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男频同人小说 > 西游笑傲录
本书标签: 男频同人  佛道争灵珠劫江湖证禅 

第994章 衡山琴音涤尘心 正邪之外觅知音

西游笑傲录

西游笑傲录·第九百九十四章 衡山琴音涤尘心 正邪之外觅知音

取经队伍离了嵩山的禅烟,西行两月有余,脚下的路渐渐从蜿蜒山道变成了衡山的竹影小径,风里少了檀香的庄严,多了几分竹露的清冽与琴弦的震颤,远远能望见云雾漫过的衡山祝融峰,峰间的“衡山派”山门隐在修竹深处,门旁的青石上刻着“琴剑和鸣”四字,是昔年刘正风与曲非烟晚年共刻,虽历经风雨冲刷,石纹间却仍留着“知音难觅”的赤诚。悟空踩着一片被竹露打湿的落叶,金箍棒在掌心转了个圈,火眼金睛扫过林间抚琴的身影:“师父,这地方的气场又清又柔,藏着琴音的通透,也裹着点知音的怅然,像是有人在竹间以琴明志,气息里带着‘不以正邪论英雄’的坦荡,倒有几分‘以音觅心’的意味。”

唐僧勒住白龙马,龙马踏过铺满竹叶的小径,四蹄落下时轻缓无声,鼻息间呼出的白雾与山间的竹气相融。他指尖佛珠转得缓了,目光落在山门旁一架褪色的古琴上——琴身上“笑傲”二字已模糊,却在琴尾刻着“心之所向,素履以往”,是刘正风临终前托付弟子刻下,虽琴身有裂,弦音却依旧清亮。“衡山乃笑傲江湖中琴音与知音交织之地,刘正风曾因与曲洋结为知音,不惜自废武功,让衡山染上悲壮;后来曲非烟以琴音化解正邪隔阂,让此处从纷争之地变为知音之所。如今衡山派以‘琴为心声,剑为侠骨’为宗,每年举办‘琴剑会’,只为让世人明白,音不是消遣的玩物,是交心的桥梁;侠不是门派的标签,是本心的选择。既是有缘至此,咱们便入山一访,一来感受这竹间的琴韵,二来若能在琴音中悟得‘知音’真义,也是取经路上的一桩修行。”

八戒揉了揉被竹露沾湿的耳朵,嘟囔道:“师父说得是,就是这衡山的蚊子比嵩山还多,叮得俺老猪浑身是包。要是派里有热乎的糖油粑粑,再有点清甜的桂花酿,俺倒也乐意陪师父多待几日——当然,能有个熏艾草的竹屋就更好了。”

沙僧已将降妖宝杖横在身后,伸手为唐僧拂去肩头的竹叶:“师父,竹径幽深,容易迷路,咱们跟着琴音走,莫要偏离方向。”

众人循着琴音前行,越靠近“听雨轩”,空气中的竹香与松香越浓,伴着琴弦的颤动声与弟子们的谈笑声,在林间回荡。行至轩前的“知音坪”,只见一个身穿白衣的女子正坐在竹亭中抚琴,她眉目清雅,指尖流转间,琴音时而如高山流水,时而如林间清风,每一个音符都似在诉说着知音的赤诚,正是刘正风的后人刘清音;而在她身旁,一个身穿黑衣的男子正以剑伴琴,剑势随琴音起伏,刚柔并济,他眉目俊朗,动作间带着几分洒脱,正是曲洋的后人曲墨尘,他自幼随刘清音在衡山长大,承袭了先祖的琴剑之艺,更以“打破正邪,以音觅知音”为志,将衡山的“琴剑传承”延续至今。

“刘姑娘!曲兄!”悟空一眼认出刘清音手中的古琴——琴上的断纹与当年在衡阳城见的《笑傲江湖曲》琴谱同源,纵身跳到知音坪中央,金箍棒往地上一戳,“没想到会在衡山遇到你们!这琴音里带着‘不管正邪只认心’的味道,比当年听闻的刘曲二人故事,可痛快多了!”

