的胳膊都要被叮成蜂窝了。”
沙僧已将降妖宝杖横在身后,伸手拂去唐僧肩头的草屑:“师父慢些,这溪边的路滑,小心脚下。”
众人沿着溪流往谷中走,越往谷里走,草药香越浓,伴着石臼捣药的“咚咚”声,在谷中回荡。行至最大的一间药庐前,只见一个身穿蓝布长衫的男子正坐在门前煎药,他面容清瘦,手中的药勺起落间带着几分专注,正是药王谷现任谷主——程远志(程灵素后人);而在他身旁,一个身穿粉衣的女子正为病人包扎伤口,动作轻柔,眼神关切,正是他的师妹——苏清瑶。
“各位施主远道而来,可是需要医治?”程远志听到脚步声,抬头看来,放下手中的药勺,拱手问道。
唐僧合十道:“施主客气了,贫僧玄奘,自东土大唐而来,往西天拜佛求经。路过贵谷,听闻此处乃医道圣地,想为行囊添些伤药,若谷中有为难之事,也愿尽一份绵薄之力。”
程远志叹了口气:“长老有所不知,近来谷中收治了不少江湖人,他们都中了一种奇毒,浑身溃烂,疼痛难忍。我与师妹试了多种解药,都无法根治,正为此发愁。”
苏清瑶也跟着点头,眼中满是焦虑:“这种毒很是诡异,发作时浑身发冷,却又会起灼热的毒疮,我们从未见过,连师父留下的医书里都没有记载。”
哪吒脚踏风火轮,火尖枪上的红缨晃了晃:“竟有这么厉害的毒?俺去看看那些病人,说不定能看出点门道!”
悟空也凑上前:“俺的火眼金睛能辨邪气,让俺看看这毒是什么来头!”
众人跟着程远志走进药庐后的病房,只见十几个病人躺在床上,身上缠着厚厚的纱布,不时发出痛苦的呻吟。悟空凑近一个病人,火眼金睛一睁,眉头皱了起来:“这毒里掺着两种邪气,一种寒,一种热,像是有人故意将两种剧毒混合,相互克制又相互催化,难怪普通解药没用。”
敖丙也走上前,指尖泛着蓝光,轻轻拂过病人的手腕:“这毒的寒邪来自西域的‘冰魄草’,热邪来自南疆的‘烈火藤’,两种毒物本就罕见,能将它们融合成奇毒的,定是江湖上的用毒高手。”
程远志眼中一亮:“仙长说得对!我曾在医书中见过这两种毒物的记载,只是从未想过有人会将它们混合使用。只是这两种毒物的解药相互冲突,若单独解寒毒,热毒会更烈;若单独解热毒,寒毒又会攻心,实在难办。”
唐僧沉吟片刻,说道:“施主莫急。佛法讲‘相生相克’,毒物既能混合,解药未必不能调和。或许可以用‘中和’之法,找到既能克制寒毒,又能缓解热毒的草药,再辅以针灸,打通病人的经脉,让毒素随气血排出。”
程远志恍然大悟:“长老说得是!我怎么没想到‘中和’之法!谷中正好有‘阴阳草’,能调和寒热,再配上‘清心花’,定能缓解毒素!”
众人立刻行动起来,程远志与苏清瑶去采摘草药,悟空与哪吒帮忙捣药、煎药,敖丙则根据唐僧的建议,用银针为病人疏通经脉,唐僧则在一旁诵经祈福,安抚病人的情绪。
经过一夜忙碌,第一碗解药终于煎好。程远志将解药喂给病情最重的病人,众人都紧张地盯着病人的反应。半个时辰后,病人的脸色渐渐红润,痛苦的呻吟也轻了许多:“不……不那么疼了,身上也不冷了……”
众人心中大喜,程远志对着唐僧与悟空等人拱手道:“多谢各位相助!若不是你们,这些病人怕是熬不过今日!”
唐僧合十道:“施主不必客气。医者仁心,本就该互帮互助。能救这些病人,也是贫僧的一桩善缘。”
正说着,药庐外忽然传来一阵喧哗,一个弟子匆忙跑来:“谷主!不好了!有一群身穿黑衣的人闯进来了,说要咱们交出奇毒的解药,不然就烧了药王谷!”
程远志脸色一变:“定是下毒的人来了!他们怕咱们解了毒,断了他们的阴谋!”
悟空纵身跃起,金箍棒一挥:“程谷主莫急!俺老孙帮你收拾他们!敢用毒害人,还想抢解药,真是胆大包天!”
