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男频同人小说 > 西游笑傲录
本书标签: 男频同人  佛道争灵珠劫江湖证禅 

第940章 思过崖前勘过往 剑冢石上悟初心

西游笑傲录

西游笑傲录·第九百四十章 思过崖前勘过往 剑冢石上悟初心

取经队伍离了蝴蝶谷,西行近一年光景,脚下的路渐渐从滇南湿热的谷地变成了华山的苍劲险峰,风里少了草药的馥郁,多了几分松涛的清冽与剑刃的凛冽,远远能望见云雾间兀立的崖壁,崖上“思过崖”三个朱红大字历经风雨却依旧醒目,像是在无声叩问每个登临者的过往。悟空踩着一块嵌在崖缝中的奇石,金箍棒在掌心转了个圈,火眼金睛扫过崖下幽深的沟壑:“师父,这崖上的气场又沉又锐,藏着剑者的执念,也裹着点悔悟的温软,像是有无数剑影在崖壁间流转,还有人在暗处摩挲剑痕,倒有几分‘以剑省身’的意味。”

唐僧勒住白龙马,指尖佛珠转得缓了,目光落在通往崖顶的石阶上——石阶旁的青苔里还嵌着几枚锈蚀的剑镞,是岁月留下的印记。“华山乃笑傲江湖的武学重镇,思过崖更是令狐冲前辈自省悟道之地,他曾在此面壁思过,却也在崖后发现了各派剑法秘籍,最终勘破门户之见,成就一代侠名。既是有缘至此,咱们便登崖一观,若能在这思过之地悟得‘自省’真义,也是取经路上的一桩修行。”

八戒揉着被山风刮得发僵的脸颊,嘟囔道:“师父说得是,就是这华山的风比雁门关还烈,吹得俺老猪耳朵都疼。要是崖上有个避风的石洞,再有点热乎的山药粥,俺倒也乐意陪师父多待片刻——当然,有块油饼就更好了。”

沙僧已将降妖宝杖斜背在身后,伸手拂去唐僧肩头的落松针:“师父,这石阶陡峭,有些地方还结着薄冰,咱们扶着崖壁走,莫要踏空。”

众人沿着石阶往上走,越靠近思过崖,空气中的剑息越浓,隐约能听到崖壁后传来的剑刃破空声。行至崖顶平台,只见一个身穿青灰布袍的老者正对着一块无字石碑练剑,他身形瘦削,手中长剑却舞得沉稳,每一剑落下都似在叩问石碑,正是华山派传人——令狐冲与任盈盈的曾孙令狐砚。老者身旁立着一个背负古琴的女子,素衣布裙,指尖轻捻琴弦,琴音不疾不徐,与剑声相和,竟是恒山派仪琳师太一脉的传人——仪清弦,她自幼随师父研习琴剑,近年常来华山与令狐砚切磋,以琴音助其悟道。

“令狐前辈!仪姑娘!”悟空一眼认出仪清弦腰间的恒山派玉佩,纵身跳到平台上,金箍棒往地上一戳,“没想到会在思过崖遇到你们!这剑练得有股子‘自省’的味道,比当年在黑木崖见的左冷禅之流,可强太多了!”

令狐砚收剑而立,剑刃轻颤着归鞘,对着唐僧拱手道:“唐长老远道而来,贫道有失远迎。近来总在这思过崖练剑,一来是为了承袭先祖遗志,二来也是想在这面壁之地,勘破自己年轻时的戾气——当年我为争夺华山掌门之位,差点伤了同门,如今想来,仍是羞愧。”

仪清弦也停下抚琴的手,琴音渐歇,余韵绕崖:“孙兄,唐长老,这思过崖的妙处,正在于‘思过’二字。先祖令狐冲曾说,‘剑法再高,若心有执念,便是走火入魔’。我陪令狐前辈在此,也是想以琴音涤荡杂念,助他守住本心。”

唐僧合十道:“前辈与姑娘所言极是。所谓‘思过’,并非沉溺过往的过错,而是以过往为镜,映照当下的初心。就像这思过崖的崖壁,历经风雨却从不崩塌,只因它能接纳每一道剑痕,也能包容每一次悔悟——人若能如此,便能在修行路上少走许多弯路。”

正说着,一个华山弟子匆忙从崖后跑来,神色慌张:“师父!不好了!崖后的剑冢被人动过了,里面珍藏的各派剑法图谱少了好几卷,还留下了嵩山派的令牌!”