刘清音收琴起身,对着唐僧拱手道:“唐长老远道而来,清音有失远迎。近来总在坪上抚琴,一来是为了承袭先祖的遗志,二来也是想让弟子们明白,‘琴音无界,人心有别’,刘正风先祖与曲洋先祖虽分属正邪,却因琴音结为知音,从未因门派偏见而疏远;他们曾说,‘所谓正邪,不过是世人的执念,真正的知音,只论本心,不论出身’,这便是咱们衡山的初心。”

曲墨尘也收剑而立,对着悟空笑道:“孙仙长,唐长老,我常听清音说刘曲二人的故事——他们一个是名门正派,一个是魔教长老,却能抛开世俗眼光,共谱《笑傲江湖曲》,最终虽结局悲壮,却让世人明白,知音难觅,更应珍惜。我们在此琴剑和鸣,也是想以琴音传递‘坦荡’之理,让江湖多几分知音,少几分偏见。”

唐僧合十道:“刘施主与曲施主所言极是。所谓‘知音’,从来不是靠门派标榜,而是在偏见前守本心,在分歧中寻共鸣。就像这坪上的竹与松,虽种类不同,却能共沐风雨,只因它们从未被外在的差异困住——人若能如此,便能在修行路上少走歧路,寻得真正的交心之基。”

正说着,一个衡山弟子匆忙从山下跑来,神色慌张:“刘师姐!曲师兄!不好了!山下‘正音盟’的人来了,说要抢占听雨轩,还说咱们‘正邪不分’,玷污了衡山的名声,要逼咱们销毁《笑傲江湖曲》的琴谱,否则就烧了咱们的琴房!”

刘清音脸色微沉,却依旧平静:“这些人真是冥顽不灵!《笑傲江湖曲》记载的是知音的赤诚,不是划分正邪的工具,岂是他们能随意销毁的?只是他们若在坪前闹事,恐会毁了衡山的琴剑传承,断了这份‘以音觅心’的初心。”

曲墨尘也蹙起眉头:“这正音盟近来在湖广一带挑起正邪纷争,上个月竟在衡阳城砸了一家魔教弟子开的琴铺,今日敢来挑衅,定是听说《笑傲江湖曲》藏着‘化解正邪’的秘法,以为我们用邪术玷污正统,想借此铲除咱们,巩固他们的‘正统’地位。”

哪吒脚踏风火轮,火尖枪上的红缨猎猎作响:“刘姑娘莫急!俺去会会他们!要是他们敢撒野,俺一枪就挑了他们的乐器,让他们再也不敢来捣乱!”

悟空也跟着纵身跃起:“俺与你一同去!俺的火眼金睛能辨他们的本心,还能看出他们的‘正音’不过是掩盖私心的幌子,定能帮着破了他们的阴谋,让这群伪君子知难而退!”

众人跟着刘清音与曲墨尘下山,行至衡山山麓的“闻琴亭”时,果然见十几个身穿灰衣的汉子手持棍棒,气势汹汹地站在那里,为首的是一个面色倨傲的汉子,他手中握着一把“正音剑”,正是正音盟盟主郑正音。

“刘清音!曲墨尘!你们这两个正邪不分的败类!今日我来,就是要清理门户,让你们销毁《笑傲江湖曲》琴谱!要是你们输了,就自废琴剑之艺,永远离开衡山!”郑正音厉声喝道,正音剑在日光下泛着冷光,身后的帮众们也纷纷举起棍棒,对着亭旁的古琴比划,棍风刮得琴弦“嗡嗡”作响。

刘清音上前一步,语气坚定:“郑盟主,琴音无正邪,知音在本心。你若真心想品琴论剑,清音愿为你弹奏《笑傲江湖曲》,讲解‘知音’的真义;但你若只为挑起纷争而来,便请回吧——这衡山的琴韵,不是你能亵渎的,更不是你能用来巩固地位的工具。”

“回?”郑正音眼中闪过一丝怒意,“你一个与魔教后人为伍的女子,也敢跟我谈知音!兄弟们,给我上,先砸了这闻琴亭,毁了他们的琴谱!”

灰衣汉子们举着棍棒冲上来,悟空与哪吒立刻迎了上去。悟空金箍棒舞出一团金光,将冲在最前面的几个汉子打飞,同时火眼金睛扫过他们的神情,厉声喝道:“这伙人靠偏见催动,招式僵化,破绽在心胸!敖丙,用水劲柔化他们的棍势,莫伤其性命!”

