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排练室的灯光在午夜显得格外明亮。吴晓萱盘腿坐在地板上,手指飞快地在手机屏幕上滑动,将刚刚录制的排练片段上传到新建的"咏叹调组"主页。视频里,四人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宛如一场未经雕琢却充满生命力的即兴演出。
"已经有五十个赞了!"她兴奋地晃了晃手机,屏幕的光映在她脸上,"评论区都在问我们是谁。"
林昕坐在钢琴旁,指尖轻轻抚过斯坦威光滑的表面。这架钢琴的音色让她想起母亲——温暖而深沉,带着岁月的痕迹。她抬头看向沈亦,男生正低头整理乐谱,金丝眼镜反射着冷光,让人看不清他的表情。
"我们得选一首正式参赛的曲子。"苏玉泽的声音从角落传来。他抱着吉他,手指无意识地拨弄琴弦,断掉的那根E弦已经被替换成银色的新弦,在灯光下闪闪发亮。
沈亦突然合上乐谱,发出一声轻响:"《夜莺之歌》。"他的声音很轻,却让整个排练室瞬间安静下来。
林昕的呼吸一滞。那是母亲未完成的遗作,从未公开演出过。她下意识摸向书包,那页泛黄的乐谱就藏在最里层的夹层中。
"你怎么知道这首曲子?"她的声音有些发抖。
沈亦没有立刻回答。他走到钢琴前,手指悬在琴键上方,像是在犹豫。月光透过穹顶的星空图案洒在他身上,锁骨处的烫痕在阴影中显得更加明显。
"十年前的大火,"他终于开口,声音低沉,"我在现场。"
空气仿佛凝固了。林昕感到一阵眩晕,记忆的碎片在脑海中闪现——浓烟、火光、母亲的呼喊,还有那个被她推出火场的男孩。她盯着沈亦锁骨处的烫痕,那个扭曲的音符形状突然变得清晰起来——那不是音符,而是一个变形的"张"字。
"你是那个孩子..."林昕的声音几乎微不可闻。
沈亦的手指终于落在琴键上,弹出一段旋律——正是《夜莺之歌》的开篇。音符如同水滴落入寂静的湖面,激起一圈圈涟漪。
"张老师救了我,"他的声音和琴声融为一体,"而我带走了这个。"他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烧焦的乐谱残页,上面依稀可见《夜莺之歌》的标题和几行音符。
吴晓萱突然跳起来,打破了沉重的气氛:"所以我们要完成张阿姨的曲子?这太酷了!"她冲到林昕身边,握住她的手,"你妈妈的作品应该被全世界听到!"
苏玉泽轻轻拨动吉他弦,弹出一段和声:"我可以改编吉他部分,让古典旋律更有现代感。"
林昕看向沈亦,男生罕见地没有提出反对。他的目光透过镜片与她对视,眼中闪烁着她读不懂的情绪。
"好,"林昕深吸一口气,"我们一起完成它。"
接下来的排练变得异常专注。沈亦负责钢琴编曲,他的演奏精准而富有情感,仿佛每一个音符都在诉说着什么。林昕主唱,声音清澈透亮,宛如夜莺的啼鸣。吴晓萱的和声为曲子增添了层次感,而苏玉泽的吉他则赋予了这首古典作品新的生命力。
当林昕唱到高潮部分时,奇怪的事情发生了——斯坦威钢琴的共鸣突然变得异常强烈,琴弦无风自动,发出和谐的泛音。整个排练室的灯光闪烁了一下,穹顶上的星空图案似乎变得更加明亮。
"这架钢琴..."苏玉泽惊讶地停下演奏,"它好像在回应我们。"
沈亦的手停在琴键上,表情复杂:"这架斯坦威是林老师生前最常使用的。据说它有自己的灵魂。"
吴晓萱突然指向钢琴侧面:"看那里!"
众人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只见钢琴侧面被烧焦的痕迹中,隐约浮现出几个金色的字母——"To Lin, my nightingale"。
"给我亲爱的夜莺..."林昕轻声念道,眼眶湿润了。这是母亲从未告诉过她的秘密。
排练室里,灯光昏暗,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凝固。四人全神贯注地投入到排练中,忘记了时间的流逝。当他们终于完成改编版的《夜莺之歌》时,窗外的天空已经泛起了鱼肚白,黎明的曙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洒在他们疲惫的脸上。
吴晓萱强忍着哈欠,提议道:“我们得给这个版本取个名字,《夜莺之歌》太普通了。”她的声音有些沙哑,显然是因为长时间的排练而疲惫不堪。
沈亦突然开口,他的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咏叹调》。”他的目光落在林昕身上,眼中闪过一丝温柔,“就像我们的组合名。”
林昕心中一动,她点点头,一股暖流涌上心头。这个名字不仅是对古典音乐的致敬,更是他们四人用音乐诉说的故事的象征。
当他们收拾好东西,准备离开排练室时,林昕注意到沈亦最后一个走出来。他轻轻地抚摸着钢琴上的烧焦痕迹,那是之前一次意外留下的印记。林昕看到他嘴唇微动,似乎在低声说着什么,但当她想要靠近听清时,沈亦已经关上了门。
走廊尽头的阴影处,一个身影悄然退去。那是周总监,他手中拿着一个老式录音机,脸上露出复杂的表情。
"果然是她,"他喃喃自语,"和当年的林老师一模一样..."
第二天清晨,林昕发现学校公告栏贴出了银月剧院选拔赛的新规则:参赛团体必须准备两首曲目,一首经典音乐剧选段,一首原创或改编作品。公告右下角盖着周总监的签名章。
"这简直是为我们量身定做的!"吴晓萱兴奋地拍手,"《歌剧魅影》选段和《咏叹调》,完美!"
但林昕心中却升起一丝不安。周总监怎么会知道他们刚好准备了两首曲子?而且时机如此巧合。
午休时分,她独自来到音乐楼档案室,想查找十年前那场大火的相关资料。当她翻到当年的校报时,一张照片让她僵在了原地——火灾后的银月剧院废墟前,年轻的周总监搂着一个哭泣的男孩,男孩的锁骨处缠着绷带。照片说明写着:"技术总监周明救出被困学生"。
但林昕清楚地记得,是母亲救出了那个男孩...
就在这时,档案室的门突然关上,灯光熄灭了。黑暗中,一个低沉的男声从背后传来:
"有些秘密,林昕,最好永远埋藏在灰烬中。"
林昕猛地转身,却只看到门缝中一闪而过的银月剧院徽章反光。