众人跟着程远志来到谷口,只见一群黑衣人手拿火把,为首的是一个面色阴鸷的老者,他手中握着一个毒囊,正是下毒的元凶——江湖上臭名昭著的“毒圣”吴天仇。
“程远志!识相的就交出解药配方,不然我一把火烧了你的药王谷,让你再也救不了人!”吴天仇厉声喝道,毒囊在手中晃了晃。
程远志怒喝一声:“吴天仇!你用毒害人,已是天理难容,还敢来抢解药,真是丧心病狂!”
吴天仇冷笑一声:“天理?在我眼里,能控制别人的生死,就是天理!兄弟们,给我上!”
黑衣人们纷纷举着火把冲上来,悟空与哪吒立刻迎了上去。悟空金箍棒舞出一团金光,将冲在最前面的几个黑衣人打飞;哪吒火尖枪一挥,一道火焰朝着吴天仇射去,逼得他连连后退。敖丙则在谷口布下水阵,挡住了黑衣人的冲锋,防止他们靠近药庐。
吴天仇见手下们渐渐不敌,心中大怒,从怀中取出一把毒粉,朝着程远志撒去。苏清瑶眼疾手快,将程远志推开,自己却不小心沾到了一点毒粉,脸色瞬间变得苍白。
“师妹!”程远志惊呼一声,就要冲过去。
悟空见状,纵身跃到吴天仇面前,金箍棒一挑,将他的毒囊打落,然后一棒子将他打倒在地:“还想伤人?俺看你是活腻了!”
黑衣人们见头目被打败,纷纷扔下火把,跪地求饶:“我们再也不敢了!求各位饶了我们!”
程远志走到吴天仇面前,厉声喝道:“今日饶你们一命,若再敢用毒害人,定不饶你们!”
众人将黑衣人赶走,连忙将苏清瑶扶进药庐,用刚研制的解药为她解毒。好在苏清瑶沾到的毒不多,很快就恢复了过来。
当晚,程远志在药庐摆下素宴,款待取经队伍。席间,程远志拿出许多珍贵的草药与伤药,递给唐僧:“长老,这些草药能治各种外伤与毒伤,你们带着路上用,若遇到中毒或受伤的人,也能帮他们医治。”
离别之日,苏清瑶给八戒包了一包润肺的蜜饯与清热的药茶:“猪施主,这些蜜饯能润肺,药茶能清热,你带着路上吃,再也不怕蚊虫叮咬和燥热了。”
众人谢过程远志与苏清瑶,继续西行。程远志与苏清瑶站在谷口,望着他们的背影,手中的药勺与纱布轻轻晃动。阳光洒在药王谷的药庐上,将一切都镀上了一层金色,草药香在谷中久久回荡,仿佛在诉说着一段关于仁心、侠义与救赎的故事,在医道圣地久久流传。
唐僧牵着白龙马,走在最前,指尖捻着程远志送的草药包:“悟空,你看程谷主与苏姑娘,守着药王谷,守着医者的仁心,不为名利,只为救死扶伤。这便是‘仁’的真谛——不是拥有绝世武功,而是拥有济世救人的善意;不是追求江湖名声,而是在他人危难时伸出援手。”
悟空点头道:“师父说得是!俺以前觉得,能打跑妖怪就是英雄,现在才明白,像程谷主这样,用医术救死扶伤,用仁心温暖他人,比用金箍棒打跑敌人更了不起!”
敖丙轻声道:“长老说得对。就像这药王谷的草药,虽不起眼,却能解世间奇毒;这医者的仁心,虽柔软,却能抵御世间邪恶。咱们取经,也是为了传递这份‘仁心’与‘善意’,让天下苍生都能远离病痛与苦难,过上健康安宁的生活。”
哪吒摸了摸头,笑道:“俺虽然不懂什么医术,但俺知道,只要跟着师父和孙兄,多帮好人,多做善事,不让坏人用毒害人,就是对的!”
八戒一边嚼着苏清瑶送的蜜饯,一边含糊不清地说道:“俺老猪觉得,这蜜饯真甜!要是前面还有这样的药王谷,俺还想多讨些蜜饯呢!”
沙僧则默默地守在行囊旁,目光坚定地望着前方:“师父,各位师兄,咱们离西天越来越近了。只要咱们坚守仁心,传递善意,就一定能顺利取回真经,普渡众生。”
阳光洒在取经队伍的身上,将他们的身影拉得很长。西行之路依旧漫长,前方或许还有妖魔鬼怪,或许还有江湖纷争,但他们心中的信念,却如药王谷的草药般愈发坚韧。因为他们知道,取经之路,不仅是为了取回真经,更是为了传递“仁心”与“济世”的医者魂,让世间的每一个角落,都能沐浴在健康与温暖之中——这便是他们此行的意义,也是他们永远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