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芦火淬刃**
洪泽湖的晨雾裹着鱼腥,新四军炊事班长老吴蹲在船头,将芦苇杆削成三棱刺刀状。“芦叶浸过桐油,比铁还硬三分!”他抄起一根插进船板,刀刃没入寸许,“小鬼子毒气弹喷过来,咱就拿这个捅他腚眼!”
李守业掀开渔网,二十副芦苇编织的防毒面具整齐码放。十六岁的卫生员小菱抓起一副扣在脸上:“咋闻着一股粽叶香?”老吴咧嘴一笑:“里头垫了艾草灰,老祖宗辟邪的法子!”远处汽艇声逼近,日军九七式冲锋艇的螺旋桨绞碎浮萍,甲板上的毒气罐泛着芥子气的黄光。
---
##**第二节:铅字惊雷**
黄花塘的地窖里,油墨味混着炮弹壳的铜腥。印刷厂长陈克寒抡起铁锤,将缴获的日军75mm山炮炮弹砸成铅锭:“鬼子送来的‘纸’,够印十万本《论持久战》!”熔炉旁,上海来的技工阿炳用镊子夹起铅字,显微镜下“持久”二字边缘残留着“大阪兵工厂”的钢印。
突然警报大作,日军侦察机掠过屋顶。小菱扑向墨辊,将未干的《新四军军歌》谱子盖在身下。铅字盘翻倒,数千个“抗”字滚进地沟,顺着暗河流向洪泽湖。
---
##**第三节:三弦密语**
车桥镇茶馆的午后,三弦琴声忽急忽缓。反战同盟成员田中一郎拨动琴弦,曲调里藏着《八木天线架设图》坐标。茶馆老板拎着铜壶续水,壶嘴在桌角敲出摩斯码:“东街炮楼换防,亥时动手。”
李守业扮作算命先生,卦摊上的《淮南子》翻开到《兵略训》:“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忽见伪军连长带兵闯入,他甩出铜钱,钱文“乾隆通宝”的满文恰好指向地道入口。田中趁机挑起琴弦,一根钢线勒住伪军脖子,琴箱里蹦出颗香瓜手雷。
---
##**第四节:古闸伏杀**
唐代运河船闸的绞盘锈迹斑斑,齿轮间卡着昭和十年的日元硬币。三连长赵海川率战士撬动闸门,千年未动的花岗岩发出闷吼:“小鬼子汽艇进套了!”
日军内河炮艇“朝日丸”刚驶入闸口,二十根芦苇长矛从两侧堤岸掷出,矛头绑着的辣椒炸弹在甲板炸开。中队长吉野捂眼惨叫时,船闸轰然闭合,水位暴涨三米,将炮艇压向河底的宋代沉船残骸。田中一郎站在闸顶,三弦琴弹奏《十面埋伏》,琴弦割断最后一根控制索。
---
##**第五节:菌图东渡**
战役尾声的月光下,李守业摊开浸透湖水的《论持久战》。铅字在页面洇出菌丝状纹路,竟与洪泽湖航道图重叠。田中一郎跪坐船头,将家传武士刀浸入湖水:“菌丝若能渡海,请带去广岛的樱花树下。”
小菱突然惊呼,菌丝在刀身蔓生出日语假名——“反战”。老吴拎着缴获的毒气罐走来,罐底残留的芥子气结晶被菌丝包裹,在月光下如琥珀封印恶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