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锋芒藏于无声处
周五的风,有些硬,也有些冷,窗外枝桠被吹得左右摆动,像极了小曦最近这几天的心境——明明站得笔直,内里却悄悄起了波澜。
上次李乾的泄密事件,公司处理得很“公正”,但她能看出来,背后有人有意按压影响——可能不希望她太快“上位”。
她不在乎那些流言和目光,只在乎一件事:她的团队,得稳住。
于是整整一周,她都在“补漏洞”,系统权限重审、项目文档加密、团队例会改为每日一次……每一步都不疾不徐,却让人感受到她的掌控力。
但就在她以为可以喘口气时,人事部下发了一封“合作通知”:
> “为提升团队协作效率,决定从运营部调派主管助理张启恒协助A组项目,任项目副组长。”
她看着这句话,嘴角抽了一下。
张启恒——那个她只在月度会议上远远见过几次的男人。
有传闻说他是高层某位领导的外甥,也有人说他是从集团总部下放来的“未来储备干部”。
但无论什么身份,他的到来,都意味着一件事——她的权力将被分摊。
第一次碰面,是在会议室。
张启恒穿着剪裁得体的西装,戴着一副金框眼镜,笑容得体,但眼里没什么温度。
他看向小曦,说的第一句话就极有攻击性:“你这个项目结构还不够紧凑,我可以重排一下逻辑顺序。”
小曦不动声色,只回了一句:“那得看你能不能理解这逻辑形成的原因。”
两人第一次交锋,没有火药味,却满是刀光。
接下来的几天,是她与张启恒的“磨合期”,更准确说,是拉锯战。
他喜欢当众提出修改意见,仿佛在“展示”什么;
她则总能不动声色地指出修改后的缺陷,一字一句写进会议记录里。
张启恒最受不了她那种“明明不怒,却句句要命”的处理方式。
他开始私下拉拢阿春和罗澜,试图从内部“瓦解”她的团队重心。
但小曦早有察觉。
她没有直接阻止,而是做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
她开始“放权”。
“阿春,这一页流程图你来负责,周五前我不过问。”
“小纪,下周的初稿你带队排版,我不干预,出问题算我头上。”
罗澜瞪大眼睛:“姐……你不担心我们……”
她淡淡一笑:“你们不试着背点事,永远只会在别人保护伞下打伞。”
她表面放手,背地里却用一个深夜整理出的“潜在风险应对表”,防住了所有可能出错的接口。
张启恒看不懂她的“闲”,以为她终于知难而退。
直到那天早会,他当众拍下小纪交的报表:“这格式有问题,我昨晚改了一版,大家对比一下。”
小纪涨红了脸:“那是我连夜和美术一起定过的版本,风格一致,功能清晰……”
他正要再说,小曦却起身了。
“张助理,”她将笔记本接入投影仪,投出两份用户测试回馈数据。
“这版格式,我们昨天下午测了四组用户,转化点击率比你那版高了7.6%。数据为证,别光凭感觉。”
张启恒脸色一下就僵住了。
会议室安静下来。
她补了一句:“我们组不靠关系,只看结果。”
那次会议后,张启恒虽然还在组里“任职”,但渐渐失去了话语权。
他开始频繁请假、迟到,而公司高层也慢慢明白了一件事:小曦这个人,不好摆布,也不容易被替代。
她没有公开反抗谁,却用一次次细节和结果,立住了自己的威信。
那天傍晚,小曦照旧加班到八点。
她独自在办公室复盘整月数据,等同事走光后,才从抽屉里取出一封邮件——
是一个二线城市的新兴数据平台,开出月薪12K+提成+股权的offer,邀请她过去做产品主理人。
她盯着那串数字看了很久,最后关上屏幕。
不是不动心。
只是她知道,现在还不是时候。
她还有一个目标没完成——把这支曾被轻视的小组,带进季度前三,真正“让她成为无法忽视的存在”。
钱,不急。
但尊严,要一寸一寸赢回来。
她回家的路上,看见夜市里有个姑娘在摆地摊卖手工书签,一边喊,一边写账单,一边安慰哭闹的小孩。
她忽然想到自己刚入职那年,身上只剩三百多块,却硬是拒绝了那份“兼职秘书”的工作——
因为那是“老板的朋友介绍的”,暗示“回头请吃饭”。
她没有回头。
也不曾后悔。
那晚她发了一条朋友圈——
> “不用靠任何人,但必须靠自己。”
没有人点赞。
但她却觉得,这是这几年,她发得最响亮的一句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