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门的大爷常年住在南坪村小学的门卫室里,这个简陋的,用铁皮简单围起来的小室,却是这位老人后半生唯一的家。
他和村里的其他老人一样,佝偻着腰——这似乎是生活给予他们这些人的一种烙印,年轻的他们用背撑起了整个家,此后经年,他们却成了还童的蝉——无言、沉默地亲吻着这片浸润着他们汗水的土地。
柳眉最喜欢的就是在南坪的夏季,随着春天播种的结束,夏季成了石阳里这个小镇难得的空闲时间。
正逢暑假,柳眉戴着竹子编的凉帽,跟着姥姥和村里的其他村民一同进山里砍竹子——莫名的,在村里老一辈人那,总是找不到空闲时光——他们总想干些什么,干着些什么,哪怕是农闲的时候……
这次也一样,又或者说,年年都是这样,一伙人进山里砍竹子,然后再扛到村头李大爷家中——他们家是村里,乃至镇上有名的竹制品铺子,竹席是他们家在夏季里最为畅销的。只可惜他家儿子死得早,女儿又嫁去外省,一年才回来一次,老伴前些年生病走了,不大宽敞的屋子竟也染上了几分空旷和寂寞。幸得村里人的帮助,才把铺子给开了下去。三年前,李大爷为了感谢村里人的帮助,作主把“老李头竹制品”的字号撤去,换成了“南坪村竹制品”的字样,将每年赚的钱平分给帮忙的人。
住在二巷的赵叔可就不干了——他是牵头干这事儿的人,帮李老头本就是出于情谊,又不是图那钱。其他人也不干,他们不像老李家连片田都没有,得靠那铺子维持生计,分钱什么的,这不是本末倒置了么。
李老头又是个执拗的人,这么一来,说是怎么地也要分钱给大伙,两方你不让我我不让你的,最后还是钱婶站了出来,解决了问题。不过这究竟是个什么方法,柳眉不清楚,她只知道又要和姥姥上山去了。
同行的还有几个小孩,几乎都比柳眉年长些,十一二岁的模样。和她同龄的只有这个,听说是邻村神婆的孙女,管钱婶叫表婶的。
她很奇怪,嘴里总是念念有词的,别人同她说话也不搭理,有时直愣愣地看这些什么地方,不知道在想些什么,唯有钱婶喊她的时候才有所反应。
柳眉不认识她,但也不是什么多管闲事的人,也没多问什么——不对,她应该是见过的,早前李奶奶下葬的时候,她跟着她那神婆奶奶来过南坪。
“孙青!”走在前头的钱婶朝落在他们一行人尾巴那的女孩喊。
孙青这才慢吞吞地跟上他们一行人,这倒是和柳眉成了前后脚的关系。
令柳眉意外的是,孙青竟然主动找她聊天。
说是聊天,更多的是孙青在自说自话:
“你叫什么,我们能交个朋友吗?”
“对了,我叫孙青……你可别觉我奇怪,我只是在看到你的第一眼,就觉得我们会成为很好的朋友……我奶奶说,我的感觉一向很准,说我很有天赋什么的,说是让我跟她学些东西……”
“但我不想这样……倒也不是不想学,相反,我对那些东西很感兴趣。像是什么梅花啊,六爻、祝由术什么的,我都会些……但是感兴趣是一回事,以那些东西谋口饭吃又是另一回事……”
“我不想一直呆在这里,我想出去看看!书上说,外面的世界,有雪山,有沙漠,有海…有和我们不一样的人……”
“……你说,山的那边是什么?”
“是海。”
许是被孙青影响了,柳眉忽地开口回答,语气十分笃定。
孙青倒是被她突然开口吓了一跳,不住地看了她几眼。
“我姥姥说的,是海。”柳眉被她看得不自信了,开口辩解了句。
孙青猛地摇头,“不是…我不是不信你,我只是…只是有点不相信你会和我搭话……”
孙青叹了口气,“我想看看海是什么样的,想知道海的那头有和我们这里一样的山,一样的人么……”
“‘海纳百川’,那头肯定是有岸的。”柳眉平淡地看向蔚蓝的天空,“听说,海和天,是一样的颜色,都是蓝色的。”
柳眉面色平静,心里却是生出从前曾未有过的想法——她也想去外边,去看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