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男频同人小说 > 西游笑傲录
本书标签: 男频同人  佛道争灵珠劫江湖证禅 

续第834章 恒山云深遇遗孤 灵鹫石畔解禅机

西游笑傲录

唐僧看到这几行字,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合十道:“这是《心经》里的句子,没想到竟有人刻在这里。看来这悬空庵的前人,也是个有禅心的人。”

悟空道:“师父,这几句话是什么意思啊?俺老孙怎么听不懂?”

唐僧道:“悟空,这几句话的意思是说,若是心中没有牵挂和阻碍,就不会有恐惧,也不会陷入荒谬的幻想之中。我们取经路上,会遇到很多妖魔鬼怪和艰难险阻,若是能做到心无挂碍,就能坦然面对一切,早日取到真经。”

哪吒若有所思地说道:“唐大师说得有道理。当年我闹海之时,心中只想着报仇,结果闯下了大祸。若是那时我能心无挂碍,或许就不会犯下那么多错了。”

敖丙也点头道:“是啊,我当年在东海为妖,总想着称霸一方,结果被哪吒打败,还差点丢了性命。如今跟随你们取经,才明白西游笑傲录·第八三四章 恒山云深遇遗孤 灵鹫石畔解禅机

“……真正的强大,从不是征服他人,而是勘破心中执念。”敖丙望着巨石上的字迹,银甲在晨光里泛着柔和的光,不复往日东海龙宫的桀骜,倒多了几分通透,“以前总觉得,被哪吒打败是奇耻大辱,可跟着你们走了这几日才明白,若不是那场劫难,我至今还困在‘龙王尊严’的牢笼里,看不见天地之大。”

悟空挠了挠头,虽不完全懂这禅理,却也觉得这话顺耳:“你这小龙倒通透!俺老孙当年大闹天宫,也觉得自己天下无敌,后来被佛祖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才知道‘天外有天’四个字。不过嘛——”他话锋一转,金箍棒在掌心转了个圈,“若是有人敢欺负到咱们头上,该打的架还是得打,只是别像左冷禅那样,为了执念害人害己。”

唐僧闻言,微微一笑,指尖轻轻拂过石上刻痕:“悟空这话,倒也道出了禅理的真意。禅不是避世,而是在红尘里修心。就像这恒山云雾,看似遮蔽山路,可只要一步步往前走,终能看到云开雾散的时刻。”他话音刚落,山间忽然起了风,吹散了头顶的薄雾,阳光倾泻而下,将石阶路照得亮堂起来,远处的山峰露出青黛色的轮廓,竟有几分豁然开朗的意境。

令狐冲望着这景象,忽然想起师父岳不群曾教他“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那时只当是武学心法,如今再想,倒与唐僧的话异曲同工。他从怀中摸出酒葫芦,仰头饮了一口,酒液入喉,却少了往日的颓唐,多了几分洒脱:“唐大师说得好!以前总觉得江湖纷争身不由己,现在才明白,是自己把‘恩怨’二字看得太重。就像这酒,有人喝出愁绪,有人喝出豪情,全看自己怎么选。”

八戒凑过来,盯着令狐冲的酒葫芦咽了咽口水:“令狐兄,你这酒闻着就香,能不能给俺老猪也尝一口?俺老猪保证,就一口!”

令狐冲笑着把酒葫芦递过去:“拿去,管够!只是你可别喝醉了,等会儿要是遇到妖精,可没人扛你。”

八戒接过酒葫芦,迫不及待地灌了一大口,砸吧砸吧嘴:“好酒!比高老庄的米酒还香!”他刚想再喝,就被悟空一把夺过酒葫芦:“呆子,少喝点!等会儿走山路,别脚软摔下去。”八戒撇撇嘴,只好作罢。

众人说笑间,继续向西而行。恒山的山路虽险,却也有别样景致——溪边的野花迎着风绽放,林间的鸟儿叽叽喳喳地唱着歌,偶尔还能看到几只松鼠在树枝间跳跃,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青禾之前说过,山中有一处“映月潭”,潭水清澈见底,能映出天上的月亮,若是走得快些,傍晚便能赶到那里歇脚。

走了约莫两个时辰,前方忽然传来一阵清脆的笛声,笛声悠扬婉转,带着几分闲适,却又隐隐透着股孤寂,不似寻常山野村夫所奏。悟空停下脚步,侧耳听了片刻:“这笛声有意思,倒像是个懂音律的人吹的。”

令狐冲也点点头:“这笛声用的是‘寒玉笛’,音色清冽,寻常人根本买不起。吹笛之人的指法极妙,尤其是转调时的处理,怕是江湖中有名的乐师。”

唐僧道:“既然遇到了同道中人,不如过去打个招呼,顺便问问前方路况。”