敖丙立刻引动山间的竹泉,水流凝聚成柔劲,朝着冲上来的汉子棍招间轻轻一绕,汉子们顿时棍势滞涩,手中的棍棒纷纷脱手,有几个甚至被水流带得失去平衡,摔在竹丛中——他们想起自己曾是普通琴师,却因郑正音的“正统”说教加入正音盟的过往。哪吒趁机火尖枪一挥,一道火焰绕着郑正音的正音剑转了一圈,剑身上的“正音”二字瞬间被烧得模糊,郑正音吓得连忙松手,正音剑“哐当”一声落在地上,剑刃卷起。

曲墨尘也取出腰间的长剑,剑法随琴音的余韵起伏,剑尖轻轻一点,便将一个汉子的手腕挑麻,让他手中的棍棒落地,却不伤及皮肉——他的剑招看似洒脱,却带着知音的坚定,让中剑者只觉心口一震,偏见渐消;刘清音则再次抚琴,指尖拨动琴弦,一道清亮的琴音如利刃般穿过人群,汉子们听到琴音,纷纷停下动作,眼中泛起迷茫,想起自己当初学琴时的纯粹初心。

“琴音可化偏见,知音能破隔阂!”刘清音一边抚琴,一边高声喊道,“你们若肯放下棍棒,衡山愿教你们弹奏《笑傲江湖曲》,以音养心,以剑明志,莫再被偏见蒙蔽!”

几个被琴音点醒的汉子望着地上的棍棒,眼中泛起悔意,对着刘清音磕头:“刘师姐,求您原谅我们,我们再也不跟着郑正音作恶了!”

郑正音见手下们纷纷倒戈,兵器也被夺了,心中大怒,从怀中掏出一把“毒粉”,朝着刘清音撒去:“刘清音,给我去死!”

悟空眼疾手快,金箍棒一挥,将毒粉打落在地,毒粉落在竹叶上,泛起一层黑色的痕迹。悟空纵身跃到郑正音面前,金箍棒一挑,将他掀翻在地,然后一棒子轻轻压在他的背上——这次他收了九成力道,只让郑正音动弹不得,却不伤及他:“还不赶紧认错!不然俺就让你尝尝被衡山的竹虫咬个够的滋味!”

郑正音趴在地上,疼得龇牙咧嘴,却在刘清音的琴音中渐渐软化——那琴音里没有敌意,只有赤诚,让他想起自己小时候因父亲是魔教弟子被人歧视,便立志“肃清魔教”,却渐渐在偏见中迷失本心,甚至忘了父亲临终前“以琴会友,莫分正邪”的叮嘱。他声音沙哑道:“我……我不该挑起纷争,不该被偏见蒙蔽……”

就在这时,一个苍老的声音从人群后传来:“郑正音,知错能改,知音可觅。”

众人望去,只见一个身穿青色长衫的老者拄着琴杖走来,竟是当年仪琳的弟子仪清师太,她早年云游衡山,与刘清音的母亲结为好友,以“琴音济世,化解隔阂”为志,今日听闻正音盟闹事,特意赶来阻止。“清音与墨尘以琴音传赤诚,守衡山知音之基,你若真心悔改,便随老尼回山,帮着修复被你砸毁的琴铺,化解湖广的正邪恩怨,以行动赎清罪孽。”

郑正音闻言,对着刘清音与曲墨尘磕了三个头:“刘师姐,曲师兄,是我糊涂,我愿悔改,求你们给我一个赎罪的机会!”

刘清音扶起郑正音,轻声道:“琴音无界,人心可改。你若真心悔改,衡山便给你一个机会——日后便在山打理琴房,跟着我们修习琴剑,以琴音洗涤偏见,以知音警醒自己,或许能明白‘琴剑和鸣’的真义。”

郑正音连连点头,带着手下们跟着仪清师太回衡山,临走前还不忘回头对着刘清音拱手:“多谢刘师姐慈悲,我郑正音日后定弃恶从善,不再被偏见左右!”

仪清师太对着取经队伍合十道:“多谢各位仙长相助。若不是你们,今日‘琴剑会’怕是要被搅乱,衡山与琴房也难保。”

唐僧合十道:“仪清师太不必客气。知音之道,本就是彼此理解,相互包容。刘施主与曲施主以琴音传递赤诚之暖,以剑胆化解偏见,这份心意,值得守护。”

当晚,刘清音与曲墨尘在衡山的“听雨轩”摆下宴席,款待取经队伍与前来参加“琴剑会”的江湖人士。宴席间,刘清音取出那架刻着“笑傲”二字的古琴,轻轻拨动琴弦,一道清亮的琴音在轩内回荡:“这架琴是刘正风先祖留下的,当年他与曲洋先祖用这架琴共谱《笑傲江湖曲》,虽历经沧桑,琴音却依旧清亮。我留下它,不是为了传承琴艺,是为了警醒——琴音是交心的桥梁,不是炫耀的资本;知音是灵魂的共鸣,不是利益的交换。真正的衡山传承,从不是追求‘琴剑双绝’,而是追求‘知音难觅,当以心待’。”

