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现代小说 > 书店暧昧
本书标签: 现代  1v1双洁  恋爱     

红与蓝

书店暧昧

祁晚霞盯着电脑屏幕上的曲线图,眉头越皱越紧红色曲线代表小满近半年的数学成绩,呈现出令人不安的下降趋势;蓝色柱状图则显示她每天花在手机上的时间,刚好与红线的下滑形成鲜明对比。

"必须干预了。"她敲击键盘,调出一份标准化的"学习效率优化方案",这是她根据教育心理学论文和历年升学数据制作的模型。

"又在分析小满?"莫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伴随着淡淡的墨香。他刚在楼下修复完一批旧书,指间还沾着些许糨糊痕迹。

祁晚霞将屏幕转向他:"看这个相关性。手机使用时间每增加一小时,数学成绩下降3.2分。如果这个趋势持续到期末..."

"晚霞。"莫沉轻声打断,手指抚过她紧绷的肩膀,"她十五岁了,不是五岁。你不能用数据模型规划她的一切。"

"但数据能帮我们规避风险。"祁晚霞调出另一张图表,"根据统计,青春期每天使用社交媒体超过两小时的孩子,大学录取率降低..."

莫沉叹了口气,摘下眼镜擦拭——这是他感到无奈时的习惯动作:"教育不是股票投资,没有'最优组合'。"

"那是什么?"祁晚霞反问,"随机漫步吗?"

两人对视一眼,各自看到了对方眼中的坚持。这种争执在他们十五年的婚姻中并不罕见,但每当涉及小满的教育,分歧就显得尤为尖锐。

"至少让我先和她谈谈。"莫沉最终妥协,"用我的方式。"

祁晚霞点头,保存了分析文件。她知道莫沉的"方式"——那些漫长的、看似漫无边际的对话,在书架间或散步途中自然发生。这种方式曾经让年幼的小满爱上了阅读,但现在...

她看了看手机上小满最近几条已读不回的短信,不确定是否还对青春期少女有效。

当晚,祁晚霞被一阵轻微的响动惊醒。床头时钟显示凌晨一点二十,小满的房间传来窸窣声。她轻手轻脚地走过去,从半开的门缝中看到女儿正伏在书桌前,手机屏幕的光映在她泪痕未干的脸上。

祁晚霞刚要推门,却见小满突然抓起桌上的笔记本,狠狠撕下一页揉成一团。纸团弹到墙上又落回地面,展开的一角露出"讨厌"和"不理解"的字样。

祁晚霞退回走廊,胸口发紧。那个曾经缠着她讲"经济学童话"的小女孩,如今连伤心都不愿与他们分享了。

第二天早餐桌上,小满低头扒拉着麦片,耳机挂在脖子上,发出微弱的音乐声——这是她最近发明的"半戴耳机"法,既能听到父母说话,又能随时隔绝外界。

"今天放学后..."祁晚霞刚开口,小满就打断道:"有学习小组,晚点回来。"

"在哪里?需要接吗?"

"不用。"小满的勺子碰着碗沿发出清脆声响,"我们能自己回家。"

祁晚霞和莫沉交换了一个眼神。过去两周,这个"学习小组"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但小满的成绩却不升反降。

"什么科目?"莫沉状似随意地问。

"数学。"小满的回答太快了,"我们...互相讲题。"

祁晚霞的手指无意识地敲击桌面。小满的肢体语言——快速眨眼、摸耳朵、语调升高——全都指向一个结论:她在说谎。

"我送你到学校门口吧。"莫沉突然说,"正好要去那边买点东西。"

小满猛地抬头:"不用!我是说...我和同学约好了在校门集合。"

早餐在不自然的沉默中结束。小满离开后,祁晚霞立刻打开电脑:"我要查查这个'学习小组'到底是什么。"

"晚霞。"莫沉按住她的手,"直接问她。"

"如果她不说实话呢?"

