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池骋突然说,"我妈邀请你去家里看相册?她真的喜欢你。"
吴所谓微笑:"我也喜欢她。虽然...有点吓人。"
"等你看完那本相册,就知道谁该害怕了。"池骋做了个鬼脸,"我八岁时的蘑菇头造型能让你做噩梦。"
吴所谓大笑,笑声在公寓里回荡。池骋看着他,眼中满是爱意和感激——感谢他面对父母的勇气,感谢他了解自己过去后的包容,感谢他此时此刻的陪伴。
在这个平凡的周六傍晚,在经历了不平凡的家庭会面后,他们之间的关系似乎又深了一层,变得更加坚固,更加真实。因为真正的爱不仅仅是分享快乐和激情,更是在面对外界挑战时,依然选择并肩而立,相互支持。
艺术展的邀请函来得意外却又在情理之中。自从"光影博物馆"项目成功后,池骋的建筑事务所和吴所谓的摄影作品都获得了更多关注。这次,一家知名艺术空间邀请他们联合策划一个展览,主题是"空间与光影的对话"。
"你怎么想?"池骋将邀请函递给正在整理照片的吴所谓。
吴所谓扫了一眼,眉毛微微挑起:"联合展览?我们?"
"他们显然是想利用我们'情侣艺术家'的噱头。"池骋坐到工作台对面,"但机会不错,场地和预算都很好。"
吴所谓放下手中的照片,认真思考了一会儿:"主题确实很适合我们...但一起工作?你知道我习惯独自创作。"
池骋点头:"我也是。但也许值得一试?如果太困难,我们随时可以退出。"
吴所谓的目光在邀请函和池骋之间游移,最终点头:"好吧。但先说好,工作中我们是平等的合作伙伴,不搞特殊关系。"
池骋笑着举起双手:"遵命,老板。"
起初,一切顺利得超出预期。他们花了一周时间讨论展览概念,决定以"建筑与记忆"为主题,展示建筑如何承载个人和集体的记忆。池骋负责设计展示空间,吴所谓则挑选和创作摄影作品。
问题出现在具体实施阶段。池骋习惯提前规划每一个细节——每面墙的展示内容,灯光的精确角度,观众的行走路线...而吴所谓则更倾向于在布展过程中即兴调整,根据现场感觉决定最终效果。
"这个分区太死板了。"在第三次筹备会议上,吴所谓指着池骋精心制作的3D模型说,"观众应该自由探索,而不是被引导着走固定路线。"
池骋皱眉:"但没有引导他们会错过一些重要连接点。这个展览讲的是故事,需要有起承转合。"
"生活没有固定剧本,为什么展览要有?"吴所谓反驳。
会议室里的气氛一时凝固。其他团队成员交换着眼色,不知该支持哪一方。
"也许...我们可以折中?"策展助理小林小心翼翼地提议,"部分区域引导,部分自由探索?"
池骋和吴所谓同时摇头:"那不连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