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透过仁华医院儿科病房的落地窗洒进来,林念初拢了拢耳边的碎发,俯身检查病床上小女孩的体温。她白大褂口袋里还装着从三亚带回来的贝壳,那是两周前蜜月旅行的纪念品。
白晓菁(儿科主任)"林院长,3床的小患者退烧了,您开的药很有效。"白晓菁递过病历本,眼中带着敬佩。
林念初微笑着点头,却在直起身的瞬间感到一阵眩晕。她扶住床栏,眼前发黑,胃里翻江倒海。
白晓菁(儿科主任)"您没事吧?"白晓菁连忙扶住她,"脸色很差,要不要去休息室躺会儿?"
儿科副院长专家念初"没事,可能是时差还没调过来。"林念初摆摆手,却在说完这句话后冲向洗手间。
十分钟后,她盯着洗手间镜子中的自己,脸色苍白。这个月例假推迟了一周多,她原本以为是旅行打乱了生理周期。但现在,一个可怕的念头浮现在脑海——她和程学文在三亚那晚,因为太过放松而忘记做安全措施。
儿科副院长专家念初"不可能..."她低声自语,手指不自觉地抚上平坦的小腹。他们已经有三孩子了,大女儿林清韵6岁,小女儿程念慈八岁,小儿子林沐兮8岁。作为仁华医院的儿科副院长和院长,他们的生活已经足够忙碌。
回到办公室,林念初锁上门,从抽屉深处翻出一支早孕试纸——这是医院常备的医疗物资。五分钟后,两条清晰的红线宣告了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
检验科主任"六周了。"检验科主任张维推了推眼镜,将B超报告递给林念初,"胎心很健康,林院长。"
林念初的手指微微发抖。作为儿科专家,她看过无数孕妇的检查报告,却从未想过自己会在42岁时再次面对这种情况。
儿科副院长专家念初"谢谢,请暂时不要告诉任何人,包括程院长。"她努力保持专业语气,但声音里的颤抖出卖了她。
检验科主任张维了然地点头:"我明白。需要我帮您预约产科吗?"
儿科副院长专家念初"不用,我自己来。"林念初勉强笑了笑,拿着报告离开了检验科。
走廊上,她迎面碰上了刚从会议室出来的程学文。他穿着笔挺的白大褂,胸前的院长名牌闪闪发亮,正在和几位科室主任讨论着什么。看到妻子,他眼中立刻浮现出蜜月时那种温柔神色。
程院长"念初,你脸色不太好。"会议结束后,程学文拦住她,关切地摸了摸她的额头,"发烧了?"
儿科副院长专家念初"有点累而已。"林念初躲开他的手,"晚上回家再说吧,我还有门诊。"
整个下午,林念初都心不在焉。她机械地回答着患儿家长的问题,开出处方,脑海里却不断回放着与程学文相识相知的点点滴滴——从医学院的同窗到仁华医院的同事,从新婚燕尔到三个孩子的父母,再到上个月在三亚夕阳下的誓言"无论多少年过去,我们依然相爱如初"。
下班时间到了,林念初迟迟没有离开办公室。她知道自己必须告诉程学文,却不知如何开口。他们原本计划蜜月回来后,程学文就去预约输精管结扎手术,因为三个孩子已经让他们的生活足够充实。
程院长"还没走?"程学文推门而入,手里拿着两杯咖啡,"我给你带了拿铁,不加糖。"
林念初看着那杯咖啡,突然鼻子一酸。她怀孕后应该避免咖啡因,而程学文不知道,就像他不知道他们即将迎来第四个孩子。
儿科副院长专家念初"学文,我有事要告诉你。"她深吸一口气,从抽屉里取出B超报告,"我们...要再当一次父母了。"
程学文的表情凝固了。他放下咖啡杯,接过报告,目光在纸面上来回扫视,仿佛那是什么难解的医学难题。
程院长"三亚那晚?"他最终问道,声音有些沙哑。
儿科副院长专家念初林念初点点头:"安全期计算错了,而且我们...后来太投入,忘了措施。"
办公室里陷入长久的沉默。程学文走到窗前,背对着她,肩膀的线条紧绷着。林念初知道他在思考——思考他们繁忙的工作,思考三个已经需要大量关注的孩子,思考她不再年轻的年龄。
程院长"你今年42岁了。"程学文终于转过身,眼中是复杂的情绪,"高龄产妇的风险..."