令狐砚脸色一变,握紧了手中的剑:“又是嵩山派的余孽!当年他们挑起五岳剑派之争,如今还想偷取剑法图谱,妄图重振嵩山派的霸权!”

仪清弦也蹙起眉头:“这些人执迷不悟,总想着以武力称霸江湖,却忘了武学的初心是强身健体、守护弱小。”

哪吒脚踏风火轮,火尖枪上的红缨猎猎作响:“令狐前辈莫急!俺去崖后看看,要是那些人还没走远,俺一枪就挑了他们的剑,让他们再也不敢来捣乱!”

悟空也跟着纵身跃起:“俺与你一同去!俺的火眼金睛能辨邪气,定能找出藏在暗处的宵小之辈!”

众人跟着令狐砚绕到思过崖后,只见一处隐蔽的石洞前散落着几片嵩山派的黑衣碎片,洞内的石壁上还刻着各派剑法的残痕,原本嵌在石壁中的图谱卷轴已不见踪影。敖丙蹲下身,指尖泛着蓝光,轻轻拂过地面的痕迹:“这脚印很新,气息里带着嵩山派特有的‘大嵩阳掌’内力,还有人身上沾了崖下的‘断肠草’汁液,他们应该往华山北峰逃了——那里地势险峻,适合埋伏。”

令狐砚点头道:“北峰有处‘剑影峡’,是当年五岳剑派比剑的旧址,他们定是想在那里解读图谱,咱们得赶在他们之前追上!”

众人沿着崖壁往北峰赶,行至剑影峡时,果然见五个身穿黑衣的嵩山弟子正围着一卷图谱低声商议,为首的是一个面色阴鸷的中年男子,手中握着一把嵩山派的镇派长剑,正是嵩山派掌门左冷禅的后人左岳山。

“左岳山!你竟敢偷取思过崖的剑法图谱,还敢冒充华山弟子混入崖顶,真是不知死活!”令狐砚厉声喝道,长剑出鞘,剑刃映着日光,泛着冷芒。

左岳山转过身,冷笑一声:“令狐砚,这思过崖的图谱本就该归五岳剑派共有,凭什么只让你们华山独占?今日我取走图谱,是为了重振嵩山派,让五岳剑派再归一统!”

说着,他挥剑朝着令狐砚攻去。左岳山的剑法刚猛霸道,带着嵩山派的戾气,每一剑都直逼要害;令狐砚却不慌不忙,长剑舞得从容,招式中既有华山剑法的灵动,又有令狐冲当年的洒脱,渐渐将左岳山的剑势压制。

悟空看得兴起,高声喊道:“好!这才是华山剑法的真义!不被戾气裹挟,不被执念困住,比蛮干强多了!”

左岳山闻言,心中更怒,剑招愈发急躁,却不小心露出了破绽。令狐砚趁机用剑一点,将左岳山的长剑挑飞,剑尖轻轻抵在他的咽喉:“左岳山,承让了。”

左岳山脸色惨白,却依旧嘴硬:“你……你不过是靠先祖的名声,算什么本事!”

就在这时,一个苍老的声音从峡口传来:“岳山,还不认错!”

众人望去,只见一个身穿灰袍的老者拄着拐杖走来,竟是嵩山派的长老钟镇——他早年不满左岳山的戾气,便隐居华山附近,今日听闻左岳山偷取图谱,特意赶来阻止。“令狐掌门,小儿无知,冒犯了华山,还望海涵。这图谱乃是武林至宝,不该被个人私欲占有,不如将其存于思过崖,供各派弟子前来研习,也好化解当年的门户之见。”

令狐砚收起剑,笑道:“钟长老所言极是。先祖令狐冲当年便主张各派和睦,我怎会独占图谱?日后这思过崖的剑谱,凡心怀敬畏、无门户之见者,皆可前来参阅。”

左岳山见钟长老出面,又听闻令狐砚的决定,羞愧地低下头:“多谢令狐掌门宽容,晚辈日后定潜心修行,不再执着于门派之争。”

众人将图谱送回思过崖,钟长老也带着左岳山离去。仪清弦对着取经队伍拱手道:“多谢各位相助。若不是你们,今日怕是要让左岳山带图谱逃走,再生出江湖纷争。”

唐僧合十道:“仪姑娘不必客气。‘思过’二字,不仅是自省,更是包容——能容他人之过,能解门户之见,才是真正的悟道。你们今日的决定,比任何剑法都更有力量。”