"那就等到她愿意说的时候。"

祁晚霞合上电脑,胸口发闷。这种"等待"对她来说比任何金融模型都难——数据从不隐瞒,永远诚实,而人心却像迷宫。

当天下午,祁晚霞提前结束工作,开车来到小满学校附近。她告诉自己这不是监视,只是...风险评估。四点半,学生们陆续走出校门,她很快在人群中发现了小满——不是和什么"学习小组",而是和一个高个子男生并肩走着,两人的手偶尔碰触又迅速分开。

祁晚霞的呼吸一滞。她本能地掏出手机,打开一个新的Excel表格,开始记录观察数据:互动频率、肢体语言、可能的约会模式...直到小满和男生拐进一家奶茶店,她才意识到自己在做什么。

"天啊。"她放下手机,自嘲地笑了。金融分析师的本能让她试图用数据理解女儿的初恋,而事实上,她连如何开口谈论这件事都不知道。

回到家,祁晚霞发现莫沉正在书房里小心翼翼地修复着什么。走近一看,竟是小满昨晚撕毁的那页日记——莫沉用修复古籍的技法,将碎片拼合在无酸衬纸上,用特制胶水固定边缘。

"她扔进垃圾桶了。"莫沉头也不抬地说,"我检查过了,没有隐私内容,只是...很多情绪。"

祁晚霞看着那些被拼回的句子:「他们根本不理解我」「只会用数据和道理压人」「像对待一个项目而不是女儿」...每个字都像针一样扎在心上。

"我们做错了什么?"她轻声问。

莫沉终于抬头,眼中是罕见的犹豫:"也许...太把她当成'我们的作品',而不是一个独立的人?"

这句话在祁晚霞脑海中回荡。她想起自己为小满制作的各种成长模型、学习曲线、发展预测...所有那些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的分析,是否无意中构成了一种无形的压力?

当晚,小满回家时已经快八点。看到坐在客厅等她的父母,她下意识地绷紧了肩膀:"怎么了?"

"我们想谈谈。"莫沉示意她坐下,"关于你的'学习小组'。"

小满的脸色变了:"你们...跟踪我?"

"没有。"祁晚霞迅速否认,又犹豫着补充,"只是...恰巧看到你和一位男同学..."

"所以就是跟踪!"小满跳起来,眼中闪着愤怒的泪光,"我就知道!对你们来说我永远只是个需要监控和优化的'项目'!"

"小满..."莫沉试图插话。

"不,爸爸,你也是!"小满转向他,"你那些'不经意'的谈话和'偶然'放在我房间的书,都是设计好的!"

祁晚霞震惊地发现,女儿看穿了他们所有的教育策略。那个曾经天真接受"经济学童话"的小女孩,已经成长为敏锐的观察者。

"我们只是关心你。"祁晚霞无力地辩解。

"用Excel表格关心?"小满冷笑,"你们知道我为什么喜欢和Alex在一起吗?因为他看我的时候,看到的是我,不是一堆需要优化的数据!"

她冲进房间,重重关上门。几秒钟后,那本被莫沉修复的日记从门缝里滑出来,上面用红笔划了个大大的叉。

接下来的两周,家里的气氛降至冰点。小满几乎不与父母交流,一回家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祁晚霞的电脑上,那个分析小满学习曲线的文件一直开着,但她再也没有更新过数据。

"也许我们应该见见这个Alex。"一天晚上,祁晚霞忍不住提议。

莫沉放下正在修复的旧书:"以什么身份?风投公司评估创业项目?"

这句调侃让祁晚霞苦笑起来。她走到书架前,无意中抽出一本《青少年心理学》,发现里面夹着莫沉做的密密麻麻的笔记——不是数据分析,而是各种案例和应对建议。

"你什么时候看的这个?"

"小满出生那天起。"莫沉微笑,"父亲留下的习惯。他总说,人是复杂系统,无法用简单模型预测。"

祁晚霞突然意识到,莫沉看似随性的教育方式背后,其实有着深厚的准备和思考,只是不同于她的量化分析。

"我们需要新策略。"她合上书,"不是数据驱动,也不是文学引导,而是...倾听。"

第二天早餐时,祁晚霞破天荒地没有询问小满的学习计划,而是聊起了自己十五岁时的一件糗事——她如何因为暗恋学长,在数学考试上故意做错题以引起对方注意。

小满的勺子停在半空,难以置信地看着母亲:"你?故意做错题?"

