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卡提名公布的那天,米兰下着细雨。
宋亚轩站在厨房里,手指无意识地在花岗岩台面上敲击着《界限》的主旋律。咖啡机咕噜作响,窗外雨滴顺着玻璃滑落,形成不规则的水痕。手机屏幕亮起,是刘耀文从洛杉矶发来的消息:
「刚结束采访,提名名单出来了——最佳原创歌曲!他们喜欢我们的《飞越》!」
宋亚轩嘴角上扬,迅速回复:「等你们回家庆祝。小雨的家长会别忘了,今天下午三点。」
他放下手机,转身望向餐厅墙壁上挂着的那幅巨大合影——去年在特殊艺术节闭幕式上,他们一家四口在舞台上的灿烂笑容。照片下方是一排金色奖杯和黑胶唱片:格莱美、金球奖,现在又多了一个奥斯卡提名。
咖啡杯在手中微微发烫,宋亚轩走上二楼,轻轻推开小雨的房门。十五岁的女孩正坐在书桌前,对着笔记本电脑皱眉,手指飞快地敲击键盘。
"写完了吗?"宋亚轩把咖啡放在床头柜上。
小雨转过头,用手语回答:「还差结尾。为什么历史论文要写这么多字?」她翻了个白眼,这个动作简直和刘耀文一模一样。
"你爸当年历史考试从没及格过。"宋亚轩笑着坐到她床边,"需要帮忙吗?"
「不用。」小雨比划着,突然眼睛一亮,「对了,家长会你能来吗?刘爸爸说他可能赶不回来。」
宋亚轩的手指停顿了一下,"他说什么时候告诉你的?"
「昨晚视频的时候。」小雨咬着下唇,「他说奥斯卡的事情很忙...」
"我会去的。"宋亚轩揉了揉她的头发,"别担心。"
下楼时,宋亚轩的手机再次震动。是制片人马克西姆的消息:「克里斯托弗·威尔逊在柏林电影节提到了你,说想合作。有兴趣吗?他正在筹备欧洲巡演。」
宋亚轩的手指悬在屏幕上方。克里斯托弗·威尔逊——他二十岁在维也纳音乐学院时的钢琴导师,也是他的初恋。十年未见。
「暂时没空,谢谢。」他最终回复道,将手机塞回口袋。
---
洛杉矶,比弗利山庄酒店。
刘耀文对着化妆镜调整领带,化妆师正在为他做最后的发型定型。经纪人丽莎举着平板电脑站在一旁,语速飞快:"《Variety》的专访三点开始,然后六点是《好莱坞报道者》的圆桌论坛,晚上九点我们安排了与学院评委的..."
"丽莎,"刘耀文打断她,"我今晚必须回米兰。小雨的家长会。"
丽莎皱眉,"但明天早上还有《早安美国》的直播..."
"改视频连线。"刘耀文站起身,拿起手机查看航班信息,"我已经错过她上学期两次家长会了。"
化妆师识趣地退出房间。丽莎叹了口气,"耀文,你知道现在是什么关键时期。《界限》是我们冲击奥斯卡的最佳机会,而你们正在事业巅峰..."
"所以我们更要清楚什么最重要。"刘耀文打开行李箱,开始收拾衣物,"宋亚轩一个人在家带两个孩子已经三个月了,而我..."
"而你正在为全家创造更好的未来。"丽莎按住他的手,"听着,就再坚持两周。等提名热度过去,我给你放一个月假。"
刘耀文望向窗外洛杉矶刺眼的阳光。三年前,他们凭借《听见爱》一炮而红,随后成立了自己的制作公司。这次音乐电影《界限》是根据他们真实故事改编,讲述两个音乐家如何跨越障碍组建特殊家庭。成功来得又快又猛,但他最近常常在半夜醒来,看着酒店天花板,想念家里那张并不宽敞但总能挤下四个人的床。
"最后一次采访几点结束?"他最终问道。
丽莎露出胜利的微笑,"十一点。我已经让司机准备好了,直接送你去机场。"
---
米兰国际学校。
宋亚轩坐在小雨班级的最后一排,周围是各式各样的家长——有西装革履的企业高管,有穿着时髦的艺术工作者,还有几位明显是家庭主妇的母亲。班主任德·卢卡夫人正在讲解本学期的课程安排。
"接下来,我们要讨论一个特殊话题。"德·卢卡夫人推了推眼镜,"关于家庭结构的多样性教育。最近有同学反映..."
教室门突然被推开,刘耀文风尘仆仆地出现在门口,西装外套搭在手臂上,领带松散。"抱歉,飞机晚点。"他低声说,挤到宋亚轩身边的空位坐下。
宋亚轩闻到他身上熟悉的古龙水味混合着飞机舱的气息,紧绷的肩膀不自觉地放松下来。"怎么赶回来了?"
"答应过小雨的。"刘耀文悄悄握住他的手,"而且想你了。"
德·卢卡夫人清了清嗓子,继续道:"正如我刚才所说,有同学对某些'非传统家庭结构'发表了不当言论。我们学校一直倡导包容与尊重..."