当晚,令狐砚在华山之巅的“论剑台”摆下素宴,款待取经队伍。席间,令狐砚取出令狐冲当年用过的竹剑,感慨道:“先祖当年便是用这把竹剑,打败了无数高手。他常说,‘剑是利器,更是守护之心的延伸’,若心术不正,就算手持神兵,也只会沦为作恶的工具。”

仪清弦也弹奏了一曲《清心普善咒》,琴音悠扬,涤荡人心:“这曲子是先祖仪琳师太传下的,能让人平复杂念,勘破执念。就像这思过崖,看似是惩罚之地,实则是让人找回初心的地方。”

唐僧点头道:“前辈与姑娘所言极是。所谓‘初心’,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执念,而是历经风雨后,依旧能守住的善意。就像这华山的松柏,无论风吹雨打,始终扎根岩石,向阳而生——人若能如此,便能在修行路上走得更远。”

次日清晨,众人准备告别华山,继续西行。令狐砚将那把竹剑送给悟空:“孙仙长神通广大,却从不滥用武力,这把竹剑送给你。它虽无锋芒,却能提醒你我,真正的强大,不是靠兵器,而是靠本心。”

仪清弦则给唐僧送了一块刻着“清心”二字的玉佩:“长老,这玉佩是用华山寒玉制成,能安神定气,也能提醒你我,无论何时何地,都莫被执念困住,莫被戾气裹挟。”

华山弟子们也纷纷拿出自己做的华山松子糕与清茶,塞到八戒手中:“猪施主,这些你带着路上吃,要是下次再来华山,我们再给你做更好吃的松子糕!”

众人谢过令狐砚、仪清弦与华山弟子,继续西行。令狐砚与仪清弦站在思过崖前,望着他们的背影,手中的竹剑与古琴轻轻颤动。朝阳从东方升起,将思过崖的崖壁染成金色,松涛依旧,剑息渐柔,仿佛在诉说着一段关于自省、包容与初心的故事,在这座武学圣山久久流传。

唐僧牵着白龙马,走在华山脚下的古道上,指尖捻着刻有“清心”二字的玉佩:“悟空,你看令狐前辈与仪姑娘,在思过崖前勘破过往,在剑冢石上守住初心,这份‘自省’的心境,才是修行的真义。这世间的‘过错’,从来不是用来沉溺的枷锁,而是用来成长的阶梯——就像你当年大闹天宫,后来护送为师取经,不也是在一次次自省中,从顽劣石猴变成了护法大圣吗?”

悟空握紧手中的竹剑,点头道:“师父说得是!俺以前觉得,能打跑妖怪、赢了对手就是厉害,现在才明白,像令狐前辈这样,能勘破自己的戾气,能包容他人的过错,才是真正的‘悟道’!俺老孙以前确实顽劣,若不是师父一直教导俺自省,俺怕是还在花果山胡闹呢!”

敖丙轻声道:“长老说得对。就像这思过崖的剑痕,每一道都是过往的印记,却也让崖壁更加坚韧;咱们取经路上的每一次磨难,每一次争执,也都是让咱们更懂‘初心’的修行。这世间的‘成长’,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坦途,而是在知错就改、包容他人中,慢慢变得更强大。”

哪吒摸了摸头,笑道:“俺虽然不懂什么‘自省’大道理,但俺知道,只要跟着师父和孙兄,多帮好人,多做善事,错了就改,不跟人斤斤计较,就是对的!”

八戒一边嚼着华山弟子送的松子糕,一边含糊不清地说道:“俺老猪觉得,这松子糕真香甜!要是前面的地方都像华山这样,能让人想明白事儿,还有好吃的,俺就满足了!”

沙僧则默默地守在行囊旁,目光坚定地望着前方:“师父,各位师兄,咱们离西天越来越近了。只要咱们常自省、守初心,就一定能顺利取回真经,普渡众生。”

阳光洒在取经队伍的身上,将他们的身影拉得很长。西行之路依旧漫长,前方或许还有更凶险的妖魔鬼怪,或许还有更复杂的江湖纷争,但他们心中的信念,却如华山的松柏般愈发坚韧。因为他们知道,取经之路,不仅是为了取回真经,更是为了在一次次“自省”中守住初心,在一次次“包容”中传递善意——这便是他们此行的意义,也是他们永远的追求。

上一章 第939章 江南茶坊驱茶妖 侠骨丹心护茶农 西游笑傲录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941章 洛阳城中寻旧梦 琴箫和鸣忆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