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侯府风云起
历经数月,北境的烽火终于平息,蛮夷被彻底击退,沈砚辞率领大军凯旋而归。京城内,百姓夹道欢迎,锣鼓喧天,热闹非凡。沈砚辞骑着高头大马,英姿飒爽,而在他身后一辆马车中,坐着10岁的沈砚池。小姑娘身着崭新的衣裳,眼睛好奇地透过车窗缝隙打量着这繁华的京城。
一行人马缓缓来到侯府门前,朱红色的大门高大威严,门前的石狮子张牙舞爪。沈砚辞翻身下马,转身从马车上抱下沈砚池。小家伙紧紧抓住他的衣角,面对这陌生又气派的地方,心中满是紧张与不安。
就在这时,侯府内走出一行人,为首的正是沈砚辞那从未谋面的正妻——林婉清。林婉清出身名门,生得秀丽端庄,身着华丽的锦服,头戴珠翠,气质优雅。可她的眼中,却藏着一抹难以掩饰的哀怨。
两年前,她与沈砚辞奉旨成婚。成亲当日,沈砚辞连她的盖头都未掀,便接到北境战事紧急的消息,匆匆奔赴战场。这两年来,她独守侯府,空有侯府夫人的名号,却未曾享受过夫妻间的温情。
此刻,看到沈砚辞归来,林婉清心中五味杂陈。目光落在沈砚辞身旁紧紧拽着他衣角的沈砚池身上时,她微微一愣,眼中闪过一丝疑惑。
沈砚辞抬眸,目光与林婉清交汇,心中竟有些许尴尬与愧疚。但他生性内敛,并未表露太多情绪,只是淡淡说道:“夫人,这是砚池,我在战场上救下的孩子,以后便养在侯府。”
林婉清微微福身,脸上露出温婉的笑容:“侯爷放心,既是侯爷救下的孩子,妾身自会当作亲生女儿一般对待。”嘴上虽这么说,但她心中难免泛起嘀咕,不知这个突然出现的孩子,会给这侯府带来怎样的变数。
沈砚池躲在沈砚辞身后,偷偷打量着林婉清。她虽年纪小,却也敏锐地察觉到这气氛有些微妙。她扯了扯沈砚辞的衣角,小声说:“叔叔,我……”沈砚辞低头,轻声安慰道:“砚池别怕,以后这里就是你的家。”
随后,众人走进侯府。侯府内雕梁画栋,亭台楼阁错落有致,花园中繁花似锦。但沈砚池无心欣赏这美景,她紧紧跟着沈砚辞,像是生怕走丢了一般。
林婉清安排下人将沈砚池带到一处清幽的小院安置。小院名叫“静雅轩”,院内种满了翠竹,微风吹过,沙沙作响。房间布置得温馨雅致,床铺柔软,桌上还摆放着一些精巧的玩物。
安置好沈砚池后,林婉清回到自己的院子。她坐在梳妆台前,丫鬟在一旁为她梳理着长发。林婉清看着镜中的自己,心中不禁泛起一阵悲凉。她轻声对丫鬟说:“你说,侯爷此番归来,会对我有所不同吗?那个孩子……又会如何呢?”丫鬟不知如何作答,只能低声安慰道:“夫人莫要忧心,侯爷想必会看到夫人的好。”
而另一边,沈砚辞回到书房,心中也在思索着侯府未来的局面。他深知自己对林婉清有亏欠,可他一心扑在战事上,对男女之情并不擅长经营。如今又带回沈砚池,他担心林婉清会对这孩子不好。但他相信林婉清出身名门,应不会做出过分的事。
沈砚池在“静雅轩”中,躺在床上,望着头顶的帐幔,久久无法入眠。她想着今天发生的一切,从离开熟悉的军营,到来到这陌生又华丽的侯府,还有那个看起来很美的夫人。她不知道未来会怎样,心中既期待又有些害怕。但她知道,只要有沈砚辞在,她便有了依靠。
侯府的夜晚,看似平静,实则暗潮涌动。沈砚辞、林婉清和沈砚池三人的命运,在这侯府中交织在一起,一场围绕着侯府的故事,正缓缓拉开帷幕。