曲墨尘也取出一本《笑傲江湖曲》琴谱,轻轻翻开,书页上还留着刘正风与曲洋的批注:“这琴谱里记载的不只是音符,更是‘知音’的道理。每一段旋律旁,都写着他们对正邪的看法与对知音的珍惜——就像《笑傲江湖曲》的‘破阵’段,看似激昂,实则讲究‘以柔克刚,以音化怨’。咱们琴剑和鸣,也是在修炼本心,让每一次抚琴都能打破偏见,让每一次出剑都能守护知音。”

唐僧拿起琴谱,指尖拂过书页上的批注,轻声道:“刘施主与曲施主所言极是。所谓‘知音’,从来不是靠琴谱彰显,是靠日常的赤诚与对差异的包容。就像这轩外的竹与松,虽姿态不同,却能共守山林,只因它们从未被外在的标签困住——人若能如此,便能在修行路上走得更远,寻得真正的交心之本。”

次日清晨,“琴剑会”如期举行,刘清音邀请悟空与唐僧作为“知音见证者”。听雨轩前的知音坪上,刘清音与仪清师太一同弹奏《笑傲江湖曲》,琴音清亮,引得众人阵阵喝彩;曲墨尘则带领弟子们以剑伴琴,剑势随琴音起伏,刚柔并济,让众人明白,琴剑的真谛不在招式,而在本心。悟空一时兴起,也拿起一把木剑,跟着曲墨尘学了几招“衡山剑法”的基础式,他收起往日的刚猛,动作渐渐变得洒脱,剑风掠过知音坪时竟引得周围的竹叶纷纷起舞,引得众人连连叫好;八戒则坐在一旁,一边吃着糖油粑粑,一边听着琴音,脸上满是惬意——那糖油粑粑外酥里糯,带着芝麻的香气,让他暂时忘了衡山的蚊虫。

琴剑会结束后,众人准备告别衡山,继续西行。刘清音将一本《衡山琴音浅释》手抄本送给唐僧:“长老,这手抄本记载了先祖们的琴音感悟与知音之理,取经路上若是遇到被偏见蒙蔽之人,或许能让你想起‘以音觅心,以剑明志’的道理,多几分对众生的悲悯。”

曲墨尘则给悟空送了一块竹制的琴形玉佩:“孙仙长神通广大,却也易被急躁左右,这玉佩送给你。闲暇时可拿在手中摩挲,感受竹的清雅,或许能在你日后降妖时帮上忙,让你更懂以柔克刚,莫被偏见冲昏头脑。”

衡山派的弟子与前来参加琴剑会的江湖人士也纷纷拿出自己做的衡山小吃与清茶,塞到八戒手中:“猪施主,这些你带着路上吃,有你爱吃的糖油粑粑和桂花酿,还有几罐衡山云雾茶,要是下次再来衡山,我们请你吃最地道的衡山豆腐煲!”

众人谢过刘清音、曲墨尘、仪清师太与衡山弟子们,继续西行。刘清音与曲墨尘站在衡山山门,以琴音为众人送行,声音里满是祝福;仪清师太与弟子们也挥手告别,眼中满是不舍。朝阳从东方升起,将衡山的竹影染成金色,琴音与竹香在山间回荡,仿佛在诉说着一段关于琴音、知音与打破偏见的故事,在这座清雅的衡山圣地久久流传。

唐僧牵着白龙马,走在衡山脚下的古道上,指尖捻着那本《衡山琴音浅释》手抄本:“悟空,你看刘施主与曲施主,以琴音传递赤诚之道,以剑胆守护知音之谊,这份‘正邪无界’的心境,才是修行的真义。这世间的‘隔阂’,大多源于偏见与执念,若能像衡山的弟子般,以音化怨,以心觅知音,便能在纷扰中守住清明——就像咱们取经,也是在‘知音’中践行‘普渡众生’的使命,让这份善意传遍天下,让每一个人都能在赤诚的指引下,寻得本心。”

悟空握紧手中的竹制琴形玉佩,点头道:“师父说得是!俺以前觉得,正派和邪派势不两立,现在才明白,像刘姑娘和曲兄这样,不管出身,只看本心,才是真正的‘知音’!俺老孙以后再也不随便给人贴标签了,只要是真心待人的,不管是妖是魔,都能做朋友,莫被偏见迷了眼!”

