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九十七章:在沉默中跃起
天还未亮,小曦的手心已开始冒汗。
她站在卫生间的镜子前,牙刷叼在嘴里,目光却穿透镜面落在那层模糊水汽之后——像在审视一个快要冲进暴风圈却不允许回头的自己。
考试的第一天,终于来了。
这一刻,她等了整整三个月,或者说,更早。早在她经历两段毫无结果的感情、在最迷茫的时候坐在工地角落啃旧书本时,种子就已埋下。
不是为了证明什么,也不是为了某个人。
而是为了一个曾经被反复否定、被遗忘、甚至一度不敢奢望未来的自己。
—
早餐她只吃了一点白粥和一个馒头,肚子空落得像刚洗净的碗,但她知道不能多吃,太饱反而会让人昏昏沉沉。
她背着资料袋,一步一步走向考点。
四月的早晨略带湿意,灰蓝色的天像半开未开的画布。街上已有零星学生或职员匆匆走过,有人骑着电瓶车,有人低头赶地铁。
她握紧资料袋,指关节略发白,但她不在意。
走进考点门口时,她在心中默念:
“我不是来拼运气的,我是来见证自己的努力。”
—
考场设在一所技校的教学楼内。墙壁刷得有些斑驳,天花板上还有漏水痕迹,但座椅整齐、黑板干净,一切比她想象中朴素也真实。
坐在第三排靠窗的位置,她第一时间拿出文具,一支黑笔,一支蓝笔,三张准考证复印件,还有那张被她反复折叠过的考前清单。
她深呼吸三次,然后闭眼十秒。
身边的考生有人在翻资料、有人在玩手机,也有人目光空洞地盯着墙角。
小曦没有说话,只是低头,手掌轻轻贴在桌面,像在从桌子的凉意中寻找安定。
铃声响起,监考老师走入。纸张的摩擦声、考号的核对声,逐渐填满空间。
第一门是语文。小曦向来不讨厌这门科目,它对她来说像一个老朋友,有时繁复、有时亲切,但只要用心,总能得到回应。
拿到卷子时,她没有急着写,而是飞快扫视一遍。她学过的成语默写命中了两个,作文题是“你眼中的世界”。
她笑了一下。冥冥之中,这似乎是给她的一次温柔回应。
她提笔,像一个走过迷雾后终于找到落脚点的人,把三个月来所有的思考、所有的挣扎、所有对生活的重新认知,都凝聚在那张答题纸上。
—
中午,她走出考场时,太阳正从云隙中钻出来,洒在她微微发红的眼角上。
她没有急着走远,而是站在树荫下,喝了一口水,翻出昨晚背的数学公式卡片。
“还早。”她自语,“还没结束。”
—
下午的数学考试比她预期要难。
有一道概率题出得非常巧妙,是她模拟考时没遇见过的类型。她反复推演了几遍,直到发现有一行数据落错了位置。
那一刻,她心跳骤停。
她差点想直接放弃那道题。但她强迫自己咬牙冷静,重新列式、验算,一步一步找回逻辑,最终在倒计时最后七分钟里写下了正确答案。
当铃声响起的那一刻,她的手心早已湿透,手臂也因长期用力而酸胀。
她瘫坐在椅子上,不为疲惫,而是那种从悬崖边缘爬回来的踏实感。
她望向窗外的夕阳,天边泛着粉橘色调,有种被洗净后的轻盈。
“我能行。”她轻声说。
不是激动,不是喊叫,而是一种由内而生的确信。
她清楚,今天不是终点,也不是全胜。但她知道,她没有退缩,没有逃避,没有放弃任何一道该面对的题。
—
回家的路上,她脚步轻快了一些,脸上也恢复了光彩。
楼下的孩子在跳皮筋,超市阿姨还在摆货。她从身边经过,像一粒微不足道的尘土,却在自己的人生里,正经历一场真正的风暴洗礼。
夜晚她没有熬夜,而是冲了澡、泡了脚、喝了姜茶,然后写了一封短信,存草稿:
> “亲爱的小曦,今天的你,很棒。不管成绩如何,你已经为自己拼出了答案。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份最耀眼的勋章。”
—
天快亮的时候,她翻了个身,脸颊贴着枕头,嘴角不经意间弯起一丝弧度。
明天是新的考试日,她知道,还有很多难关,还有很多未知。
但她不会再后退。
她终于相信:靠自己,也能走得很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