小雨突然低下头,手指绞在一起。宋亚轩敏锐地注意到她的异常,和刘耀文交换了一个眼神。
家长会结束后,他们找到德·卢卡夫人私下交谈。
"其实...是关于小雨。"老师犹豫地说,"上周有同学嘲笑她'有两个爸爸很不正常'。从那以后,她开始逃音乐课,昨天甚至和那个孩子打了一架。"
刘耀文的下巴线条骤然绷紧,"谁家的孩子?"
"这不重要。"宋亚轩按住他的手臂,"重要的是小雨没告诉我们这件事。"
德·卢卡夫人点点头,"青春期孩子常常选择独自承受。也许你们该和她好好谈谈。"
回家的出租车上,三人沉默不语。小雨坐在后排中间,目光死死盯着自己的膝盖。宋亚轩从后视镜里看到刘耀文正用手指轻轻敲击车门内侧——那是他焦虑时的习惯动作,节奏和他们第一次合作时写的《双生》一模一样。
"所以,"刘耀文最终打破沉默,"谁说你'不正常'?"
小雨的肩膀抖了一下,但没有回答。
"宝贝,"宋亚轩转身面对她,"你知道无论别人说什么,我们..."
「我不在乎他们说什么!」小雨突然用手语激烈地表达,眼泪在眼眶中打转,「我只是讨厌被特别对待!为什么我不能像其他人一样有个妈妈?为什么我非要解释我有两个爸爸?」
出租车在红灯前停下,雨滴拍打车窗的声音突然变得震耳欲聋。宋亚轩感到一阵刺痛,仿佛回到了自己十五岁那年,被同学嘲笑"没妈的孩子"时的无助。
刘耀文深吸一口气,将小雨拉入怀中,"听着,小星星,世界上有无数种家庭。有的有一个妈妈一个爸爸,有的只有妈妈或爸爸,有的有两个妈妈或两个爸爸,还有的和祖父母生活..."
「但为什么偏偏是我?」小雨的手势变得小而急促,「为什么我不能普通一点?」
"因为,"宋亚轩轻声说,将她的手握在自己掌心,"最伟大的音乐从来都不是'普通'的。最动人的故事也是。而你,我的小星星,注定要谱写非凡的人生。"
小雨将脸埋进刘耀文的肩膀,无声地抽泣。宋亚轩看着窗外模糊的雨景,想起多年前那个雨夜,他冒雨跑到刘耀文公寓,发现对方正在看他们所有的合作视频。那时的他们还不知道,爱情不仅仅是激情与创作的火花,更是共同面对生活琐碎与痛苦的勇气。
---
那天晚上,哄睡小雨后,宋亚轩发现刘耀文独自坐在黑暗的客厅里,手中握着半杯威士忌。
"睡不着?"宋亚轩坐到他身边。
刘耀文将酒杯递给他,"我在想...我们是不是太自私了?"
"什么意思?"
"把两个孩子带入这样的家庭。"刘耀文的声音低沉,"让他们面对外界的异样眼光..."
宋亚轩握住他的手,"每个孩子都会面临挑战。小雨的问题不在于我们,而在于那些狭隘的人。"
"但如果我们..."
"没有'如果'。"宋亚轩坚定地说,"记得《听见爱》的歌词吗?'爱不需要完美的耳朵,只要心跳在同一频率'。这就是我们的家,刘耀文。不完美,但真实。"
刘耀文将额头抵在他肩上,"我最近总在想...我们是不是太专注于事业了?《界限》拍了两年,宣传又半年,孩子们在长大,而我们..."
"我知道。"宋亚轩叹息,"我也在想克里斯托弗的邀约。"
"克里斯托弗?"刘耀文猛地抬头,"你那个钢琴老师前男友?"
宋亚轩挑眉,"你还记得他?"
"当然记得。"刘耀文撇嘴,"你第一次跟我接吻后,整整弹了一晚上他教你的奏鸣曲。"
宋亚轩忍不住笑了,"吃醋了?十年后?"
"永远。"刘耀文吻了吻他的手指,"他找你干什么?"
"欧洲巡演合作。"宋亚轩犹豫了一下,"我在考虑...也许该放慢脚步,花更多时间在家里。至少在小雨度过这段叛逆期前。"
刘耀文沉默片刻,"那我们的事业呢?《界限》才刚刚打开国际市场..."
"这就是问题所在。"宋亚轩望向窗外的雨夜,"我们永远在追逐下一个目标,下一个奖项,而孩子们需要的是现在的我们。"
刘耀文的手机突然亮起,丽莎的名字跳了出来。他看都没看就按了静音,"明天再回。"
两人依偎在沙发上,听着雨声和彼此的心跳。多年前,他们在舞台上公开恋情时,以为最大的挑战已经过去。如今才明白,真正的考验是如何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保持那份无畏的初心。
"我们会找到平衡的。"刘耀文最终轻声说,"就像《飞越》里唱的——'在坠落与飞翔之间,我们找到了那个恰到好处的点'。"
宋亚轩微笑,"下次写歌别这么肉麻了。"
"但你喜欢。"刘耀文得意地说,吻上他的唇。
雨依旧下着,但屋内的温度逐渐升高。楼上,小雨的房间里,夜光星星在天花板上静静闪烁——那是宋亚轩五年前亲手贴上去的,如今依然明亮如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