众人循着笛声往前走,穿过一片竹林,眼前忽然出现一片开阔的草地,草地中央有一个小潭,潭水碧绿,果然如青禾所说,清澈得能映出岸边的竹影——想来这就是映月潭了。潭边坐着一个身穿白衣的男子,他背对着众人,手中握着一支白玉笛,正专注地吹奏着,长发披散在肩上,竟有几分出尘的气质。

“好一曲《清心普善咒》!”令狐冲忍不住赞道。这《清心普善咒》是江湖中有名的乐曲,能平心静气,驱散心魔,只是极少有人能吹奏得如此出神入化。

白衣男子闻言,停下吹奏,缓缓转过身来。众人这才看清他的模样——他面容俊朗,眉宇间却带着几分病容,脸色苍白,嘴唇却透着一抹异样的殷红,正是日月神教的光明左使,东方不败座下第一红人,曲非烟的叔叔,曲洋!

“阁下倒是好耳力。”曲洋微微一笑,将白玉笛收入袖中,目光扫过众人,当看到令狐冲时,眼中闪过一丝讶异,“你是令狐冲?岳不群的弟子?”

令狐冲点头道:“正是在下。只是我早已被师父逐出师门,如今只是个江湖散人。不知阁下可是曲洋曲前辈?”

曲洋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随即苦笑道:“没想到还有人记得我这个‘魔教妖人’。不错,我就是曲洋。”他说着,目光转向唐僧四人,当看到哪吒和敖丙时,瞳孔微微一缩——这二人身上的仙气与龙气太过明显,绝非凡人。

悟空看出了他的警惕,笑道:“你别担心,我们不是来抓你的。我们是从东土大唐来的僧人,要去西天取经,这两位是哪吒三太子和东海龙宫的敖丙太子,都是俺老孙的朋友。”

曲洋这才松了口气,起身道:“原来是唐大师和两位上仙,失敬失敬。我在此地隐居多年,很少见到外人,今日能遇到各位,也是缘分。”

唐僧合十道:“曲施主客气了。听施主的笛声,想必是个心境通透之人,为何会隐居在此地?”

曲洋叹了口气,走到潭边,望着潭水中的倒影:“江湖险恶,我厌倦了纷争。当年我与刘正风贤弟因音律相交,却被五岳剑派视为‘正邪勾结’,刘贤弟一家惨遭灭门,我虽侥幸逃脱,却也心灰意冷,便躲到这恒山深处,再也不过问江湖事。”

令狐冲闻言,心中一痛。他曾听说过刘正风和曲洋的故事,知道他们二人皆是性情中人,却因世俗的“正邪”偏见而落得如此下场。“曲前辈,刘师叔的事,我也听说了。那些所谓的名门正派,为了所谓的‘门户之见’,竟做出如此残忍之事,实在令人不齿。”

曲洋摇摇头:“都过去了。我如今每日吹笛、酿酒,倒也自在。只是偶尔想起刘贤弟,心中还是会难过。”他说着,从怀中取出一个酒坛,打开封泥,一股醇厚的酒香飘了出来:“这是我用山中野果酿的酒,名为‘忘忧酒’,几位若是不嫌弃,便尝尝吧。”

八戒一闻酒香,顿时来了精神:“好啊好啊!俺老猪最爱的就是酒了!”

曲洋笑着将酒坛递给八戒,又取出几个粗瓷碗,给众人倒上酒。悟空喝了一口,只觉得酒香中带着一丝清甜,入喉顺滑,果然有几分“忘忧”的意境:“不错不错!比你这笛子吹得还好!”

曲洋闻言,哈哈大笑:“孙上仙过奖了。我这酒虽好,却也只能暂时忘忧,真正能解忧的,还是自己的心境。就像这潭水,无论风吹雨打,终究会恢复平静;人心也是一样,无论遇到多少苦难,只要守住本心,终能找到安宁。”

唐僧点点头:“曲施主说得极是。‘境由心生,相由心转’,若是心中有执念,就算躲到天涯海角,也无法真正安宁;若是心中无挂碍,就算身处红尘乱世,也能如闲云野鹤般自在。”

哪吒把玩着火尖枪,若有所思地说道:“以前我总觉得,只有打败所有对手,才能证明自己的强大。现在听唐大师和曲前辈这么说,倒觉得自己以前太傻了。真正的强大,不是征服别人,而是战胜自己心中的戾气。”

敖丙也道:“是啊,我以前总想着复兴东海龙宫,让所有人都敬畏我。可跟着你们走了这几日才明白,真正的尊严,不是别人给的,而是自己挣来的。就像曲前辈,虽然隐居在此,却活得比很多江湖中人都通透。”

曲洋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欣慰:“没想到两位上仙也能领悟此理,实在难得。我看几位今日也走累了,不如就在这潭边歇一晚,明日再出发。我这附近有一间木屋,虽简陋,却也能遮风挡雨。”

唐僧道:“多谢曲施主盛情,那就叨扰了。”

众人跟着曲洋来到木屋,木屋虽小,却收拾得干净整洁,屋里摆着一张木桌、几把木椅,墙角还堆着一些干柴。曲洋生火煮水,又拿出一些自己种的野菜和野果,招待众人。八戒吃得津津有味,一边吃一边赞不绝口:“曲前辈,你这野菜比俺老猪在高老庄吃的青菜还好吃!”

