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现代小说 > 破碎的光影
本书标签: 现代  短小说  言情 

第一百一十九章:纸牌屋里的她

破碎的光影

---

  第一百一十九章:纸牌屋里的她

  小曦没想到,自己第一次被写进公司战略月报,并不是以“优秀员工”的名义,而是被高层冠以——“异动节点的试验模型”。

  她明白这几个字的意思。公司从来都不是把你当人栽培,而是拿你做“赌注”。

  她这个项目,一旦复制失败,不光是她——整个部门都可能被牵连。

  而她现在,已经不是一个安静做事的底层组长了。

  她晋升为了产品统筹协作官(PCC),在这个看起来光鲜却带着火药味的岗位上,初来乍到,就迎来第一个挑战:

  整合三个互不通气的部门流程,并在两周内完成优化建议初稿。

  “等着她出洋相呢。”行政部的老主管悄声说。

  “又是空降的,最烦这种。”运营部的前辈直接冷脸相迎。

  “一个小姑娘,压我们头上?”数据部的男同事连开会都不看她。

  她却什么也没说,只是默默翻阅了过去四年的各部门调研记录。那是厚厚一摞电子档案,光看目录就让人头皮发麻。

  她一个人熬了四个通宵,每天凌晨三点才躺下,七点照旧起床,黑眼圈如影随形,但神情从未浮躁。

  她学着不在会议里说多余的废话,也不试图用“年轻人”的姿态打破僵局。

  她只问一句:“这个流程卡在哪?出问题最常在哪个节点?”

  有些人不耐烦,有些人敷衍。

  她就坐在办公室里,一页页调看他们说的“问题节点”,用笔写在随身带的小本子上,像是侦探拼接一桩隐秘案件。

  她不急,因为她知道:

  在职场这座纸牌屋里,站得越高的地方风越大,越要沉稳。

  第六天。

  她拎着投影仪走进会议室,把一份文件夹重重放在桌面。

  封面五个字:《缝合线计划》。

  她站着讲了足足两个小时。

  她没有用PPT,而是用白纸和彩笔,手绘了一张“信息流错位图”和“节点行为沙漏”。

  她用生活化语言形容流程卡顿:

  “就像你订了一杯热咖啡,但每层楼的人都把它先拿去晒了半小时,等你拿到手,早凉透了。”

  所有人都笑了,但也全都沉默了。

  因为她说的每一个流程bug,他们都经历过,只是没人说得这么直白、精准。

  她不骂人,不点名,但句句都戳到了要害。

  她最后说:“这份报告,不是我来教你们做事,而是我在试图找到,我们‘一起被耽误’的原因。”

  她停顿了两秒,轻轻放下手中的笔,“然后,一起补上这条缝合线。”

  那一刻,所有嘲讽她“空降”的人,心里都沉了一下。

  她的提案被采纳,并送交技术部二审。

  十天后,“缝合线计划”进入测试环节,效率提高了26%。

  这个数据很小,但已经足够动摇一部分人的固有立场。

  更重要的是——她没有动用任何所谓的人脉、关系、后台。

  她以一己之力,用数据和系统逻辑,在这张纸牌屋里,插进了自己的第一张王牌。

  晋升后的第一个月,她工资到账时,税后一万零二百七十三。

  她看着工资条,没有高兴,也没有特别兴奋。

  她只是轻轻对自己说了一句:“这,还远远不够。”

  她没有开始挥霍,而是悄悄报了一个系统思维训练班,每天晚上九点后学一小时。

  她还买了一本关于“企业生态结构模型”的英文书,在周末读完了三章。

  **

  她知道,自己已不是那个在破烂出租房里刷题找兼职的姑娘,也不是那个在人群背后偷偷咬牙的小实习生。

  她开始学会真正站在职场的逻辑上去思考:

  如何构建资源流?

  如何创造不可替代的协作价值?

  如何,让“她”变成“这家公司未来一部分不可动摇的柱子”?

  她不说梦话,也不玩人设。

  她只做事。

  她的存在,开始让那些高层不敢轻视。

  而那些曾试图冷嘲热讽的同事,也开始在茶水间谈论她的“方案能力”,用一种既敬畏又不甘的眼神看着她。

  纸牌屋还没倒,但那只不按牌理出牌的手,已经悄悄改变了桌上的布局。

  她的名字,也悄悄出现在公司下一轮晋升储备人才库的候选栏里。

  而她,还什么也没说。

  只是把日历翻到下个月,写下四个字:

  “破局继续。”

上一章 第一百一十八章:从不走熟路的人 破碎的光影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一百二十章:茶香染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