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男频同人小说 > 西游笑傲录
本书标签: 男频同人  佛道争灵珠劫江湖证禅 

第943章 黑木崖畔破迷障 日月旗前辨是非

西游笑傲录

西游笑傲录·第九百四十三章 黑木崖畔破迷障 日月旗前辨是非

取经队伍离了武当山,西行四月有余,脚下的路渐渐从清幽石阶变成了黑木崖的险峻山道,风里少了道袍的素净,多了几分崖壁的阴寒与铁刃的冷厉,远远能望见云雾间矗立的黑色崖堡,堡上“日月神教”的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像是在无声昭示着曾经的江湖纷争。悟空踩着一块嵌在崖缝中的黑石,金箍棒在掌心转了个圈,火眼金睛扫过崖下盘旋的乌鸦:“师父,这崖上的气场又沉又杂,藏着权力的迷障,也裹着点觉醒的微光,像是有人在堡内争论教义,言语里带着对‘正’与‘邪’的叩问,倒有几分‘辨是非’的意味。”

唐僧勒住白龙马,指尖佛珠转得缓了,目光落在通往崖堡的栈道上——栈道旁的铁链上还缠着几截锈蚀的兵器,是岁月留下的痕迹。“黑木崖乃日月神教旧址,昔年任我行、东方不败曾在此执掌教务,既有过霸权之争,也有过教义之辩。令狐冲前辈曾在此化解教派纷争,让日月神教回归‘济世’初心。既是有缘至此,咱们便登崖一观,若能在这曾有纷争之地悟得‘辨是非’真义,也是取经路上的一桩修行。”

八戒揉着被山风刮得发僵的下巴,嘟囔道:“师父说得是,就是这黑木崖的风比武当山还冷,吹得俺老猪牙齿都打颤。要是崖堡里有个暖和的火塘,再有点热乎的萝卜炖粉条,俺倒也乐意陪师父多待片刻——当然,有块酱肉就更好了,不过素的也成。”

沙僧已将降妖宝杖横在身后,伸手拂去唐僧肩头的落尘:“师父,这栈道年久失修,有些木板都朽了,咱们扶着铁链走,莫要踏空。”

众人沿着栈道往上走,越靠近崖堡,空气中的肃杀之气越浓,隐约能听到堡内传来的争论声。行至堡门前,只见两个身穿日月神教服饰的教徒正守在门口,神色紧张;而堡内的广场上,一群教徒正围着两个人争论,其中一人身穿红色教袍,手持权杖,正是日月神教现任教主——任盈盈的后人任千觞;另一人则身穿青色长衫,手持书卷,竟是笑傲江湖中“恒山派”令狐冲的传人——风清扬的再传弟子林清玄,他近年游历黑木崖,为化解教派内部的教义之争而来。

“任教主!林兄!”悟空一眼认出林清玄腰间的恒山玉佩,纵身跳到广场上,金箍棒往地上一戳,“没想到会在黑木崖遇到你们!这教义之争虽热闹,却也别伤了和气,当年令狐冲前辈可是靠‘侠义’化解了日月神教与五岳剑派的恩怨!”

任千觞停下争论,对着唐僧拱手道:“唐长老远道而来,本座有失远迎。近来教内分为两派,一派主张‘以武服人’,重振日月神教的霸权;另一派则主张‘以仁济世’,回归先祖任盈盈的初心,两派争论不休,倒让长老见笑了。”

林清玄也收起书卷,笑着道:“孙兄,唐长老,这黑木崖的妙处,正在于‘辨是非’二字。先祖令狐冲曾说,‘正与邪,不在门派,而在人心’。我来此,便是想以江湖侠义,帮任教主化解纷争,让日月神教走回正途。”

唐僧合十道:“教主与林施主所言极是。所谓‘是非’,从来不是靠武力分辨,而是靠本心判断。就像这黑木崖,虽曾有过纷争,却也能在‘侠义’的引导下回归宁静——人若能如此,便能在纷扰中守住正道。”

正说着,一个身穿黑色教袍的教徒匆忙跑来,神色慌张:“教主!不好了!主张‘以武服人’的长老石破天,带着一群教徒闯进来了,说要废除您的教主之位,还说要联合江湖邪派,称霸武林!”