儿科副院长专家念初"我知道所有的风险数据。"林念初打断他,声音有些哽咽,"我是儿科医生,我比谁都清楚。"
程学文快步走过来,将她拥入怀中。林念初闻到他身上熟悉的消毒水味混合着淡淡的古龙水香气,那是她最安心的味道。
儿科副院长专家念初"我们该怎么办?"她埋在他胸前闷声问道。
程院长程学文轻轻抚摸着她的头发,就像安抚一个受惊的孩子:"还记得我们结婚时说的话吗?无论顺境逆境,疾病健康..."
儿科副院长专家念初"都会一起面对。"林念初接上他的话,抬起头看他,"但我们已经有三孩子了,医院的工作又那么忙..."
程院长程学文突然笑了,那种让林念初心动的、带着少年气的笑容:"亲爱的,我们管理着一家拥有2000名员工的三甲医院,难道还搞不定一个婴儿?"
儿科副院长专家念初林念初破涕为笑:"你是在用管理学的角度思考育儿问题吗,程院长?"
程院长"我是在用丈夫的角度思考。"程学文认真地说,手指轻轻抚上她的小腹,"如果这个孩子选择在这个时候来到我们身边,那一定有它的意义。也许..."他眼中闪过狡黠的光,"这是我们的蜜月宝宝,最特别的纪念品。"
儿科副院长专家念初林念初感到一阵暖流涌过全身。是啊,这个意外的生命,不正是他们爱情最新的见证吗?
程院长"不过,"程学文突然正色道,"明天我就去预约结扎手术,这次绝对不能再有意外了。"
儿科副院长专家念初林念初笑着点头,然后想起什么似的皱起眉:"我们该怎么跟孩子们说?清韵已经懂事了,但念慈可能还理解不了。"
程院长"慢慢来。"程学文吻了吻她的额头,"就像我们处理医院里的每一个难题一样,一步一步解决。现在,我们先回家,好吗?孩子们还等着爸爸妈妈呢。"
走出医院大门时,夕阳正好。林念初下意识地摸了摸口袋里的贝壳,突然觉得,也许生命中最美好的礼物,往往都是意外而来的。
周六早晨七点,阳光透过薄纱窗帘洒进程家宽敞的厨房。林念初系着围裙,正在煎最后一块松饼,蜂蜜的甜香弥漫在整个空间。她的小腹依然平坦,完全看不出那里正孕育着一个六周大的生命。
程念慈"妈妈,姐姐又把牛奶打翻了!"八岁的程学慈冲进厨房,马尾辫一跳一跳的,脸上写满了告状的兴奋。
林清韵(6岁)"我不是故意的!"6岁的林清韵光着脚丫跟进来,睡衣上沾着明显的白色奶渍,小脸涨得通红。
儿科副院长专家念初林念初放下锅铲,蹲下身与清韵的视线平齐:"没关系,宝贝。去换件干净衣服,然后帮妈妈摆餐具好吗?"
林清韵用力点头,转身跑开时差点撞上刚进厨房的程学文。院长爸爸眼疾手快地扶住大女儿,同时接过林念初手中的锅铲。
程院长"你应该多休息。"他在她耳边低语,手指轻轻碰了碰她的小腹。
林沐兮林念初报以微笑,正要回答,十岁的林沐兮抱着厚厚的百科全书走进厨房,眼镜后的眼睛严肃地扫视了一圈:"爸爸,妈妈,早上好。今天的早餐有蛋白质和维生素的均衡搭配吗?"
