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原创短篇小说 > 寻找自行车的鱼
本书标签: 原创短篇  都市言情小说 

第七章

寻找自行车的鱼

“新生活”的开始,米亚得捏一个谎言的雪球,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会越滚越大,米亚必须在它变大之前,寻找出路,完成华丽的转身。

失业的第一天,米亚思来想去,只有省图书馆能充当个临时避难场所。白天绝对不能在家待着,自从搬回家之后,她和父母的关系已经成了点头之交。父母看米亚的眼光都太过简单,从来没有去想面具下是怎样一张面容,总是直接把面具当作面孔来对待,却往往忘记了笑脸面具下是一张流着泪的脸。

有书有网的地方,时间容易被打发,只是无法静下心来看书,便买了杯咖啡坐在角落里上网。

米亚一边清理邮箱一边翻看“大黄”给她的信。一个月了,他适应得很快,各种新鲜刺激忙碌屈辱,都被每月结算的高额薪水冲淡。

大黄被分到专营各种来料加工的会社,都是一些纯手工细致的活儿,工作量和时间都可以得到保证,老板人不错,偶尔“会社”还会组织他们郊游和洗温泉。

我要好好学习日文,提前转正,成为“实习生”就可以加班了,这边加班费用高,我一定会赚到更多的钱回去。

为了省钱,我们三餐都是自己做,早晨开水冲鸡蛋或是茶泡饭,午餐是提前一晚做好的盒饭,晚上会炒个菜,超市每晚都会有过时处理的蔬菜,我和小奇轮流做,省下的就是赚下的。

这里离东京很近,我和小奇约好,回国之前,一定要去一趟那里,就像到了北京一定要去天安门一样。小奇还想去迪士尼,我不陪他去,纯粹浪费,那个童话王国我要留给将来的我们俩或是我们仨。

大黄绝口不提工作的劳累,人情的疏离,像所有离家淘金的人一样,面对故乡、家人,永远只是报喜不报忧。米亚能想象,一个对美食有着天生眷恋和追求的人,一个因为喜欢而利用业余时间考取厨师二级证的人,在一个物价奇高,国民饭量都小的国度里,常年面对青菜酱油拌饭是怎样的一种心情和隐忍。

还不是你自找的。米亚对着电脑口是心非地说。

我要是留下来你得跟着我一起吃素。大黄若听见了会这样回答。

就算你贤惠如灰太狼,我也不要做吃不着肉的红太狼。哪怕是在想象中,米亚也会将大黄噎得喷出饭来。

想是想,做是做,知道大黄在那边清苦,眼睛潮潮的。合上电脑,取了包,马不停蹄地冲向“家乐福”,当天就给大黄寄了一大包腊肠熏肉和“老干妈”。行走江湖,米亚相当重情重义。

无所事事的闲逛,望着手中的杯子发呆,盲目地在各大求职网站发简历,三天给小野打了十几个电话,米亚从诉苦闲聊到没话找话,小野耐心听、苦心劝、费心说段子,把自己搞得像个微信的公众平台,只为博米亚一笑。可惜俗话有云,朋友经得起平淡经不起风浪,闺蜜经得起风浪经不起神经。米亚以债主的身份自居,骚扰电话一个接一个,有时候听见小野那边人声杂乱,疲于应付,可还是自私地装傻充愣,完全不顾“杨白劳”的处境可怜。

“杨白劳”最终揭竿起义,哄米亚周末让吉力强买菜,在她的宿舍里请米亚吃满汉全席,完事儿就直接把米亚拉黑了。

“我要加收百分之五十的利息。”米亚对着电话愤愤地喊。

没料到电话竟受了委屈似地哼哼起来,米亚仔细一看,居然是郝总的电话,真是想不明白,她们之间还能有什么文章可做。坑完我连句安慰的话都没有,更别提精神补偿了,还想鱼肉我,没门儿!米亚报仇似地按了红键,之后马上后悔了。好奇心真的像只猫,挠得米亚哪儿哪儿都难受,她到底找我有什么事儿呢?

自虐一阵后,电话适时的又打进来,还是郝总,居然松了口气。接通后谦卑的语气一如从前,好歹在她手下混了这么久,一时半会儿,积习难改。唉!米亚真想抽自己。

“有空吗?有事跟你谈,找个地方见个面吧!”

米亚疑惑地看看手机上显示的号码,没错,是那个说话从来都是用下巴看人的“皇后”,除了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的指令外,没有一句“人话”的郝总。

不可思议。枯木逢春的女人真的可以脱胎换骨。只可惜,他男人施于她的雨露,是愧疚而不是雄性激素,假象势必短暂,天亮后会更加虚空。可对于郝总这样的女人来说,能让她长久消受的美好回忆才是真实的,若不贪婪,心便安然。

或许这就是女强人的气场,接近她,便身不由己。时间、地点、喝点什么?米亚像个未成年的人,主意虽大,却难以在家长和老师面前开口。

上一章 第六章 寻找自行车的鱼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七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