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风带着初秋的凉意,高一(1)班的牌子被换成了“高二(1)班”。喜羊羊推开教室门时,发现课桌椅的摆放变了——不再是整齐的行列式,而是几个小组围坐在一起。慢羊羊站在讲台上,笑着说:“高二要学的不只是知识,是怎么和伙伴们一起解决问题。”
课表上多了不少“跨学科课程”。比如“草原能源与生态”,要结合物理、生物和地理知识;“团队战略实践”,由芯太狼和智羊羊联合授课,一半时间在教室分析案例,一半时间在操场模拟战术。第一堂课,芯太狼就让大家分组设计“森林火灾疏散方案”,沸羊羊立刻站起来:“我觉得应该分两队,一队灭火,一队救人!”喜羊羊却指着地图:“得先看风向,顺风跑只会更危险。”两人争得面红耳赤,最后在美羊羊的提议下,结合了两种思路,方案得了全班第一。
喜羊羊的发明社开始挑战“智能交通系统”——在草原的主要路口装传感器,能自动提醒司机“前方有小动物过马路”“前方弯道减速”。他带着社员们在路口挖坑埋设备,手上磨出了茧子,却在第一次测试成功时,看着传感器亮起的绿灯,笑得比谁都开心:“以后再也不用担心像上次那样的车祸了。”
沸羊羊加入了“草原安全巡逻队”,这是学校和包包大人合作的项目,高二学生每周要值一次勤,巡逻森林边缘的危险地带。他的巡逻笔记上记着:“周三下午三点,发现狼堡附近的护栏松动,已通知灰太狼维修”“周五早上,森林入口有块大石头挡路,和喜羊羊一起移开了”。有次遇到暴雨,他冒雨加固了生命之树周围的排水系统,回来时浑身湿透,却得意地说:“这比跑一百圈操场还有意义。”
美羊羊的园艺社和懒羊羊的美食社搞了次“跨界合作”。他们在实验田里种了“可食用花卉”,懒羊羊带着社员把花瓣做成蛋糕、饼干,美羊羊则负责研究每种花的营养价值:“紫罗兰能安神,向日葵花瓣富含维生素,以后零食也能当‘保健品’。”他们的“花漾点心盒”在校园义卖会上卖得最好,赚的钱全捐给了公益社。
暖羊羊的公益社更忙了,除了给小动物看病,还开了“心理辅导课”。有只刚转学来的小狐狸总独来独往,暖羊羊发现他是怕被排斥(因为狐狸家族以前和羊村有过矛盾),就拉着他参加巡逻队,让沸羊羊教他格斗术,喜羊羊带他玩发明社的设备。没过两周,小狐狸就和大家打成一片,在安全知识竞赛里还拿了奖。
高二的考试变成了“项目制”。期末不考卷子,要分组完成一个“守护草原”的实践项目。喜羊羊他们组选了“新能源在偏远森林的应用”,跑到离羊村最远的白桦林,给那里的信号塔装了太阳能板,解决了“打电话总断线”的问题。展示成果那天,白桦林的村长特意赶来,给他们送了面锦旗,上面写着“草原小卫士”。
周末的班级聚会上,大家坐在生命之树旁,聊起高二的变化。懒羊羊啃着自己做的“成长纪念蛋糕”(每层代表一个年级),说:“以前觉得高二就是作业更多,现在才发现,能和大家一起做这么多事,作业多也值了。”沸羊羊点头:“上次巡逻遇到山洪预警,我们几个一起搬石头堵缺口,那种感觉,比赢了改装车比赛还爽。”
美羊羊看着手机里的合照——有发明社装传感器的样子,有巡逻队在雨中扛铁锹的样子,有义卖会上大家举着点心盒的样子——突然说:“高二就像这棵树,我们不再是刚发芽的小枝桠,开始能为草原挡点风雨了。”
喜羊羊望着星空,A2手机收到了智羊羊的消息:“你们的太阳能信号塔很棒,爸爸为你骄傲。”他笑着回复:“不是我一个人,是大家一起做的。”
夜风带着青草香,高二的新铃声仿佛还在耳边回响。这铃声里,有更重的责任,有更深的默契,还有一群少年少女,在守护草原的路上,慢慢长成了能彼此依靠的模样。就像他们胸前的校徽,在月光下闪着光,那光里,藏着比成绩更重要的东西——是“我们”,比“我”更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