不愧是程学文的儿子啊这么斯文有学问才十岁啊就懂的这么多随程学文了
程院长程学文忍俊不禁,揉了揉小儿子的头发:"有煎蛋、水果沙拉和你妈妈特制的全麦松饼,小营养师先生。"
沐兮满意地点点头,爬上餐椅,立刻埋首书中。林念初和程学文交换了一个眼神——他们的小儿子简直是小版的程学文,连那股认真劲都一模一样。😂
早餐桌上,三个孩子各具特色。沐兮安静地边吃边看书,偶尔纠正妹妹的餐桌礼仪;念慈叽叽喳喳地讲述着学校里的趣事,一刻不停;清韵则专注于用叉子把蓝莓排成一列"小士兵",时不时偷瞄父母的反应。
儿科副院长专家念初林念初清了清嗓子:"孩子们,爸爸妈妈有重要的事情要告诉你们。"
三双眼睛立刻齐刷刷地看向她,连沉浸在书中的沐兮都抬起了头。程学文放下咖啡杯,握住妻子的手给予无声的支持。
儿科副院长专家念初"你们知道妈妈是医生,对吧?"林念初用孩子们能理解的方式开始解释,"有时候,人的身体里会发生一些奇妙的变化..."
程念慈"就像毛毛虫变蝴蝶吗?"念慈睁大眼睛问道。
儿科副院长专家念初"有点像,但不完全一样。"林念初微笑着,"妈妈的肚子里现在有一个很小很小的宝宝正在长大。"
餐桌上瞬间炸开了锅。念慈尖叫一声跳下椅子,绕着餐桌跑起来;沐兮推了推眼镜,表情严肃得像在参加学术会议;清韵则困惑地盯着妈妈的肚子,似乎想用目光穿透看看里面到底有什么。
程院长"安静,念慈。"程学文温和但坚定地制止了女儿的马达行为,"坐下听妈妈说。"
林沐兮"是真的吗?"沐兮第一个发问,声音里带着超出年龄的成熟,"我是说,医学上确认了吗?"
儿科副院长专家念初林念初点点头:"B超显示已经六周了,心跳很健康。"
程念慈"哇!"念慈终于忍不住又尖叫起来,"我想要个妹妹!念慈太调皮了,我需要一个妹妹一起玩洋娃娃!"
程念慈"我才不调皮!"念慈立刻抗议,然后转向妈妈,小脸上写满担忧,"妈妈,宝宝在你肚子里怎么呼吸呀?不会淹死吗?"
程院长程学文笑出声来,赶紧用咳嗽掩饰:"宝宝在妈妈肚子里不需要自己呼吸,念慈。妈妈会通过一根特殊的管子给宝宝输送氧气和营养。"
林沐兮"像太空人的氧气罩?"沐兮眼睛亮了起来。
儿科副院长专家念初"差不多。"林念初捏了捏小儿子肉乎乎的脸颊。
林沐兮沐兮突然合上百科全书,一本正经地说:"根据医学统计,母亲年龄超过35岁怀孕属于高龄产妇,会增加妊娠并发症的风险。妈妈,你需要更严格的产检计划。"
程院长林念初的眼眶瞬间湿润了。她的小儿子才十岁,却已经懂得关心她的健康。程学文显然也被感动了,他伸手揉了揉沐兮的头发:"好儿子,不过别担心,爸爸妈妈都是医生,我们会照顾好妈妈的。"
程念慈"宝宝什么时候出来?"念慈迫不及待地问,"明天吗?"
儿科副院长专家念初"要等到明年春天。"林念初笑着解释,"宝宝需要在妈妈肚子里待够九个月才能长得足够强壮。"
程念慈"那我们可以给它起名字吗?"念慈兴奋地问,"我想叫它'小火箭'!"
林清韵(6岁)"不行!那太奇怪了!"清韵立刻反对,"如果是女孩应该叫'艾莎',如果是男孩叫'蜘蛛侠'!"
