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闻清风:潇月
本书标签: 古代 

弑仇

闻清风:潇月

祁逍月缓步踏入相府,心中惦念着祁逍安,便径直朝书房走去。

她轻移莲步,衣袂微扬,却在廊下被管家拦住了去路。

“小姐,”管家低声禀告,“陛下正在书房与相爷谈话呢。”

祁逍月闻言,眉梢轻动,眼底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复杂神色,淡淡地应了一声:“哦。”

——————

书房。

锦帝慵懒地翘着二郎腿,透着一股散漫,可他吐出的话语却冷得像寒冬腊月里的风,直教人从骨缝里生出寒意:“宁帝那边递了书信过来,提及明远侯府那些人,似乎还对与祁小姐和解一事抱有妄念。祁相,你怎么看?”

他的声音平淡,却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试探,仿佛这漫不经心的一问背后,藏着更深的考量。

祁逍安回答:“虽说明远侯府对月儿有养育之恩,可实际上,在那座侯府之中,真正称得上对月儿倾注心血、悉心照料的人,唯有明远侯夫人一人罢了。然而,如今她已不在人世。”

言外之意:该怎么处置就怎么处置。

锦帝听出了他话中的深意,唇角微微勾起,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意:“不管怎么说,这种事情,总得问问祁小姐本人吧。”

祁逍安:“陛下说的是。”

于是,祁逍安打发下人去把祁逍月请了来。

祁逍月到来之后,听锦帝细述了邀她前来的用意,她沉吟片刻,方才开口说道:“明远侯府那些人,我绝不会原谅。至于杨知画……”

她语气微顿,眸光中闪过一丝冷意,“我希望宁帝能将她交由我来处置。”

锦帝对于她说的话毫不意外。

于是等回了宫,立马写了一封信传给了宁帝。

信传到了宁帝手中,信封上还写着六个大字:吾兄宁帝亲启。

于是他拆开一看:

贵国明远侯府二姑娘杨知画,其与吾锦鲤族祁相之妹祁逍月旧怨未消,致使两国和睦蒙尘。今特请宁帝吾兄将此女送至锦鲤族,交由祁逍月处置,以平旧事,全两国之谊。

吾兄当知,北境三州粮贸、东海盐道之权,皆系于锦鲤族一念之间。若此事不成,恐边关商路生变,贵国岁贡之需,亦难保无虞。朕素来以和为贵,望吾兄勿因一女子而误天下大计。

十日为限,逾期不送,则休怪朕翻覆风云,断尔国命脉。

景安四年年七月初三。

锦帝玉玺

宁帝读完后,倒吸一口气。

随即,就派人将杨知画从大牢里带出来。

杨知画被狱卒粗暴地拖出牢房时,还未来得及适应刺目的阳光,便被塞进了一辆密不透风的马车。

她挣扎着扯下眼罩,只听见车外侍卫冷冰冰的声音:“臣等奉陛下口谕,即刻押送杨二姑娘赴锦鲤族边境。”

马车疾驰三日,杨知画透过缝隙看见熟悉的北境山脉渐渐变成陌生的赤色岩壁。

第四日黄昏,押送队伍突然停下,她听见锦鲤族士兵用带着水乡口音的语言交谈:“相在落霞亭等着呢。”

当杨知画被推下马车时,绯红晚霞正将亭中女子的白衣染成血色。

祁逍月指尖抚过石桌上并排放着的两样物件——左边是半块刻着杨花的玉佩,右边是柄寒光凛凛的短刀。

“妹妹选一样吧。”祁逍月的声音比当年在明远侯府赏梅时还要温柔,“是戴着定亲信物去黄泉见母亲,还是握着凶器当个明白鬼?”她忽然轻笑出声,“啊对了,您当年推我落水时用的金簪……我也命人熔了重铸呢。”

杨知画踉跄后退,后背撞上血衣卫的刀鞘。

她这才发现亭外浅溪里沉浮着无数细碎金光,竟是锦鲤族特有的噬骨鱼,正等着饱餐血肉。

落霞亭的飞檐将夕阳切割成碎片,祁逍月指尖抚过玉佩上那朵半开的杨花,冰凉的触感让她想起十二岁那年的冬天。

明远侯府的湖水也是这般刺骨,而岸边的金簪在雪地里闪着冷光。

杨知画跪了下来,不停地磕着头:“姐姐,妹妹错了,求求你了,饶了妹妹吧!”

祁逍月笑了。那笑声如冰刀刮过琉璃,清脆却令人毛骨悚然。她缓缓起身,白衣在晚风中飘动,宛如索命的幽魂。

“把她扔下去。”祁逍月的声音很轻,却不容置疑。

血衣卫架起尖叫挣扎的杨知画,走向那条泛着金光的溪流。

溪水中,噬骨鱼群早已嗅到了血腥味,兴奋地游动着。

“杨慧琴!你不得好死!”杨知画最后的诅咒回荡在山谷中,随即被水声吞没。

祁逍月站在亭边,看着溪水渐渐染红。

十年的仇恨,终于在这一刻得到了宣泄。

她应该感到痛快,可胸口却空荡荡的,仿佛有什么重要的东西随着杨知画一起沉入了水底。

“月儿。”祁逍安不知何时出现在她身后,声音中带着担忧。

祁逍月回头看向他,声音很平静:“兄长,天色已经很晚了,回吧。”

“好。”

未完待续……

上一章 抄家 闻清风:潇月最新章节 下一章 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