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宝宝在家庭早教中不断成长,苏瑶和林宇轩觉得是时候让宝宝体验一下社交活动了,这不仅能锻炼宝宝的沟通能力,还能培养她的团队协作意识。于是,他们报名参加了一个亲子社交活动,地点在一个宽敞明亮的室内儿童活动中心。
活动当天,宝宝穿着漂亮的小裙子,兴奋地拉着苏瑶和林宇轩的手走进活动中心。一进去,她就被色彩斑斓的装饰和各种各样的玩具吸引住了目光。中心里已经有不少小朋友和家长,宝宝有些好奇又有些害羞,紧紧地拽着苏瑶的衣角。
活动开始后,老师组织小朋友们一起玩“传球游戏”。每个小朋友围坐成一圈,依次把球传给旁边的小伙伴。一开始,宝宝有些不知所措,当球传到她面前时,她紧张地看着周围的小朋友,不敢伸手去接。苏瑶在一旁轻声鼓励:“宝贝,别怕,你看其他小朋友都在等你呢,勇敢一点。”林宇轩也在旁边微笑着点头。宝宝犹豫了一下,终于伸出小手接过了球,然后小心翼翼地传给了旁边的小朋友。成功传球后,宝宝的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紧张的情绪也缓解了不少。
接下来是“合作搭积木”环节,老师将小朋友们分成小组,每组共同搭建一座“城堡”。宝宝和几个年龄相仿的小朋友分到了一组。刚开始,大家各自为政,都按照自己的想法搭积木,城堡的形状歪歪扭扭。这时,林宇轩走过去,引导宝宝说:“宝贝,你们可以一起商量怎么搭,这样城堡会更漂亮哦。”宝宝似乎听懂了,她主动和旁边的小朋友说:“我们一起搭高高好不好?”其他小朋友纷纷点头。于是,他们开始有商有量地搭建起来,你递一块积木,我摆一个造型,城堡逐渐有了模样。
活动结束后,宝宝还和新认识的小伙伴交换了小礼物。她手里拿着小伙伴送的小贴纸,开心得不得了。回家的路上,宝宝兴奋地和苏瑶、林宇轩分享着活动中的趣事,叽叽喳喳说个不停。这次社交初体验,让宝宝感受到了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的快乐,也让苏瑶和林宇轩看到了宝宝在社交方面的潜力。他们决定以后多带宝宝参加类似的活动,帮助她更好地融入集体,健康快乐地成长。
宝宝在经历了愉快的社交活动后,变得更加活泼开朗,但随着自我意识的逐渐增强,她也开始有了自己的小脾气。
一天下午,宝宝正在客厅玩她心爱的玩具小熊,苏瑶走过来,想让宝宝收拾一下玩具,准备吃晚饭。宝宝正玩得入迷,不想放下小熊,便摇了摇头说:“不要,我还要玩。”苏瑶耐心地说:“宝贝,吃完饭我们还可以再玩呀,现在肚子饿了,要先吃饭才有力气玩哦。”宝宝却不依不饶,紧紧抱着小熊,小脸涨得通红,大声哭闹起来:“不吃饭,不吃饭!”
苏瑶有些无奈,试图轻轻地把小熊拿开,这一下宝宝哭得更厉害了,在地上打起滚来。这时,林宇轩听到哭声从书房走出来。他没有立刻制止宝宝哭闹,而是蹲下来,温柔地看着宝宝说:“宝贝,是不是很喜欢玩小熊呀?爸爸知道你还没玩够,可是我们的肚子饿了,就像小熊的肚子也会饿一样,吃饱饭才能继续和小熊玩更有趣的游戏哦。”宝宝听到爸爸提到小熊,哭声稍微小了一些,抽抽搭搭地看着林宇轩。
林宇轩接着说:“这样吧,我们和小熊一起比赛吃饭,看看谁吃得又快又好,吃完饭爸爸就陪你和小熊玩一个超级好玩的新游戏,好不好?”宝宝眨了眨眼睛,似乎被新游戏吸引了,慢慢停止了哭泣。她从地上爬起来,抱着小熊,乖乖地走到餐桌前。
吃饭的时候,宝宝虽然还是有些心不在焉,但在林宇轩和苏瑶的鼓励下,也吃了不少。吃完饭后,林宇轩兑现承诺,和宝宝一起玩了一个用小熊当主角的角色扮演游戏,宝宝开心得哈哈大笑。
通过这件事,苏瑶和林宇轩意识到,随着宝宝长大,简单的说教可能不再有效,需要用更巧妙的方法引导她。他们开始学习更多关于儿童情绪管理和行为引导的知识,以便在宝宝出现小脾气时,能够更好地理解她的需求,用合适的方式安抚她,帮助她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