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季的潮湿裹着钢琴防潮剂的气味,夏葵蹲在音乐教室储物柜前整理旧琴谱。
妊娠七个月的腰身让她动作迟缓,黄子弘凡刚安装完新购入的声波振动地板,工装裤上还沾着木屑。
"明天残联要来验收无障碍设施。"他摘下防尘口罩,助听器闪过电量不足的红光,"
得把消防通道的斜坡再检查..."话音被突然响起的警报声切断,两人同时冲向听力检测室——新来的自闭症学员触发了紧急按钮。
男孩蜷在角落撕扯耳罩,夏葵摸出口袋里的触感节奏器。黄子弘凡默契地敲击暖气管道,不同材质的回响在走廊交织成即兴打击乐。
当男孩的脚尖开始跟随振动频率轻点,夏葵瞥见黄子弘凡的助听器不知何时调到了骨传导模式。
傍晚的产检等候室里,胎心监护仪发出规律嗡鸣。夏葵突然抓住黄子弘凡的手按在肚皮上:"宝宝在打拍子。"
他摘下助听器贴在她隆起的腹部,残缺的听力竟捕捉到微弱律动:"是《欢乐颂》的节奏。"
暴雨夜的教学楼突发漏水,黄子弘凡在抢修设备时旧疾复发。
夏葵挺着孕肚指挥学员转移乐器,冰敷他肿胀的耳后皮肤时,发现医疗档案里藏着未告知的手术同意书——人工耳蜗植入术的签字栏空着,日期停在她预产期前三天。
"聋人协会的补助批下来了。"夏葵在晨会上推过文件,"但需要你亲自演示振动教学法。"
黄子弘凡摩挲着助听器外壳,目光扫过她浮肿的脚踝:"下周的胎教音乐会..."
首场融合教育公演当天,夏葵的羊水在后台破裂。黄子弘凡将监听耳机调成胎儿心率监测模式,颤抖的手指仍在调试自闭症学员的特制腕表。
救护车鸣笛声中,他握着夏葵的手背诵分娩呼吸节奏,产房白炽灯下,助听器里交替回响着剧场彩排录音与胎心搏动声。
女儿出生时的初啼被录进特殊声谱仪,黄子弘凡将音频导入振动床垫。
重症监护室的早产儿沉睡在定制频率里,隔壁床的听障产妇突然落泪:"我感觉到她在唱歌。"
音乐学校收到匿名捐赠的进口助听设备,发货单签名栏印着曾被夏葵雪藏的唱片公司logo。黄子弘凡在器材箱底层发现手写信:【当年毁掉的天才,请替我培养新的】。
随箱附赠的竟是他年轻时被毙掉的专辑母带,混音师署名处新增了夏葵母亲的拼音缩写。
满月宴设在改装后的录音棚,听障学员们用手语表演摇篮曲。夏葵将女儿的小脚丫按在振动地板上,黄子弘凡实时调制的低频脉冲竟与孩子哭声同频。
当残联领导按下捐赠仪式快门时,宝宝突然抓住他的助听器,稚嫩手掌与二十年前的蓝毛线手链叠成相框里的永恒。
深夜哄睡完哭闹的女儿,黄子弘凡在厨房发现夏葵的母乳储存袋。每个袋子上都标着音阶名称,冰箱贴着的哺乳时间表实则是声乐训练计划。
他笑着将助听器调至婴儿房监控频道,白噪音里混着妻子哼唱的《月半小夜曲》,十年前她在地铁通道唱的就是这首。
晨雾未散时,黄子弘凡在人工耳蜗同意书上签了字。手术日期特意选在女儿百日宴次日,夏葵抱着孩子轻触他耳后的疤痕:"这次换你做学生。"
康复训练室里,婴儿的咿呀声成为最灵敏的听力测试器,当女儿第一次清晰发出"pa"的音节时,他听见二十年前地下通道里,少女夏葵硬币落入琴盒的叮咚回响。
市教育局的融合教育批文下达那天,黄子弘凡正给女儿试戴婴儿降噪耳罩。
夏葵翻出新校区设计图,无障碍通道的坡度精确到3度,声波振动器的位置对应着人体七轮。
夕阳穿过教室的隔音玻璃,将两人依偎的影子拉得很长,像五线谱上永不分离的连音符。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