第三章:情牵幼影
夜幕如墨,将侯府笼罩在一片静谧之中。林婉清精心打扮一番,身着一件月白色的寝衣,发间只别了一支素雅的玉簪,尽显温婉之态。她轻移莲步,朝着沈砚辞的院子走去,心中怀揣着一丝期待。成婚两年,她与沈砚辞相处的时日寥寥无几,今晚,她渴望能与夫君有一番亲近。
来到沈砚辞的房门前,林婉清轻轻叩门,屋内传来沈砚辞低沉的声音:“进来。”她推开门,屋内烛火摇曳,沈砚辞正坐在书桌前,眉头微蹙,看着桌上的兵书。见她进来,沈砚辞微微起身,神色有些淡漠。
林婉清走到沈砚辞身边,轻声说道:“侯爷,夜已深,早些安歇吧。”说着,便伸手欲接过沈砚辞手中的书。沈砚辞下意识地避开她的手,林婉清的手僵在半空,脸上闪过一丝尴尬与失落。沈砚辞察觉到自己的失态,微微皱眉,语气有些生硬地说:“夫人,我还有些军务要处理,你先去睡吧。”
林婉清心中一阵刺痛,眼中泛起泪花,但她强忍着,福了福身:“那侯爷早些休息。”说罢,转身缓缓走出房间。门关上的那一刻,她的泪水忍不住夺眶而出。她不明白,为何自己如此努力,却始终无法走进沈砚辞的心里。
而沈砚辞,看着林婉清离去的背影,心中也有些无奈。他并非铁石心肠,只是在战场上摸爬滚打多年,早已习惯将情感深埋心底,加之对林婉清确实没有男女之情,面对她时,总是不知该如何相处。
沈砚辞放下手中的兵书,起身走出房间。不知不觉间,他来到了沈砚池所住的“静雅轩”。屋内烛火还亮着,他轻轻推开门,只见沈砚池蜷缩在床上,眼睛睁得大大的,望着帐顶,脸上带着一丝不安。
沈砚池听到动静,转过头来,看到是沈砚辞,眼中顿时亮起光芒,坐起身来:“叔叔,你怎么来了?”沈砚辞走到床边坐下,伸手摸了摸她的头:“看你房间灯还亮着,便过来看看,是不是睡不着?”沈砚池点了点头,小声说:“叔叔,我有点害怕,这里太陌生了。”
沈砚辞心中满是怜惜,他轻声说:“别怕,砚池。以后这里就是你的家,叔叔会一直保护你。”说着,他拉过被子,将沈砚池重新裹好,坐在床边,开始轻声讲起故事。他的声音低沉而温和,讲述着那些在战场上发生的有趣的小故事,什么士兵们的调皮捣蛋,还有塞外的奇异风光。
沈砚池听得入了迷,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沈砚辞。渐渐地,她的眼皮开始打架,困意袭来。沈砚辞看着她逐渐放松的小脸,声音愈发轻柔。终于,沈砚池在沈砚辞的故事声中,缓缓闭上了眼睛,进入了梦乡。
沈砚辞看着她熟睡的模样,嘴角不自觉地上扬,轻轻地为她掖了掖被角。在这一瞬间,他心中充满了温暖与安宁。他起身,轻手轻脚地走出房间,回头看了一眼紧闭的房门,才转身离去。
而这一切,被前来送点心的丫鬟看在眼里。丫鬟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将看到的事情告诉林婉清。林婉清听到这个消息后,心中的苦涩更浓了。她不明白,那个战场上杀伐果断的侯爷,为何对一个捡来的小女孩如此温柔。一种复杂的情绪在她心中蔓延开来,她不知道,这个小女孩的出现,会给自己在侯府的生活带来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侯府的夜晚,依旧静谧,然而人心却不再平静,一场悄然的波澜,在这侯府的各个角落暗暗涌动着。
