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的蝉鸣透过坤宁宫的琉璃窗,变得朦胧而遥远,像是隔了一层纱。高晞月倚在临窗的软榻上,手中握着一卷礼单,时不时轻咳两声。阳光透过薄纱窗帘,在她苍白的脸上投下柔和的光晕,衬得那双杏眼愈发清澈。
产后调养了两个月,她的气色已好了许多,只是久坐仍会腰酸,太医嘱咐还需静养。
乌雅姑姑特意在软榻上多垫了两层云锦软垫,让她能坐得舒服些。案几上摆着一碗冒着热气的药膳,散发着当归和枸杞的淡淡香气。
"娘娘,纯贵妃、娴贵妃几位娘娘到了。"乌雅姑姑轻手轻脚地进来通报,声音压得极低,生怕惊扰了主子的思绪。
晞月放下礼单,整了整衣襟:"请进来吧。"
珠帘轻响,几位盛装妃嫔鱼贯而入。"臣妾给皇后娘娘请安。"众人齐齐行礼,动作整齐划一,显然来前已经练习过。
晞月抬手示意:"都起来吧。今日本宫请你们来,是为商议六公主满月宴的事。"
纯贵妃笑着上前:"娘娘身子还未大好,皇上特意嘱咐了,这些琐事交给臣妾们办就是。"
她接过乌雅姑姑递来的茶盏,亲自奉到晞月手边,动作恭敬却不失亲昵,"册封六公主为'固伦和惠公主'的旨意已经晓谕六宫,这可是天大的荣耀啊。"声音里带着几分艳羡,却不含嫉妒。
晞月浅啜一口茶,眼中闪过一丝温柔。固伦公主本是皇后所出嫡女的封号,但通常要等到及笄才会册封。弘历在璟琳满月时就赐此殊荣,可见疼爱之深。
"本宫原想亲自操办,只是..."她无奈一笑。
如懿温声道,声音如清泉般悦耳:"娘娘为国母,保重凤体最是要紧。满月宴的流程臣妾与纯贵妃已拟了个大概,请娘娘过目。"
说着呈上一卷烫金帖子。
晞月展开细看,只见上面详细列了宴席规模、宾客名单、礼仪流程等,考虑得十分周全。
她满意地点头:"你们费心了。"这句话说得真心实意,目光在纯贵妃和如懿之间流转,带着几分感激。
颖嫔凑过来笑道,声音清脆如银铃:"六公主的乳母可带来了?臣妾还没好生瞧过小公主呢。"
高晞月示意嬷嬷将孩子抱来。乳母小心翼翼地捧着襁褓走近,那明黄色的锦缎包裹中,璟琳睡得正香,小脸粉雕玉琢,睫毛如两把小扇子投下淡淡的阴影,小巧的鼻翼随着呼吸轻轻翕动。
如懿仔细端详,不禁感叹:"六公主生得和皇后娘娘真像,都是美人胚子。"她的目光柔和,指尖在距离婴儿脸颊寸许处虚虚描摹,却不敢真的触碰。
一旁的愉妃也点头附和,语气温婉:"可不是,四公主五官与皇上颇为相似,四阿哥更是皇上的模子刻出来的,八阿哥眉眼像娘娘,性子却活泼。难得六公主与娘娘如此相像。"
这番话引得众人轻笑。纯贵妃忽然想起什么似的,犹豫道:"说起来,四阿哥和四公主年纪也到了,皇后娘娘打算如何办呢?"话一出口,她就后悔了——这个话题太过敏感,不该由她提起。
殿内顿时安静了几分,连呼吸声都变得清晰可闻。皇子公主的婚嫁从来都是后宫最敏感的话题,尤其永瑚身为嫡子,极有可能成为太子,他的婚事牵动着前朝后宫的神经。
高晞月神色不变,只是将手中的茶盏轻轻放回案几,瓷器相碰的声音在寂静中格外清脆:"璟瑶和永瑚的婚事,本宫和皇上共同商议后才能决定。说不定皇上已经看好了人选。"
舒妃轻叹一声,适时地转移了话题:"时间过得真快,臣妾还记得自己刚入宫时,四阿哥和四公主还被皇上抱在怀里呢,现在居然都快到婚配的年纪了。"
她眼中闪过一丝感伤,"皇子也就罢了,公主若是出嫁,皇上定是舍不得的。"
纯贵妃不自觉想到她所出的五公主璟妍比璟琳小不了几岁,迟早也要面临婚配问题。她偷眼看向晞月,心中暗道:有皇后娘娘帮衬,璟妍应该不会像和敬公主那样远嫁吧?这个念头让她稍稍安心。
想到此处,纯贵妃不由得庆幸自己站对了队伍。皇后仁慈宽厚,对嫔妃所出的子女一视同仁,有她护着,至少璟妍不必重蹈和敬公主的覆辙。
和敬公主璟瑟,十年前远嫁科尔沁,如今回京省亲,私下里向弘历哭诉在蒙古的艰辛,额驸对她冷淡,此时,她跪在养心殿求弘历允她长留京城。
"皇阿玛,女儿实在受不了了..."璟瑟伏在地上,肩膀不住颤抖,"额驸他...他半年都不进女儿的帐篷...他不把女儿放在眼里。"
弘历看着女儿憔悴的面容和粗糙的双手,眼里有着心疼。他扶起女儿,"璟瑟,你不愿回去就留在宫里好好住着吧。"
璟瑟闻言,泪水夺眶而出:"谢皇阿玛恩典!"
"来人,"他沉声道,"传旨,和敬公主身体不适,暂留宫中调养。科尔沁那边...朕自有交代。"这一刻,他下定决心,绝不会让璟瑶重蹈的和敬覆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