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现代小说 > 破碎的光影
本书标签: 现代  短小说  言情 

第百零五章:不响的风铃

破碎的光影

---

  第百零五章:不响的风铃

  那是一只沉默的风铃,挂在阳台最角落的位置。

  小曦忘了它是什么时候挂上去的,可能是前房主留下的,也可能是她哪天心血来潮装饰的。总之,它从未响过,哪怕风再大,哪怕雨再急,都仿佛被一种看不见的钝感包裹着,默默无声。

  那天早晨,小曦醒得比平时更早一些。她睁开眼,看向天花板的裂缝,那道微不可察的纹路像时间撕开的一道口子,提醒她:昨天已经过去,而今天,又必须开始。

  她没有赖床。她不是那种会沉湎于被窝里假装安全的人,她早就学会,清醒比任何慰藉都重要。

  洗漱后,她煮了一点粥。火开得很小,锅盖轻微颤抖,像是在含糊地倾诉。

  手机响了一下,是同事发来的消息:“中午之前得提交终稿,要加速啦。”

  她看了一眼时间,回:“明白。”

  接着,她把电脑摆上桌,戴上耳机,打开那份还在修改的提案。她的习惯是不听有歌词的歌,太多情绪会干扰她的思考。她点了一首只用钢琴和大提琴构成的轻音乐,缓慢但不拖沓。

  画面中,一座展馆的沉浸式体验区仍未定稿,她对那个“镜厅”区域的布置迟迟没有满意的灵感。她尝试加入动态灯光,又觉得俗套;改成微光漫射,又觉得太淡。

  灵感就像她窗外那只风铃——不动,也不响。

  她把光标停在那行字前,思维突然有些游移。其实这不是第一次。最近她发现,自己偶尔会“走神”,但不是那种胡思乱想,而是一种“极度警觉的静止”。

  她会听见墙壁里的电流声,听见邻居开关门的轻响,甚至能分辨出远处街道上的急刹车是否属于同一辆老款SUV。

  她的世界太安静了,以至于一丁点响动都能像锤子一样敲击心神。

  但她也明白——那是长期紧绷下养成的警觉反应,是那些年一个人度过的夜晚、一点点养成的习惯:随时准备应对突如其来的风雨。

  她按了暂停键,闭眼靠在椅背上休息三分钟,然后重新打开那张展馆结构图。这一次,她没有从“光”入手,而是想起之前书店看到的那只狐狸。

  狐狸不是设计师,但它能拼出一个属于自己的家;她也不是天生的灵感机器,但她能让每一个设计都落在“人”的感受之上。

  她忽然想到一个概念:“裂隙中的自我”。

  她开始草草绘图,一条裂缝从地板蜿蜒延伸,观众要穿过那道“裂痕”进入主体验区。整个通道并无明亮灯光,而是靠地面微弱的导光板提供指引。走在那里面的人,会在不知不觉中“放低”自己——身体放低、情绪收束、语言消失。

  她敲下一行注解:在进入主厅前,必须先经过压缩感官的‘裂隙走廊’,象征我们日常生活中对自我的隐藏与包裹。

  当她写下这句时,手竟微微发抖了一下。

  她知道自己写的是“设计语言”,可实际上,她写的也是自己。

  她走过了多少条“裂缝”?又在多少个不为人知的黑暗角落中,默默穿越?

  午饭时间,她简单点了个外卖,吃了两口就觉得没胃口。但她还是逼自己咀嚼下去。她曾对自己说过:“不为情绪而饿肚子,不为失落而拖任务。”

  下午三点前,她将完整修订版发了出去。领导回复很快:“这次非常好。”

  她松了一口气,却没有多少快感。

  她习惯了“好评”,也习惯了“独撑”。没有谁会在她提交方案时关心她是不是刚哭过,也没有人会问她,是不是已经好几天没真正笑出来。

  她已经成为别人眼中的“稳定型人物”——不会爆炸,不会出错,不会突然离职。

  可她自己知道,那只是表面。

  晚上,她回到家,一眼又看见那只风铃。

  她忽然走上前,把它从钩子上取下,轻轻地拿进手里。风铃的壳很薄,是种仿陶的材质,摸起来带着灰尘和一点微凉。她把它放到桌上,擦拭干净。

  然后,她把阳台窗推开,让风真正地吹进来。

  风铃晃了晃,还是没有响。

  她忽然想笑,又有点难过。

  这风铃,像她。不是它不会响,是它太久不被允许响了。

  她走回沙发,打开那本被搁置的绘本——狐狸、森林、捡拾、拼凑,还是那几个意象,可她今天读出的是另一种情绪:

  孤独,不是无声,而是无人听见。

  夜深,她泡了一杯蜂蜜水,坐在阳台。风仍在吹,她不再盯着风铃,而是看向更远处那片黑得发蓝的天。

  她知道,风总会来的。哪怕风铃不响,她也要给自己,装一颗能听见风的心。

  ---

上一章 第一百零四章,玻璃下的灯影 破碎的光影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百零六章:沉睡的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