"结果他只注意到我考砸了,建议我多补习。"祁晚霞自嘲地耸肩,"那是我第一次明白,为别人改变自己通常是个糟糕的投资策略。"

餐桌上紧绷的空气似乎松动了一些。小满嘴角微微上扬:"那后来呢?"

"后来我专注提升自己,考上了更好的大学,遇到了你爸爸。"祁晚霞看向莫沉,"而那个学长...听说现在在卖保险。"

小满噗嗤笑出声,这是两周来她第一次在父母面前露出笑容。

"说到改变,"莫沉自然地接过话题,"我和你妈妈商量过了,你可以自主安排周末时间,只要提前告知我们去哪、和谁一起。"

小满睁大眼睛:"真的?没有'风险评估'?"

"有。"祁晚霞诚实地说,"但我们会忍住不说。"

这个小小的让步像打开了某道闸门。当晚,小满破天荒地留在客厅,甚至让父母看了她和Alex的聊天记录——大部分是关于音乐和电影的讨论,夹杂着一些学校八卦。

"他其实...挺聪明的。"小满犹豫地说,"上周还问我边际效用是什么意思,因为他爸爸在谈投资。"

祁晚霞和莫沉交换了一个眼神。经济学术语的出现,意外地为他们搭建了一座桥梁。

"要我解释给他听吗?"祁晚霞尽量让语气显得随意,"用'奶茶选择模型'?"

这是她为小满小时候发明的解释方法——用买奶茶时的口味选择解释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小满翻了个白眼:"妈,我们十五岁了,不是五岁。"但她的表情柔和下来,"不过...如果你真想,可以给我们讲讲机会成本。Alex在纠结要不要参加篮球队。"

就这样,一个奇怪的新常态建立了。每周五晚上,小满会邀请Alex来家里参加"家庭学术沙龙"——祁晚霞用经济学原理解答他们的困惑,莫沉则补充相关的文学历史背景,四人常常从严肃讨论笑闹到披萨大战。

某个周五,当Alex离开后,小满留在客厅整理书本。祁晚霞注意到她重新开始写日记了,那本被撕坏又修复的本子就放在书包旁边。

"妈妈,"小满突然问,"你为什么会用数据分析一切?"

祁晚霞思考了片刻:"因为数据让我有安全感。世界很复杂,但数字至少是确定的。"

"爸爸说,不确定性才是生活的诗意所在。"

"所以我们互补。"祁晚霞微笑,"就像你的'知识投资组合'。"

这是他们最近发明的游戏——将不同学科比作投资品种:数学是稳健的债券,文学是高风险的股票,历史是房地产...小满需要构建自己的"投资组合",平衡"收益"与"风险"。

小满若有所思:"所以你和爸爸,一个像债券,一个像股票?"

"而你,"莫沉从厨房走出来,手里端着热可可,"是我们的对冲基金——既需要稳定基础,又要敢于冒险。"

小满接过杯子,做了个鬼脸:"太肉麻了。"但她嘴角的笑意暴露了真实感受。

当晚,祁晚霞在书房发现了一张纸条,是小满工整的字迹:「谢谢你们修复我的日记。PS:Alex说你们是他见过'最不无聊'的父母。」

祁晚霞将纸条放进那个记录小满成长的文件夹,但这次,她没有输入任何数据。有些东西,或许真的无法量化——比如青春期女儿重新敞开心扉的信任,比如丈夫眼中默契的笑意,比如这个家经历风暴后更加坚韧的联结。

窗外,月光静静地洒在"墨香与计算"的招牌上。楼下传来莫沉给小满讲睡前故事的声音——不是经济学童话,而是一首关于成长的散文诗。祁晚霞关上电脑,走向他们。数据可以等待,而此刻,有些东西更为重要。

上一章 爱情经济学 书店暧昧最新章节 下一章 传承希望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