第四章:亲疏有别
清晨,阳光透过雕花的窗棂,洒在侯府的庭院中。沈砚辞早早起身,身着一袭淡蓝色的常服,身姿挺拔,面容冷峻中带着几分晨起的慵懒。他简单洗漱后,便前往前厅。
林婉清正指挥着丫鬟们布置早膳,见沈砚辞前来,赶忙迎上前去,脸上挂着温婉的笑容:“侯爷,早膳已经备好,请用。”沈砚辞微微点头,客气地说道:“有劳夫人了。”说罢,在主位上坐下。
林婉清坐在沈砚辞对面,亲自为他盛了一碗粥,轻声说道:“侯爷,这是我特意吩咐厨房熬制的红枣桂圆粥,补气养血,您尝尝。”沈砚辞接过碗,尝了一口,平淡地说:“味道不错。”言语间,依旧透着疏离。
两人用餐时,气氛略显沉闷,偶尔几句对话,也只是围绕着府中琐事。林婉清几次想要提及昨晚之事,话到嘴边,却又咽了回去。她看着沈砚辞那淡漠的神情,心中满是无奈与失落。
用过早膳后,沈砚辞起身,对林婉清说道:“夫人,我还有些事,先行一步。”林婉清起身福身,看着沈砚辞离去的背影,眼神中满是眷恋与哀怨。
沈砚辞离开前厅后,径直朝着沈砚池的“静雅轩”走去。此时,沈砚池刚刚醒来,正坐在床边揉着惺忪的睡眼。丫鬟正在一旁伺候她穿衣洗漱。
沈砚辞走进房间,脸上立刻浮现出温和的笑容:“砚池,早上好啊。”沈砚池看到沈砚辞,眼睛一亮,开心地喊道:“叔叔,早!”沈砚辞走到她身边,摸了摸她的头:“昨晚睡得好不好?”沈砚池用力地点点头:“好,叔叔讲的故事可好听了,我梦到了塞外的大草原呢。”
丫鬟们摆好早膳,沈砚辞拉着沈砚池在桌前坐下。桌上摆满了精致的点心和粥品,有小巧可爱的荷花酥,还有香甜的杏仁酪。沈砚辞拿起一块荷花酥,递到沈砚池嘴边:“来,尝尝这个,听说小孩子都喜欢吃甜的。”沈砚池张开小嘴,咬了一口,糕点入口即化,甜而不腻,她的眼睛笑成了弯弯的月牙:“真好吃,叔叔你也吃。”说着,从碟子里拿起一块,递给沈砚辞。沈砚辞笑着咬了一口,夸赞道:“砚池选的就是好吃。”
接着,沈砚辞又舀了一勺杏仁酪,吹了吹,送到沈砚池嘴边:“再尝尝这个,杏仁酪很滋补的。”沈砚池乖乖地吃了下去,两人你一口我一口,温馨的氛围弥漫在整个房间。
一旁的丫鬟们看着这一幕,心中暗暗称奇。她们从未见过侯爷如此温柔耐心的一面,对待这个捡来的小女孩,简直比对亲生孩子还要宠爱。
而这温馨的画面,却被前来寻沈砚辞的林婉清看在眼里。她站在门外,看着屋内的场景,心中五味杂陈。嫉妒、委屈、无奈等情绪交织在一起。她紧紧地攥着手中的帕子,指节泛白。沈砚辞对她的冷淡与对沈砚池的宠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让她心中很不是滋味。
林婉清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她告诉自己,不能失态,毕竟她是侯府的当家主母。她轻轻敲了敲门,脸上换上了一副温和的笑容,走进房间:“侯爷,我到处找您呢。”沈砚辞微微一愣,转头看向林婉清:“夫人,有何事?”林婉清目光在沈砚池身上停留了一瞬,然后说道:“是府中的一些琐事,想与侯爷商议。”沈砚辞点点头,对沈砚池说道:“砚池,你先慢慢吃,叔叔一会儿再来陪你。”沈砚池懂事地点点头:“好的,叔叔。”