曲洋笑着说:“这野菜是我自己种的,没打农药,自然好吃。若是八戒施主喜欢,明日走的时候,我给你装一些带上。”

八戒大喜过望:“多谢曲前辈!俺老猪就不客气了!”

傍晚时分,月亮升了起来,皎洁的月光洒在映月潭上,潭水波光粼粼,果然如镜子般映出天上的月亮,美得令人心醉。曲洋再次取出白玉笛,吹奏起《清心普善咒》,笛声在月光下飘荡,带着几分宁静,几分悠远。众人坐在潭边,听着笛声,望着月色,心中都感到一阵平和。

悟空靠在一棵树上,望着天上的月亮,忽然想起了花果山的猴子猴孙,嘴角露出一丝微笑。他以前总觉得,取经之路太过漫长,太过辛苦,可现在却觉得,这段旅程也有很多美好的时刻——遇到令狐冲这样的好汉,结识哪吒和敖丙这样的朋友,还有师父的教诲,八戒的憨态,沙僧的沉稳,这些都是他以前从未有过的体验。

唐僧坐在潭边,手中捻着念珠,默默念着经文。他知道,取经之路还很漫长,前方还有很多妖魔鬼怪在等着他们,可他并不害怕。因为他知道,只要师徒同心,只要心中有信仰,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走不完的路。

令狐冲望着月色,手中握着锈剑,心中忽然有了新的感悟。他以前总觉得,江湖就是打打杀杀,就是恩怨情仇,可现在却明白,江湖也可以是月色下的笛声,是朋友间的美酒,是心中的那份洒脱与通透。他忽然觉得,跟着唐僧等人去西天取经,或许是他这辈子做过的最正确的决定。

夜深了,笛声渐渐停了下来。曲洋道:“各位,夜深了,你们早点休息吧。明日我送你们出恒山。”

众人道谢后,便各自在木屋中歇息。八戒倒头就睡,很快就打起了呼噜。悟空靠在门上,望着外面的月色,心中一片平静。哪吒和敖丙则坐在潭边,低声聊着天,聊着当年的往事,聊着未来的旅程。

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曲洋就已经准备好了早餐。众人吃过早餐后,便与曲洋告别。曲洋给八戒装了一大袋野菜,又给众人每人送了一瓶“忘忧酒”:“各位,这酒送给你们,希望你们在取经路上,能少一些烦恼,多一些快乐。”

众人道谢后,便踏上了西行之路。曲洋站在映月潭边,望着众人的身影渐渐远去,直到消失在竹林深处。他取出白玉笛,再次吹奏起《清心普善咒》,笛声在山间飘荡,像是在为他们送别,也像是在诉说着对未来的祝福。

悟空等人走在恒山的山道上,阳光透过竹林的缝隙洒下来,温暖而柔和。八戒扛着九齿钉耙,嘴里哼着小调,时不时还拿出曲洋送的野菜闻一闻,一副满足的样子。沙僧默默地跟在后面,守护着行李和白龙马。唐僧走在中间,手中捻着念珠,脸上带着平和的微笑。令狐冲和哪吒、敖丙走在前面,聊着天,时不时还会停下来欣赏山间的景致。

“前面就是恒山的山口了。”令狐冲指着前方,“出了山口,就是平原地带,我们可以加快脚步,早日赶到下一个城镇。”

悟空道:“好!那就加快脚步!俺老孙倒要看看,前面还有什么有趣的事情等着我们!”

众人加快了脚步,向恒山山口走去。阳光洒在他们身上,将他们的身影拉得很长。前方的路依旧漫长,或许还会遇到更多的妖魔鬼怪,更多的江湖纷争,但他们心中都充满了信心——因为他们知道,只要众人同心协力,只要心中有信仰,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走不完的路。而这段在笑傲江湖世界的经历,也将成为他们取经路上最珍贵的回忆之一。

上一章 第834章 恒山云深遇遗孤 灵鹫石畔解禅机 西游笑傲录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835章 华山雾锁藏玄机 绿竹巷深遇知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