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三十六年正月的墨溪村,雪压在油茶枝上,咯吱作响,村口的哨探却不敢懈怠。
吴伟东刚给念安换完尿布,老周就裹着件破棉袄进来,帽檐压得低,还沾着雪。
“东伢子,跟我来趟地窖,有要事。”老周的声音压得很沉,眼神里藏着郑重。
吴伟东心里一紧,跟吴明远打了个招呼,跟着老周往油茶林走。地窖里堆着粮,还点着盏油灯,昏昏黄黄的。
“上级决定,吸收你入党。”老周从怀里掏出个红布包,里面是枚铜制党徽,“你愿意吗?”
吴伟东的手一下子抖了,想起李明瑞的红布香囊,想起奉显情的牺牲:“我愿意!可我怕……怕做不好,辜负大家。”
“你打鬼子敢拼命,护乡亲肯担当,咋会做不好?”老周把党徽别在他胸前,“仪式从简,但心意要真,对着党徽,说你的誓言。”
吴伟东对着党徽,声音发颤却坚定:“我吴伟东,护乡亲,守家国,为解放全中国,不怕死,不叛变!”
老周拍了拍他的肩:“好同志。现在有个更重的任务——去长沙,潜伏在程潜身边。”
“程潜?”吴伟东愣了,“就是那个湖南军政长官?我咋能靠近他?”
“程潜身边有个副官叫李正明,新化圳上人,跟你爹认识。”老周掏出封信,“你拿着这信,扮成茶商,去长沙找他。”
吴伟东接过信,心里犯怵:“我没做过潜伏的事,要是被发现了……”
“你只要观察,不用动手。”老周压低声音,“程潜对内战不满,上级想知道他的动向,还有国民党在湖南的兵力部署。”
回到家,吴伟东跟秀秀和吴明远说这事,秀秀的眼圈一下子红了:“要去多久?能常回来吗?”
“不知道,但我会尽量捎信。”吴伟东摸了摸她的脸,“念安还小,你和爹多费心。”
吴明远叹了口气,从箱底翻出个樟木箱:“这里面是你娘的首饰,换了钱当本钱,茶商的身份得像。”
正月十五那天,吴伟东背着装满茶油的篓子,往长沙走。走之前,秀秀把红星帕子塞给他:“想我们了,就看看这个。”
走了十几天,才到长沙城。城门口的国民党兵盘查得严,看见他篓子里的茶油,翻了翻就放行了:“乡下来的茶商?赶紧走,别堵着道。”
按老周给的地址,吴伟东找到李正明的住处。开门的是个中年男人,眉眼间有圳上人的样子。
“你是?”李正明盯着他,眼里满是警惕。
吴伟东掏出信:“我是墨溪村吴明远的儿子,吴伟东,来给您送茶油。”
李正明看完信,把他让进屋:“明远叔还好吗?我离开新化快十年了。”
“我爹挺好,就是惦记您。”吴伟东递过茶油,“这是我们村最好的茶油,您尝尝。”
李正明打开盖,闻了闻:“还是家乡的味。你在长沙做茶生意?”
“想试试,就是没熟人,怕被欺负。”吴伟东故意装得憨厚,“要是您方便,能不能帮我搭个线?”
李正明想了想:“程长官府上正好缺茶油,我带你去见管事,能不能成,看你本事。”
第二天,李正明带着吴伟东去了程潜府邸。府里很安静,跟外面的紧张气氛不一样,管事刘叔接过茶油,尝了尝:“这油不错,以后就从你这儿订。”
吴伟东赶紧应下,趁机打量府里的情况——卫兵的数量,巡逻的路线,都记在心里。
回去的路上,李正明叮嘱:“在府里别多问,别多看,做好你的生意就行。”
“我懂,不给您添麻烦。”吴伟东点头,心里却记下了府里的细节,晚上就写在纸条上,藏在茶砖里,托去新化的货郎带给老周。
日子一天天过,吴伟东每月去府里送茶油,偶尔能见到程潜。程潜常坐在院子里看报纸,眉头皱着,还跟李正明念叨:“打内战,苦的还是老百姓。”
有次送油,吴伟东听见程潜跟人打电话:“兵力调去徐州?湖南的防务咋办?不行,我得给南京发电报。”
他赶紧把这话记下来,当晚就传给老周。没过几天,老周捎信来:“情报有用,继续盯着。”
可潜伏的日子并不安稳。民国三十七年夏,国民党特务突然查茶商,吴伟东的铺子也被搜了。
“你这茶砖里咋有张纸条?”特务举着张写满字的纸,眼里满是凶光。
吴伟东心里一紧,赶紧说:“是记账的,我不认字,请人写的,怕记错账。”
特务不信,要把他带走。正好李正明路过,赶紧上前:“这是程长官府上的茶商,你们敢抓?”
特务愣了愣,赶紧放了人:“误会,都是误会。”
等人走了,李正明拉着吴伟东:“你到底在干啥?别连累我!”
吴伟东知道瞒不住了,压低声音:“李副官,我是地下党,想帮程长官,帮湖南百姓,别打内战。”
李正明的脸一下子白了,半天没说话,最后叹了口气:“我早就觉得不对劲,你……你可得小心,府里也有特务。”
从那以后,李正明偶尔会给吴伟东透消息:“程长官要去南京开会,可能会谈湖南的事。”
吴伟东把这消息传出去,老周很快回信:“上级让你想法子,弄清楚程潜跟南京谈了啥。”
程潜去南京前,吴伟东去送茶油,故意跟管事刘叔聊天:“刘叔,程长官去南京,是有大事吧?”
“还能啥?南京让他调兵,他不愿意。”刘叔叹了口气,“程长官心善,不想再死人了。”
吴伟东赶紧把这话记下来,等程潜从南京回来,果然没调兵,还跟李正明说:“再逼我,我就通电反蒋。”
民国三十七年年底,长沙下了场大雪,吴伟东站在铺子门口,看着雪落下来,想起墨溪村的油茶林。
李正明突然跑来,手里攥着张纸:“程长官要跟共产党接触,这是他拟的和平通电草稿,你看看。”
吴伟东接过纸,手都在抖,赶紧抄了一份,藏在茶油篓底,连夜送到约定的联络点。
联络点的同志拍着他的肩:“太好了!这情报能让湖南少流很多血!”
回去的路上,吴伟东摸出红星帕子,上面绣的红星都快磨淡了。他想起秀秀,想起念安,想起吴明远,心里盼着:“快了,和平就快了,我就能回家了。”
雪还在下,长沙城的灯光在雪雾里晕开,吴伟东知道,他的潜伏还没结束,但胜利的光,已经照在眼前了。他得继续守着,为了家乡的亲人,为了湖南的百姓,也为了那些牺牲的同志——李明瑞、奉显情、陈默……他们盼的和平,很快就要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