敖丙轻声道:“长老说得对。就像这山间的竹与松,无论别人说它们是否相配,始终共沐风雨,只因它们坚守知音之念;咱们取经路上的每一次磨难,每一次打破偏见,也都是在‘知音’中传递善意。这世间的‘强大’,从来不是靠划分正邪,而是靠本心的赤诚与对差异的包容,在隔阂中守护众生的希望。”

哪吒摸了摸头,笑道:“俺虽然不懂什么‘知音难觅’的大道理,但俺知道,只要跟着师父和孙兄,多帮好人,多交真心朋友,不被偏见左右,就能遇到更多像衡山这样的知音,就是对的!”

八戒一边嚼着衡山弟子送的糖油粑粑,一边含糊不清地说道:“俺老猪觉得,这糖油粑粑真甜!要是前面的地方都像衡山这样,能让人遇到知音,能遇到好人,还有好吃的,俺就满足了!”

沙僧则默默地守在行囊旁,目光坚定地望着前方:“师父,各位师兄,咱们离西天越来越近了。只要咱们心怀赤诚、坚守知音,就一定能顺利取回真经,普渡众生,让天下人都能在包容与理解中,寻得本心。”

阳光洒在取经队伍的身上,将他们的身影拉得很长。西行之路依旧漫长,前方或许还有更凶险的妖魔鬼怪,或许还有更复杂的江湖纷争,但他们心中的信念,却如衡山的琴音般愈发赤诚坚定。因为他们知道,取经之路,不仅是为了取回真经,更是为了在“琴音”中传递赤诚,在“知音”中守护包容——这便是他们此行的意义,也是他们永远的追求。

白龙马似乎也感受到这份赤诚,轻轻甩了甩马尾,蹄声踏在古道上,与远处衡山的琴音隐隐相合。悟空将竹制琴形玉佩系在金箍棒上,金箍棒斜扛在肩上,目光望向西方天际——那里云层流转,仿佛藏着西天的佛光,也藏着他们即将抵达的终点。他忽然想起刘清音说的“琴音无界,人心可改”,忍不住回头望了一眼衡山的方向,心中暗道:“俺老孙定不会忘了这份知音的赤诚,定要护着师父,取到真经,帮更多人打破偏见,寻得真心朋友!”

敖丙指尖拂过袖中从衡山带的云雾茶,茶香里还留着竹露的清冽。他想起曲墨尘说的“以音化怨,以剑明志”,忽然明白,取经路上的每一次选择、每一次坚持,何尝不是一种“知音修行”?师徒几人目标一致,坚守包容,哪怕前路艰险,也能彼此扶持,这便是最珍贵的“知音之约”。

哪吒把玩着火尖枪上的红缨,想起郑正音悔改时的模样,又想起刘清音以琴音渡人的场景,摸了摸头笑道:“俺现在算懂了,不是所有‘正音盟’的人都是坏人,像郑正音这样,肯放下偏见,比什么都重要!”

八戒终于吃完了最后一个糖油粑粑,舔了舔手指,嘟囔道:“要是以后每到一处,都有这么好吃的,还有这么多懂知音的人,取经路上也不觉得累了。”话虽如此,他却悄悄将装着桂花酿的陶罐系得更紧了——那是他特意留着,想等遇到疲惫的路人时,分给他们喝,也算尽一份知音的赤诚之心。

沙僧依旧默默守在行囊旁,行囊里装着衡山弟子送的小吃与云雾茶,他仔细清点着,将易碎的陶罐小心裹好。他望着唐僧的背影,看着师父指尖始终捻着的《衡山琴音浅释》,心中愈发坚定:只要跟着师父,跟着师兄们,守住这份赤诚与包容,定能顺利取回真经,不负这一路的相遇与守护。

唐僧停下脚步,回头望着身后的弟子们,眼中满是温和。他将《衡山琴音浅释》轻轻揣入怀中,指尖再次捻动佛珠,轻声道:“悟空,敖丙,哪吒,八戒,沙僧,前路虽远,却有琴音相伴;道阻且长,却有知音为灯。咱们继续西行吧,让这份从衡山悟得的‘赤诚守心’之暖,传遍更多地方。”

“好!”众人齐声应和,声音在古道上回荡,引得林间的鸟儿振翅飞起,朝着西方飞去。

取经队伍的身影渐渐远去,融入夕阳的余晖中。衡山的琴音仍在竹间缭绕,修竹的枝叶依旧青翠,仿佛在目送他们,也在守护着那份“琴剑和鸣”的传承。而他们的身后,古道上留下的脚印,深深浅浅,每一步都印着赤诚与坚定,每一步都朝着西天的方向,朝着“普渡众生”的初心,坚定前行。

上一章 第993章 嵩山雾里辨是非 禅武同修见真如 西游笑傲录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995章 恒山雾隐慈悲心 巾帼侠骨照山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