程学文和林念初相视一笑。三个孩子已经开始热烈讨论起宝宝的名字、性别和未来角色,场面温馨又混乱。
林沐兮"安静点,你们两个。"沐兮拿出大哥的架势,"我们需要理性讨论。首先,宝宝的名字应该有意义且得体;其次,我们需要考虑妈妈怀孕期间的营养需求和休息时间;最后,我们应该分担更多家务。"
儿科副院长专家念初林念初惊讶地看着沐兮:"儿子,你从哪里知道这些的?"
林沐兮"上周看了关于家庭结构变化的纪录片。"沐兮推了推眼镜,"作为长子,我有责任协助父母。"
程院长程学文感动地把三个孩子都搂进怀里:"爸爸妈妈很幸运有你们这样懂事的孩子。是的,未来几个月妈妈会更容易疲劳,我们需要一起照顾她。"
林清韵(6岁)"我可以给妈妈捶背!"清韵举手宣布。
程念慈我会保持安静不吵闹。"念慈难得地表现出乖巧。
林沐兮"我会制定家庭值班表。"沐兮认真地说。
林念初感到一阵暖流涌过全身。这个意外的生命带给他们的不仅是挑战,更是一家人更加紧密团结的契机。
早餐后,程学文主动承担了洗碗工作,林念初则坐在沙发上稍事休息。三个孩子围在她身边,小手小心翼翼地摸着她的肚子,仿佛在感受那个尚未成形的小生命。
程念慈"妈妈,宝宝能听到我们说话吗?"念慈轻声问。
儿科副院长专家念初"现在还不能,但再过几个月就可以了。"林念初回答。
林清韵(6岁)"那我每天都要和它说晚安。"清韵宣布。
程学文擦干手走过来,坐在妻子身边。他看着三个孩子天真烂漫的样子,突然想起医院里堆积如山的工作。作为院长的他儿科副院长,他们很难有真正的休息日。
儿科副院长专家念初"怎么了?"林念初注意到丈夫微微皱起的眉头。
程院长"我在想下周的医院质评检查。"程学文低声回答,"还有你名下的那个儿科科研项目。"
儿科副院长专家念初林念初捏了捏他的手:"我们会处理好的。就像沐兮说的,合理规划时间就行。"
林沐兮正当两人低声交谈时,沐兮突然严肃地站在他们面前:"爸爸,妈妈,我有个重要问题。"
儿科副院长专家念初"什么问题,宝贝?"林念初温柔地问。
林沐兮"这个宝宝..."沐兮犹豫了一下,"是因为你们去度蜜月才有的吗?就像电视剧里说的'蜜月宝宝'?"
程学文差点被自己的口水呛到,林念初的脸瞬间红到了耳根。他们交换了一个哭笑不得的眼神——沐兮实在太早熟了。
程院长"这个嘛..."程学文斟酌着用词,"确实是在蜜月期间怀上的,但具体细节等你再大些我们会解释。"
沐兮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似乎对这个答案还算满意。清韵和念慈则完全没听懂,已经开始争论谁将来能第一个抱宝宝的问题。
程院长电话铃声突然响起,打断了家庭的温馨时刻。程学文接起电话,表情逐渐严肃:"好,我马上过来。"
儿科副院长专家念初"医院?"林念初已经从他的表情读出了信息。
程院长"急诊科收治了多名食物中毒的儿童,需要我去协调。"程学文歉意地吻了吻她的额头。
儿科副院长专家念初"去吧,孩子们有我。"林念初理解地说。作为医疗工作者,他们早已习惯了随时被召唤的责任。
程学文匆匆换好衣服准备出门,三个孩子排成一列与他击掌告别——这是他们家的传统仪式。
程院长"照顾好妈妈。"程学文最后叮嘱道,目光与林念初相遇,两人眼中满是对彼此的理解和支持。
门关上后,林念初靠在沙发上,感受着腹中微弱但确实存在的新生命,听着三个孩子在一旁计划着如何布置婴儿房。阳光洒满客厅,这个因意外而更加圆满的家,充满了爱与希望。
预知故事情节,下章见分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