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夜晚,羊村的窗户大多亮着灯,高一高二的教室里更是坐满了人——高二的作业量像被施了魔法,突然翻了倍。光是“草原生态”的观察日记就要每天写300字,“机械原理”的图纸画到第三张纸还没达标,更别说每周两篇的“安全案例分析”,连最不爱抱怨的暖羊羊,都在笔记本上画了个哭脸的小太阳。
喜羊羊的书桌上堆着三摞资料,最上面是“智能交通系统优化方案”的草稿,改到第五版时,铅笔芯断了三根。他揉着发酸的眼睛,A2手机弹出懒羊羊的消息:“救急!‘能量转换公式’第三题怎么解?我用蛋糕摆了半天模型,还是算不对!”附带一张拍糊的照片,蛋糕块摆成了歪歪扭扭的等式。
喜羊羊笑着拍了张自己的草稿纸发过去,上面用不同颜色标了步骤:“把‘蛋糕能量’换成‘太阳能’再算,村长的题都是从生活里来的。”没过两分钟,懒羊羊回了个“收到”,后面跟着一串流口水的表情,说“解完题就去吃夜宵,补充脑力”。
沸羊羊的麻烦在“战术分析报告”上。芯太狼要求分析“三次草原第一次对抗黑暗议会”的录像看了三遍,还是写不出“漏洞”——在他眼里,大家当时已经够棒了。暖羊羊凑过来,指着录像里的一个画面:“你看,这里灰太狼的战车陷进泥里时,我们的支援慢了两分钟,如果提前派喜羊羊的跑车侦查地形,就能避免了。”沸羊羊恍然大悟,赶紧在报告上补了这段。
美羊羊的“植物基因图谱”作业画得手指发麻,每种植物的基因序列都像绕不完的线团。她把图纸铺在地上,和同样在赶工的暖羊羊一起找规律:“你看这株‘抗寒草’的图谱,是不是和生命之树的某段很像?”暖羊羊点头:“就像我们和小灰灰,虽然不同族,却有一样的心跳频率。”两人越说越起劲,不知不觉就画完了最难的部分。
教室里的“互助角”成了新地标。大家把不会的题写在便利贴上,贴在墙上,谁会解就揭下来帮忙。懒羊羊揭下最多的是“美食化学”题,沸羊羊承包了所有“物理力学”相关的,喜羊羊和暖羊羊则专攻“生态计算”和“战术分析”。便利贴贴了一层又一层,像面会说话的“智慧墙”。
慢羊羊看大家熬得眼圈发黑,特意发明了“醒脑台灯”——灯光照在纸上会散发淡淡的薄荷香,还能定时提醒休息。他推着轮椅挨个教室送台灯,看到沸羊羊趴在桌上打盹,就轻轻把台灯调亮一点;看到美羊羊和暖羊羊对着图纸讨论,就放下两盘安神的薰衣草饼干。
周末的清晨,大家不约而同地带着作业去了狼堡。红太狼熬了提神的草药汤,灰太狼把车库收拾出来当“自习室”,墙上还挂着块黑板,谁有难题就写在上面,集体讨论。懒羊羊带来了“熬夜专用能量蛋糕”,说“吃一块能多写三道题”;沸羊羊搬来投影仪,把战术分析的录像投在墙上,大家边看边记笔记;喜羊羊则把自己的草稿纸铺满一地,和灰太狼研究“机械图纸的简化方法”。
“其实作业多也不全是坏事,”暖羊羊喝着草药汤,看着大家围在一起讨论的样子,“以前各忙各的,现在天天凑在一起解题,反而更亲近了。”美羊羊点头:“就像这道‘团队协作效率题’,算着算着就明白,我们一起做,比一个人快多了。”
傍晚,最后一道难题被攻克时,大家都瘫坐在地上。懒羊羊的蛋糕吃得只剩包装盒,沸羊羊的草稿纸堆成了小山,喜羊羊的眼镜滑到了鼻尖上。灰太狼突然说:“我年轻时研究抓羊装置,也熬过这么多夜,只是那时身边没人帮忙,全靠自己瞎琢磨。”红太狼笑着拍他一下:“现在不一样了,你帮他们,他们也帮你修跑车,这才叫日子。”
回家的路上,大家的书包轻了不少(作业基本写完了),脚步却沉甸甸的——不是累的,是心里装着点什么,暖暖的。喜羊羊看着天上的星星,突然觉得那些台灯下的夜晚,那些写废的草稿纸,那些为了一道题争得面红耳赤的瞬间,比作业本身更重要。
A2手机的群里,懒羊羊发了张“作业全家福”(所有写完的作业摆在一起拍的),配文:“搞定!明天我要睡个天昏地暗!”下面跟着沸羊羊的消息:“睡之前,先去吃顿烤肉庆祝下?”
月光洒在作业本上,仿佛给那些密密麻麻的字迹镀了层银。高二的作业确实多,但并肩熬过的夜,让每份辛苦都有了甜味——就像慢羊羊说的:“知识会忘,但一起努力的日子,会变成骨子里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