任千觞脸色一变,握紧手中的权杖:“石破天!他竟真敢叛乱!看来今日必须做个了断了!”

林清玄也蹙起眉头:“这石破天野心勃勃,早就想夺取教主之位,今日若不阻止他,怕是会引发更大的江湖纷争。”

哪吒脚踏风火轮,火尖枪上的红缨猎猎作响:“任教主莫急!俺去会会他们!要是他们敢叛乱,俺一枪就挑了他们的兵器,让他们再也不敢撒野!”

悟空也跟着纵身跃起:“俺与你一同去!俺的金箍棒正好试试他们的功夫硬不硬!”

众人跟着任千觞来到堡内的大殿,只见一群身穿黑色教袍的教徒手持兵器,气势汹汹地站在那里,为首的是一个身材魁梧的老者,他手持一把大刀,正是日月神教的长老石破天。

“任千觞!你主张‘以仁济世’,简直是丢尽了日月神教的脸!今日我便废了你,重振日月神教的霸权!”石破天厉声喝道,大刀在阳光下泛着寒光。

任千觞上前一步,语气坚定:“石长老,先祖任盈盈与令狐冲前辈,靠的是‘侠义’赢得江湖的尊重,而非霸权!你若执迷不悟,便是与整个江湖为敌!”

“与江湖为敌又如何!”石破天眼中闪过一丝戾气,“兄弟们,给我上,废了任千觞,夺取教主之位!”

黑衣教徒们举着兵器冲上来,悟空与哪吒立刻迎了上去。悟空金箍棒舞出一团金光,将冲在最前面的几个教徒打飞;哪吒火尖枪一挥,一道火焰朝着石破天射去,逼得他连连后退。敖丙则在大殿门口布下一道水阵,挡住了教徒的冲锋,防止他们伤及无辜。

林清玄也取出长剑,剑法灵动,配合任千觞,将靠近的教徒一一击退;唐僧则在大殿旁诵经,声音沉稳,如清泉般涤荡人心,让一些教徒停下了手中的兵器,露出犹豫的神色。

石破天见手下们纷纷动摇,心中大怒,挥刀朝着任千觞砍去:“任千觞,接我一刀!”

任千觞不慌不忙,手持权杖,轻轻一挡,便将石破天的刀挡住,然后顺势一推,石破天重心不稳,摔倒在地。任千觞权杖轻轻抵在石破天的咽喉:“石长老,承让了。”

石破天脸色惨白,却依旧嘴硬:“你……你这是靠外人帮忙,不算本事!”

就在这时,一个苍老的声音从大殿后传来:“石破天,你还不认错!”

众人望去,只见一个身穿灰色教袍的老者拄着拐杖走来,竟是日月神教的老教主——任千觞的叔父任沧海,他早年隐居黑木崖,今日听闻石破天叛乱,特意赶来阻止。“千觞主张‘以仁济世’,乃日月神教的正道!你妄图夺取教主之位,称霸武林,简直是日月神教的叛徒!快给千觞认错,不然我便废了你的武功,将你逐出教门!”

石破天见任沧海上前,又听闻众人的劝说,终于服软,对着任千觞拱手道:“教主,是我不对,我不该执迷于霸权,还请你原谅我。”

任千觞叹了口气:“罢了,只要你日后能明白‘以仁济世’的道理,不再为非作歹,今日之事我便不追究了。”

石破天连忙带着手下们退下。任沧海对着取经队伍拱手道:“多谢各位仙长相助。若不是你们,今日日月神教怕是要陷入内乱了。”

唐僧合十道:“任老教主不必客气。江湖之事,本就该互相扶持。任教主与林施主以‘侠义’化解纷争,这份心意,值得守护。”

当晚,任千觞在黑木崖的大殿摆下宴席,款待取经队伍。宴席间,任千觞取出任盈盈当年用过的权杖,感慨道:“这权杖是先祖任盈盈传下来的,上面还留着她与令狐冲前辈的印记。他们当年在黑木崖化解教派纷争,靠的不是武力,而是‘侠义’与‘仁心’。我与林兄也想像他们一样,以‘以仁济世’的教义,让日月神教回归正途,赢得江湖的尊重。”