沈砚辞随着林婉清走出房间,林婉清回头看了一眼屋内的沈砚池,心中暗暗思忖,这个小女孩在侯爷心中的地位如此之高,自己以后在侯府的日子,怕是不会平静了……
第五章:心不在焉的商议
沈砚辞随着林婉清走出“静雅轩”,来到了侯府花园的一处亭中。春日的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叶,洒下一片片光影,亭外繁花似锦,蝶舞蜂忙,然而沈砚辞却无心欣赏这美景,他的心还留在沈砚池的身边。
林婉清在石凳上坐下,抬眸看向沈砚辞,犹豫片刻后说道:“侯爷,府中下月有个祭祖的大典,各房的亲戚都会前来。这府中的采买、布置诸多事宜,都需细细安排,妾身想听听侯爷的意思。”沈砚辞微微皱眉,目光有些游离,随口说道:“夫人看着安排便是,这些年你操持府中事务,我信得过你。”
林婉清心中一酸,她渴望沈砚辞能认真与她商议,哪怕只是多停留片刻,多关注她一些。可沈砚辞这般敷衍的态度,让她心中的委屈又添几分。但她依旧强颜欢笑,继续说道:“侯爷,此次祭祖意义重大,亲戚们也都盯着侯府的一举一动。还有,砚池这孩子,到时候也该一同出席,妾身想着给她做几身新衣裳,别让外人瞧出了怠慢。”
听到沈砚池的名字,沈砚辞的注意力总算集中了些,他微微点头:“嗯,夫人想得周到,砚池虽是捡来的孩子,但在侯府一日,便不能让她受委屈。衣裳料子选最好的,款式也选她喜欢的。”林婉清看着沈砚辞那关切的模样,心中一阵刺痛,忍不住说道:“侯爷对砚池这孩子,真是关怀备至,倒让妾身有些羡慕了。”
沈砚辞这才察觉到自己的失态,有些尴尬地咳了两声:“夫人多心了,砚池自幼孤苦,又经历战火,我自是要多照顾她些。”林婉清轻轻摇头,眼中闪过一丝落寞:“侯爷,妾身明白。只是……只是希望侯爷对妾身,也能有几分关心。”沈砚辞心中有些愧疚,他看着林婉清,却不知该如何安慰。成婚两年,他一直冷落林婉清,如今面对她的诉求,竟不知从何说起。
沉默片刻后,沈砚辞说道:“夫人,这些年辛苦你了。日后府中事务,还得劳烦夫人多费心。”林婉清看着沈砚辞那生疏又客气的模样,心中的苦涩愈发浓烈。她勉强挤出一丝笑容:“侯爷言重了,这都是妾身分内之事。”
沈砚辞见商议得差不多了,便起身说道:“夫人,若无事,我便先去看看砚池。”林婉清看着他那迫不及待的样子,心中一阵悲凉,却只能点头:“侯爷请便。”
沈砚辞匆匆回到“静雅轩”,沈砚池刚用完早膳,正拿着一本画册看得入神。见沈砚辞回来,她开心地跑过去:“叔叔,你看这个画册,上面的花好好看呀。”沈砚辞接过画册,看着上面栩栩如生的花卉图,微笑着说道:“等会儿叔叔带你去花园,看看真正的花,好不好?”沈砚池兴奋地跳起来:“好呀好呀!”看着沈砚池那纯真的笑脸,沈砚辞心中满是温暖,刚刚与林婉清相处时的那丝尴尬与无奈,也瞬间消散得无影无踪。而留在花园亭中的林婉清,望着沈砚辞离去的方向,泪水再次模糊了双眼。在这侯府之中,她仿佛始终是个局外人,看着沈砚辞和沈砚池之间的亲密,她不知道自己该如何才能走进沈砚辞的心里,未来的日子,又该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