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雪跟随众人步入宁国府内室,视线落在斜倚榻上的秦可卿身上。她面色苍白如纸,眼下一片青灰,尽管嘴角勉强牵出一抹笑意,眉宇间却凝着一层化不开的阴霾,仿佛笼罩了一层薄纱。
尤氏与王熙凤守在一旁,见众人进来,与她们一一问好。
王熙凤俯下身,凑到秦可卿耳边轻声说道,“妹妹们来了!”声音柔软得如同春风拂柳,带着些许安抚意味。
伊雪站在原地,目光像一汪清泉缓缓淌过秦可卿的脸颊、指尖,又悄然扫过她的气息和神态,这才轻轻迈步上前,语气温润如玉,“蓉大奶奶好,可否让我诊一诊脉?”
秦可卿无力地扯了扯嘴角,将手腕递出,“有劳姑娘了。”
伊雪指尖轻轻搭上她的脉门,屏息凝神。片刻后,她收回手,目光不经意间掠过尤氏,淡淡开口,“脉象细弱,左关弦而无力,右寸沉涩——可是长期忧思过度,夜不能寐,饮食无味?”
秦可卿眸光一颤,眼中闪过一丝惊讶,抬眼望向尤氏的方向,又迅速垂下眼帘,虚弱地点点头,“姑娘说得极是……近来确实如此。”
尤氏急忙附和道,“伊姑娘,可卿这病,太医们看了都说气血两亏,可吃了多少补药都不见效,反倒一日比一日憔悴……”
宝钗也忍不住问道,“那你可有医治的方法?”
伊雪轻叹一声,微微颔首,“此症非寻常药石可医,乃‘心脾两虚,肝郁气滞’之象。”她略作停顿,继续说道,“蓉大奶奶的病,根源在于‘思虑伤脾,郁怒伤肝’。若只补气血而不疏肝解郁,便是治标不治本。”
黛玉听到这里,不由得联想到自己,低声问道,“那现在可否开始诊治呢?”
伊雪直视秦可卿的眼睛,语气平静却暗藏深意,“蓉大奶奶,我这治病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少不了日后叨扰。并且,我不喜欢不听医者言的病人。当然,若有不妥之处,可以相商。这样,你可会觉得心烦?”
伊雪话音未落,秦可卿与尤氏交换了一个微妙的眼神,似有话欲言又止。尤氏低头沉思,仿佛权衡着什么。
这时,王熙凤、薛宝钗和黛玉都察觉到,秦可卿的病情恐怕远比表面复杂得多。
伊雪留意到两人之间的小动作,唇角微扬,笑道,“若是不便,就当伊雪今日只是来拜访。这几日,我都会在荣国府。”她顿了顿,最后看了一眼王熙凤,随后一手拉着宝钗,一手拉着黛玉转身离去。临走前,她留下一句话:“秦姑娘,我受宝姐姐所托,不能不管。我许你一桩心愿,若是想通了或有未了的心愿,可来寻我,告辞!”
出了宁府,宝钗与黛玉对视一眼,同时看向伊雪,由黛玉问道,“虽与你相处不如宝姐姐多,但我也知道,你明明就想救可卿姐姐的,为什么刚刚要那么说?”
伊雪转头看向黛玉,反问,“林姐姐觉得呢?”
黛玉微微思索,眼中透出几分慧黠,“你是察觉到了些什么,但我们不便插手,所以你打算让能插手的凤姐姐去解决那些不方便的事。”
“不愧是冰雪聪明的林姐姐!”伊雪伸手摸了摸荣国府的墙,嘴角勾起一抹笑意,“没错!这是其一。其二,我想让可卿姐姐想清楚一些事情。这些事情,她若想不通,相信凤姐姐会让她想明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