林清玄也点头道:“长老说得对,所谓‘正与邪’,从来不是靠门派划分,而是靠人心判断。就像这黑木崖,虽曾被视为‘邪派’之地,却也能在‘侠义’的引导下,成为守护江湖安宁的力量。”

唐僧点头道:“教主与林施主所言极是。所谓‘正道’,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而是历经纷争后,依旧能守住的善意。就像这黑木崖的崖壁,虽曾染过鲜血,却也能在‘仁心’的浇灌下,长出希望的草木——人若能如此,便能在修行路上走得更远。”

次日清晨,众人准备告别黑木崖,继续西行。任千觞将一本《日月神教教义》手抄本送给唐僧:“长老,这教义手抄本送给你。上面记载了先祖‘以仁济世’的理念,取经路上若是遇到纷争,或许能让你想起‘仁心’的重要,多几分化解矛盾的智慧。”

林清玄则给悟空送了一把短剑:“孙仙长神通广大,却也有侠义之心,这把短剑送给你。它虽不如金箍棒威力大,却能提醒你我,‘侠义’不分兵器,只在人心。”

日月神教的教徒们也纷纷拿出自己做的干粮与黑木崖特有的野果,塞到八戒手中:“猪施主,这些你带着路上吃,要是下次再来黑木崖,我们请你吃最地道的山野佳肴!”

众人谢过任千觞、林清玄、任沧海与教徒们,继续西行。任千觞与林清玄站在黑木崖的栈道旁,望着他们的背影,手中的权杖与短剑轻轻颤动。朝阳从东方升起,将黑木崖的崖壁染成金色,日月神教的旗帜在风中依旧猎猎作响,却多了几分“以仁济世”的温柔,仿佛在诉说着一段关于辨是非、守正道与以仁济世的故事,在这座曾经的纷争之地久久流传。

唐僧牵着白龙马,走在黑木崖下的古道上,指尖捻着《日月神教教义》手抄本:“悟空,你看任教主与林施主,以‘仁心’化解教派纷争,以‘侠义’守护江湖安宁,这份‘辨是非’的智慧,才是江湖的真义。这世间的‘正与邪’,从来不是靠门派划分,而是靠本心判断——就像咱们取经,也是在‘辨是非’中守住‘普渡众生’的初心,让这份善意传遍天下。”

悟空握紧手中的短剑,点头道:“师父说得是!俺以前觉得,名门正派就是‘正’,魔教就是‘邪’,现在才明白,像任教主他们这样,用‘仁心’济世,用‘侠义’助人,才是真正的‘正道’!俺老孙以后再也不随便给人贴‘正邪’的标签了!”

敖丙轻声道:“长老说得对。就像这黑木崖,虽曾有过纷争,却也能在‘仁心’的引导下回归宁静;咱们取经路上的每一次相遇,每一次化解矛盾,也都是在‘辨是非’中传递善意。这世间的‘美好’,从来不是靠武力征服,而是靠‘仁心’与‘侠义’,在纷扰中守住正道。”

哪吒摸了摸头,笑道:“俺虽然不懂什么‘正邪’大道理,但俺知道,只要跟着师父和孙兄,多帮好人,多做善事,不欺负弱小,就是对的!”

八戒一边嚼着教徒们送的野果,一边含糊不清地说道:“俺老猪觉得,这野果真甜!要是前面的地方都像黑木崖这样,能化解纷争,还有好吃的,俺就满足了!”

沙僧则默默地守在行囊旁,目光坚定地望着前方:“师父,各位师兄,咱们离西天越来越近了。只要咱们能辨是非、守正道,就一定能顺利取回真经,普渡众生。”

阳光洒在取经队伍的身上,将他们的身影拉得很长。西行之路依旧漫长,前方或许还有更凶险的妖魔鬼怪,或许还有更复杂的江湖纷争,但他们心中的信念,却如黑木崖上的日月旗般愈发坚定。因为他们知道,取经之路,不仅是为了取回真经,更是为了在“辨是非”中守住初心,在“守正道”中传递善意——这便是他们此行的意义,也是他们永远的追求。

上一章 第942章 武当山麓承道韵 太极剑下悟不争 西游笑傲录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944章 恒山之巅承佛心 青灯古佛悟慈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